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那么需要证明自己吗?

1.想想看,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一不小心就“拿着尚未发生的事情送人情或者刷存在感” ?或者,你什么时候遇到谁干了这种事情?

比如经常写作,用读书,用别人的观点,刷存在感。我在学心理咨询,还没大成,就像给人做咨询。前者是在写作和生活中, 在用别人的创意,别人的观点,证明自己的厉害。

有时是真的想帮助或启发对方,有时是单纯的证明自己。怎么判断二者的区别呢?取决于接收者,如果对方感觉有意思,有帮助,有得到支持,那就证明这很好。

这里代入分析框架,四象限。根据表达者是否证明自己,接收者是否有启发。分为四个象限,逐个分析四象限,看有什么收获?

第一象限,无证明自己无启发。这种沟通,就像聊天气, 吃了吗,无关痛痒。沟通中,表达者没自恋,接收者没启发。泛泛之交,附在表面,没关系,没深度,没感情。陌生人或普通朋友,聊天大概就这样。

第二象限,无证明自己有启发。说话的人,没有特别证明自己,显得很厉害,但听的人,感觉很有启发。不用说,这是高手,不动声色,不用显得自己特别厉害,就可以改变倾听者。这方面做得最好,我觉得是TED,从影响几个人,到影响世界,因此诞生了一套方法论,确实很厉害。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高手可以做到,一起手就跟别人不一样。

第三象限,有证明自己,无启发。说话的人,显得自己很厉害,倾听的人却无感。我感觉这是日常沟通的状态。参加饭局,看喝酒后的人,很多都这样,话很多,各种没价值没营养,只是显得自己很厉害。反正吹牛不上税,无所谓,只是影响听者的耳朵和时间。

我觉得这是低质量谈话,无非是浪费时间、精力,没什么必要。

第四象限,有证明自己,有启发。说话的人,显得自己很厉害,听者也感觉很有启发。就像革命英雄讲那次打胜仗的故事。关系融洽,有深度有质量,有温情,听众也会感觉有收获。表达者的自恋、感受充分地展现,听者有感触、有启发,有新东西诞生。

那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是否证明自己不重要,听者有启发更重要。接收者的感受,决定了沟通的质量,每当开启一段对话,需要先考虑听众的感受,最好最后再回访一下。

比如身边人经常说她上一份工作如何好,福利待遇好,工资超高,年终奖可观,只是因为老公恋家,家里有孩子,而选择回来。

感觉人的本能就倾向于证明自己。证明我很好,我比你好,好像如果没这些证明大家都看不到。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然也有《乌合之众》的情况,潮水褪去,就知道谁在裸泳。我需要自己默默完成进化,而不是证明自己。

2.“丛林法则”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在过去,你是不是只不过是想当然地理解这个概念,甚至想当然地应用这个概念?未经过深入思考的你,因为“想当然”而吃过哪些亏?犯过哪些错?

好多亏,我想当然这件事是这样的。按自己的想法行动,结果发现,那是我的想当然。最后自己承担责任,给人道歉,赔偿损失,用自己的信用埋单。

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为什么部落里,智者总是老人的样子?可能就是他吃的亏比较多,为自己埋单频率高,因此有了智慧。避免想当然,更中正平和地看事情。

之前以为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现在感觉我消灭你,与你何干。你没有做错任何事,只是活着,就错了,就需要被消灭。我以为世界是一个样子,因此有个计划。

可世界另有计划。关键是跟我的不一样,有时这是痛苦的源泉,有时这会带来惊喜,是悲是喜,取决于自己。那从现在开始,开放、深入思考,反思每个想当然。

3.你现在是兔子还是豹子,抑或是苍蝇还是蛇?虽然这不重要,但知道很重要;然后你终究会变成什么?仔细想过吗?

我感觉我现在是个兔子,也可能是个小猪妖,有个梦想,想离开浪浪山。目标是财富自由,精神富足。这个标准是那个动物呢?熊猫吗?不是,一直在笼子里,算什么自由。是什么,我也不清楚,还在探索中。

也许可以从现在开始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动物,路径是什么?有哪些资源?有哪些障碍?

4.如果,让你设定一个目标,“每天至少鼓励一个人”或者“每天至少鼓励他人一次”,你会怎么做,如何长期做到?

学了咨询后,发现鼓励人挺简单。在看到别人的好之后,支持很简单。关键是转变视角,每天鼓励一个人,听起来一点都不难。长期做到,不容易。

怎么给自己设定方案和计划呢?不知道,慢慢想。有了再记录一下。

总结:1.拿尚未发生的事,刷存在感,没必要。

2.代入分析框架,看看更多可能。

3.开放、深入思考,反思每个想当然。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的那么需要证明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