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从评判到共情——《家庭的觉醒》精读day16

恐惧带来的感受是很强烈的,几乎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恐惧带来的,害怕失去信任,害怕失去机会,害怕失去发展,害怕失去金钱,害怕失去爱……

因此关注感受才能做到真正的共情,原文这段话写的很赞:

我们不要关注行为,而是去问每个人的内心具体经历着什么。我们的行为最终是受我们的感受驱使的。只有深入探究我们的感受,才能发现我们的行为是被什么驱动的,并辨别出需要采取的行动。

很多育儿书籍教导去剥夺和控制孩子的感受影响孩子的感受,而实际我们只能接纳孩子的感受,真正的共情就是去体验孩子真实的感受,并且真正的感受这个感受,才能真正的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是很聪慧的,他们能分清楚父母到底是想控制操纵他们,还是想共情他们;

父母也很难为,因为世界的标准太多,要承受他人的眼光和压力也是一件难堪的事情,书中的案例就是这样,如果是以前的我,估计过程也是一样的,但是以后的我,我想宽容度会高很多,共情能力也会高很多;

今天晚上带姐姐去参加瑜伽课,最近她对做瑜伽非常的有兴趣,回家说没多少作业,结果做完回家又做到现在还没有做完;

我有些无奈,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我想我是会很生气的,这次却没有,我知道她享受了瑜伽课的挑战和快乐,作业有点超乎想象的一点难度;

泡脚的水已经煮好了,她也很期望泡脚,可惜时间看起来又不能很悠闲的泡脚了;

去平衡世界标准和自己内心的需求是一件艺术的活儿,只有当孩子真正的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她一定会高效起来;

所以我还是相信姐姐已经在越来越好,至少可以在我的支持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这个过程,毕竟今天的瑜伽脚都发抖了,可是她说很酸爽;

虽然时间已经晚了,但是我很能体会姐姐的快乐,我想这就是一种共情吧:)

感恩遇到这本书,感谢遇到这群人:)

顿勤记录于2022年11月30日 22:00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30从评判到共情——《家庭的觉醒》精读day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