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堂改革的实践者

本周一参加了一次线上学习活动,感觉很受启发。学习活动的主题是怎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发校本课程。交流分享者是广州越秀区培正中学的徐敏老师。

徐敏老师强调说,课文仅是个例子,它是需要一线老师不断地丰富的过程。要想真正让课堂发挥主阵地作用,那么老师的付出一定会是很多很多的。新课标提出课程的情境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是之前的哪种老师直接的知识呈现的单一形式,而是应该追求师生互动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更关键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过程都要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而这些个活动都应该是具有生活性,情境性的,又必须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

我认为好老师就应该把学生潜在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来,把学生本性中的美好品行发挥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光彩夺目,烨烨生辉。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有限的知识问答,而应该是延伸到课外大语文中去。

在这一方面,徐敏老师列举了自己曾经尝试过的一些教学案例。

比如,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现代诗词,如果只是简单的给学生做知识讲解,那就显得很单调,也缺乏个性和活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所喜欢的诗人传记,伟人传记,诗词集,相关文章等等,然后号召学生制作手抄报,在班上进行评比。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写诗词,古体诗也行,现代诗歌也可,然后在班上公开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最后引导学生编辑出版诗歌集。这无疑是一个最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在真正的学习中就是一种接近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够长期开展对于学生的审美体验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样,这样的课堂一定不会是老师的一言堂,不再是枯燥的问答形式的交流。他体现的一定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在讲到有关古诗文单元时,会提到古代文人的“字”和“好”,对于这个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设计下,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姓名的含义效仿古人给自己取一个“字”或“号”,还可以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书斋名”,并且把自己的设计意图用文字表达出来,与全班同学共同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贴近语文学习,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反思自己的课堂,寻求改变的首要前提是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勇于接纳,敢于破旧立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像高尔基文章中的海燕一样,做有觉悟有思想的前行者和实践者,而不仅是口诛笔伐的附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课堂改革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