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奥妙

       因为疫情得闲在家,有精力看了几本关于学习的书。我们的教学研究在老师如何展现知识这一方面探索较多,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机制探讨相对较少,而在人性越来越得到尊重的当下,不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似乎显得本末倒置。故针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学习后的总结和归纳,让教学中的教与学更好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习的重视不言而喻,但是大部分人是把学习和知识混淆了,认为学不好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或者是学生懒惰,注意力等主观问题,因此容易在成绩不理想时怪罪孩子。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发现学习提升不是简单通过再次学习知识可以解决,往往涉及目标动力,认知结构,和自我调节等几个方面。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大而适的目标。

       我们常常谈到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人对整体世界的看法,价值观是你对世界上具体事物重要性的看法,而人生观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指向内在,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看做一个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一个认知过程,那么一个人三观最核心的要素就落在目标上面。目标和古人说的立志是一回事吗?目标“志”这个字是“士”下面一个“心”,《说文解字》中解释是心之所向,所以立志其实是你心的归宿,你的精神和信仰。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找到你的信仰,《道德经》开篇论述“有欲以观其徼,无欲以观其妙”。有形的东西有边界,而无形的精神妙不可言,而且无形的精神可以突破人类生命的局限,做到长久不灭。当然有形的目标也不可不无,人的肉身也需要有归宿,包括你的职业,学习和当下安排的事情。因此目标也分三个层次,长远目标和职业联系,中期要定学业的目标,去哪里上学,学什么专业,短期还要有日常的目标,每天每个时段你的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目标的核心,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三部曲可以这样来谱写:首先有职业的方向,职业定向不是简单的确定一个专业或者某个职业,而是通过对自身兴趣,能力,价值观,做事方式的探索找到自己最舒适工作活动,即用什么方式达成一个什么目标,然后这样的工作活动可以运用在在很多领域。根据这样的职业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找到大学和专业的目标。最后再制定如何实现大学和专业目标的策略,找到目标与现实的分数差距,这些分数分几次来实现,如何实现,每一科如何分配这些目标分数,如何实现学科分数的提升。将分数的提升放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实现,预习,听课,做作业,复习,考试和考试总结,觉察哪些环节是可以提升的。

       认知结构是自己如何理解知识以及知识之间联系的,构建良好认知结构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知结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你如何建构,缺一不可。当下流行的思维导图就是建立认知结构的一种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知识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知识的起点,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出现在将陈述性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策略性知识则是自己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自己的觉察,评价和监督。学习不好时到底是哪种知识出问题你需要仔细辨别。

      另外在知识加工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某个环节的问题导致整体学习的问题,知识加工始于感受器的刺激,眼耳鼻舌,能够被注意到的信息多半是跟原有信息有联系的,因此原有的知识储备显得很重要。进入到感受器的信息会留在短时记忆里,用声音图像的方式进行储存,想要延长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复述或者记录。而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则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推导过程要深度参与,重视知识的有序排列,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推导过程需要家长或者教学人员来积极配合,不要过早给出生活和学习中的答案,要引导孩子一步步达到结论。最后是提取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别人一说我们就知道但是自己就是想不到就属于提取困难,不经常提取和知识排列不够有序都是造成提取困难的主要原因。


       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加工过程有很多种策略。一是将知识作为整体来进行加工,常见的策略有:对知识进行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的加工,换句话说是先归类,由小到大,再提炼提纲,由大变小。奥苏泊尔提出的是竖向渐进分化和横向综合贯通的方法,渐进分化是将不同层级的知识进行排列,综合贯通是将不同的知识进行异同分析和联系。布鲁纳的策略是先学习结构,再学习具体章节,找出章节之间的联系。

       第二是知识结束后的加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利用学习结束后的黄金分钟进行思维导图的联系,梳理知识。电影复习法就是在提取这个环节进行训练,脑子中想象学习过的知识。记忆策略是结束后很重要的策略,主要有无意识记忆,利用归纳,分类,比较,概括等方式进行学习,达到无意识的记忆。而有意识记忆是指利用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来记忆。机械记忆就是只记忆了文字或者符号,没有发生联系,是最初记忆的基础。还有形象记忆法和抽象记忆法,形象记忆是充分调动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来记忆,包括大小,形状,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将抽象的信息形象化可以帮助记忆。不能被形象化的信息一般是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原理是两个以及以上的概念,理论体系是多个原理,这些抽象信息是对大量知识的核心提炼和简化,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复习也是知识学习结束后需要重视的策略,首先是注意复习的周期,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知识的遗忘在开始时迅速之后平缓,因此一天,一周,一个月,两个月的4-5次复习可以基本掌握一个知识点。复习时各种感官的调动,让通达知识储藏地的路途多一些,通畅一些。

       建立目标是人生发展的总体纲要,良好知识结构的建立是学习的智力因素,而自我调节是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调节是对学习进行自我监督,评估,反馈并加以管理和修正。

      认知是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外在事物。而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和调节。我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主要是启动元认知监控和调节过程。元认知调控在学习上主要包括对学习方法和过程的调控,情绪的调控和态度的调控。

      在学习方法和过程上的调控也分三部曲,首先是觉察问题,然后是制定调整策略,第三是执行并监督。觉察问题可以讲学习的各个环节拆散来分别分析,看自己是哪个环节上比较薄弱,例如,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考试总结,可以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研究,看每个环节要达成的目标,自己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应该如何去提升。例如这样的量表:


