曼谷唐人街丨这个不在跟团游行程单上的地方,其实更能感受文化融合

可能来到泰国的跟团游更偏爱纯泰式的异域风情,旅行团不太喜欢在行程上规划此处,认为本身便是中国人,为什么来到异国还要去看跟自己同根同源的唐人街呢,事实上,走在唐人街上的确看到的更多是西方人。

但自我中秋节第一次去唐人街以后,我越发觉得,当你漫步在唐人街上,满眼的繁体中文,耳畔却仍全是泰语,两种文化的碰撞经过时间的调和孕育出的杂糅感,这本身带来的冲击感,是那些旅游团导游用再多话语也无法企及的文化体验。

唐人街夜景

唐人街在曼谷城区的西部,自身也地处很繁华的商业区,与去文艺中心一样,我选择了乘公交船出行,沿湄南河约略30分钟,票价仅为14铢(约人民币2块8毛)。这种吹着风,沿河而下的体验,让我总是想起那句“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

据说两百年前,当华人最初踏上泰国的土地上时,主要从事的是加工稻米的产业,而加工厂便多分布在湄南河沿岸。因此两百年前如果你在夜晚泛舟于湄南河上,也会看到似如今的灯火点点的景象。

湄南河上

实际上,曼谷唐人街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782年。当时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任国王拉玛一世朱拉洛登希望在湄南河上建造新的王宫,为了将新选址上的原居民迁走,一世王特批在三聘地区建立新的移民点,而迁往新移民点的居民里,华人占多数,由此形成了唐人街最早的雏形。


下船后的指示标志

200多年后,今天的曼谷唐人街由三聘街、耀华力路、石龙军路三条大街以及许多街巷连接组成,与其说唐人街是一条街,不如说它已经逐渐拓展成了一个华人华侨聚居的社区概念。华人在其中居住、从事商业活动、举行宗教以及文化活动。

进入唐人街的码头

在唐人街的街巷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商业活动是出售广式干货和调料,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条音译为意诗莱帕奴的街巷。其经营者多为潮州人的后裔,出售的东西也多为潮州的传统商品。究其原因,我想这与最初泰国的华人来源有关。在当时华人下南洋的潮流中,来到泰国的人主要以广东潮汕人为主。因此也有人说,如果你会说潮汕话,可以在唐人街用家乡话交流。

意诗莱帕奴街

唐人街的主路叫做耀华力路,全长三公里。其中“耀华力”这个名字是泰国拉玛五世皇朱拉隆功在做太子时御赐的名字,意思是“太子街”。路的开端便是这个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牌楼,牌楼两面分别以中泰双语书写,在中文一面,上书圣寿无疆。

曼谷唐人街的标志性牌楼

沿着牌楼向里走,沿街两边有许多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商品出售,例如旗袍、唐装、纸质年历以及各色小吃,说起小吃,除了具有中华特色的月饼以及各种潮汕小吃以外,还有许多融合了泰国特色的食物,例如浇上糖浆的烤香蕉等等。


用泰语及繁体中文印制的纸质年历
做小吃生意的商家
加了糖浆的烤香蕉
烤竹笋
路边的海鲜
路边的海鲜

此外,可以看出当地华人还保留着从中国带去的宗教传统,并有所创新。例如关帝庙,以及将医院与观音善堂相结合的天华医院等。这个医院结合了佛教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的理念与医院的功能性,始建于1905年,免费为患者提供治疗以及一次性供六天使用的煎好的中药,其经费来源来自于社会捐助。由于其公益性,在其创立之初,就得到了泰国政府的支持。

天华医院
关帝庙街入口

中秋节当天,唐人街的小广场上于傍晚时分举行了庆祝纪念活动,为佛、道两教的主要神明奉上了丰盛的花果香烛供奉。我还在活动现场见到了当地侨领、媒体记者以及曼谷市长。

曼谷华文幼儿园的小朋友的表演

演出一直到夜晚才结束,而此时的唐人街与白天相比更显热闹。华灯初上,伴随着更多的小吃摊主出摊,逛逛夜市也是非常好的体验。

夜色中的曼谷唐人街

图文丨夏耀阳

生活在岛上,想读更多的书,去更美的远方。

下一篇即将更新,我们不见不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曼谷唐人街丨这个不在跟团游行程单上的地方,其实更能感受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