      在听课环节的自我调节体现在:如何记笔记,笔记不是抄写老师黑板上的内容,而是提炼出知识框架,记录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遇到新知识时积极调动旧知识,并将二者进行结合;要克服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考虑在闹市中训练专注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听课,告诉自己这堂课非常重要,并在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能够及时觉察并将思绪拉回来。

    作业环节自我调节体现在: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意义,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过程;解题过程中的读题环节尤为重要,必要时需要简化,划重点,抽象信息具体化等方式将题目读懂。解题环节中药注意培养自己多维度思考的习惯,作业时尽量多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得到同样的答案。

   在学习中情绪的不良影响学习效果是多学生都面临的问题。情绪不良可能导致对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成绩。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下来大概有几点:

1.  外部的的影响之一:家长在生命之初不当的养育方式。

早期安全感的缺乏引发焦虑,人在0-2岁体验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状态,没有发展出来信任的容易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影响安全型依恋关系主要有两个因素:照看质量和照看者,照看质量值得是照看者的易接近性,敏感性和合作态度,对孩子的情绪,需求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孩子未来情绪的稳定,人格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照看者本身不会表达情绪,起伏很大也容易造成焦虑。

实验论证:40年代研究孤儿院孩子一般有两种行为模式,一是对人冷漠,二是情感饥渴,贪求与人交往,得到别人的情感和关注。这两类人的焦虑程度都很高。

2.  外部影响之二:成年人起伏情绪的错误示范

成年人对情绪的控制做得不够好的,容易教育处察言观色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有需要被讨好的父母,父母的情绪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表现而起伏很大,让孩子容易处于焦虑之中。

3.   外部影响之三:被成年人过度保护而丧失部分社会功能

儿童在成长中被成年人剥夺,保护,替代太多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丧失,学习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情绪不好。例如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发展其他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能力,孩子只能从学习这一单一事情中获得价值感,一旦学习不好整个价值观就崩溃了。

4.    外部影响之四:家长的负强化行为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

斯宾塞有一个实验:两群孩子需要过河到教堂,第一群告诉他们谁先跑到有奖励,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跑。第二群告诉他们谁跑到最后有惩罚,孩子们中途就觉得累,然后看到后面还有更慢的自己也就减慢速度了。我们用学习来惩罚不听话的孩子,造成了他们对学习的敌对和抵触,认为学习和快乐是势不两立的。

5.    内部影响之一:追求完美的心态导致敏感,情绪波动

追求完美的心态,自己无法达到自己的期许是就开始讨厌自己,当这种自我否定得不到释放时会关注周围环境,对周围的人评价很多,对外人很多批判以此来平衡自己假想出来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例如有以下表现:老师的什么行为让他很烦恼,某个同学的一个细微表现让他觉得很恶心。

6.    内部影响之二:心理落差造成情绪波动

      人在有秩序排列的信息中觉得舒适自在,因为这样容易对结果进行预测。预测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最大区别,当现实与预测不一致时容易导致心理冲突,有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理论心理学专业叫做情绪唤醒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设计的,情绪受三个方面的影响: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因素。生理唤醒是情绪激活的必要条件,但是对情绪其决定作用的是认知因素。如果认知分析与预判一致,情绪不会产生,但是不一致时,认知会迅速发出信号,动员神经系统,释放化学物质,改变大脑活跃状态,这时情绪就发生了。每天我们面对各种问题会有一定心理预期,当预期与现实不一致是,情绪就开始了,严重就导致焦虑。孩子在面对变化时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果这种情绪不被理解就是受到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会加重消极情绪。

      举例说明:入学适应问题,本质上就是心环境,新规则不同于旧规则,和期待不一样造成冲突,特别是熟悉的家庭环境和孩子即将面临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冲突就很大。因此适应前,带孩子提前熟悉新环境就是建立更接近新环境的期待。如果家长将新环境美化或者丑化都不利于形成比较客观的心理预期。

      如何创造积极的情绪是很多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关注的地方。家长除了在养育初期要注意保证养育者的稳定和养育质量之外,给予孩子锻炼能力的机会,发展独立的人格,还要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控制情绪可以从积极的归因开始。心理学家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解释成功或者失败的四大因素。积极的归因最好是将事情归因在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上,这样才容易对自我进行调节和控制。在事情发生后引导学生归因在内部不稳定的因素上,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归因的影像来进行引导。

        创造积极的情绪还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进行放松,缓解焦虑。推荐看一些风景如画的电影例如《阿尔卑斯山》,让孩子感受到电影里的山景,让想象自己站在山巅时的场景,寒意从脚下开始一直到头上,这样可能会觉得舒服一些,然后慢慢睁开眼睛。

        建立心灵密室来洗去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想象出或者真的找到一处让自己觉得特别舒服的地方,或许有水来洗去当时的烦恼,出来之后精神焕发。类似于心理学中正念的疗法。

        创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写上自己的目标或者鼓励自己的一段话,对自己进行言语激励,照着镜子对自己加油鼓劲。还有自我暗示,在心理默默的鼓励自己,用肯定的语言激活潜意识,因为潜意识识别不了否定语言。或者是闭上眼睛带领自己回到过去曾经取得的高峰体验中,在那个高峰中获得力量感,握紧拳头,把力量带给现在的自己。

       学习的奥妙不完全在知识中,而是存在于认知结构,目标体系和自我调节之中,希望天下所有有心人可以收获奥妙,享受快乐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