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牢笼,释放那个野兽

今天在家收拾书柜,无意间翻到大学期间买的一本书,冯仑的《野蛮生长》。我大概翻了一下,这本书很干净,我想起来当时20岁左右的年纪,买这本书其实对这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很感兴趣,只是因为喜欢这个书名——野蛮生长。


所以今天,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野蛮生长的理解。但是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无关。


说到“野蛮”、“野性”,你脑袋里的反应是如何?你会喜欢这个词吗?是一种排斥的感受,还是向往的感受?


我是一种向往的感受,这样看来,是在因一个书名而买一本书的时候,就证明了我的这种感受的存在。


我从小到大,一直是乖乖女的形象,和现在判若两人,我爸妈对我又宠又严格,所以我的“野性”一直是刚想释放又被压抑,这种来回徘徊的状态,一直到真正成人,独立做自主的选择,才有了现在慢慢的野性的生命力。


我辞职不再做白领的导火索,是我在深度思考我的人生与宝宝的童年。为什么这么说?我非常渴望陪伴儿子成长,不想错过他成长的每一分钟,所谓三岁定八十,我非常认同科学育儿以及高质量陪伴,这里讲到的高质陪伴并不是仅仅放下手机去陪玩。而是,教育中陪伴,陪伴中成长。从宝宝的睡眠引导学习计划开始,我就充分认识到宝宝的任何认知,任何的行为都是从父母中吸收而来的。所以我很重视他的成长,我的愿望给他提供一个优越的生活物质条件。


从那之后,我开始真正探索“我”。野性的生命力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理论,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他说“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你理智头脑里的教条永远都不会是生命。”


我想多数人都可以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因为我们自己很多深刻的感受和体验,难以忘怀的,大多都是自己的野性生命力迸发的时刻。


我经常说,创业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也是让你能更贴近生命本质的方式。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在创业以后,我看到了太多以前没看过的人性,比如我发现,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物质欲望的人,她就是赚钱更轻松更快;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攻击性的人,她就是更能让别人知道她的边界,她活的更贴合自己更舒适;一个敢于挑战打赌的人,就是更能抓住机遇实现成功逆袭.....


以前我从不这么认为,以前我会觉得这类人猖狂、危险、赌徒.....但后来想想,并不是我真的这么认为,而是社会环境需要我这么认为,我们的理智思维被社会植入了这种观点。


这里就会提到佛洛伊德的“本我”“超我”“自我”的概念,“本我”可以理解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野性的生命力,“超我”就是道德原则,“自我”就是协调这两者的,奉行现实原则,也就是环境允许你做什么,你这个“自我”就会倾向于做什么。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女性过的很痛苦,是因为“自我”一直在奉行现实社会女人的各个职能,这个“自我”压抑了“本我”,尽量做到一个有道德品质的“超我”。


如果不是创业,我也一直在这种自以为是“自我”的认知里看待身边的一切。但《野蛮生长》这个书名,让我回顾过往的时候,点醒了我,“本我”才是你一切生命色彩的源泉。


我知道有人会这样问“野性和野蛮”也是要有度的吧?这样的人很可怕吧?


野性,会有危险,比如会有失败,会有挫折,但比起“人畜无害”“平静如死水”要好的多吧,当然,环境明明不允许的法律条例那肯定不能碰,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


其实只要你在创业圈里多待几年,你会发现有野性的人很多,你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真的可怕吗?相反,我觉得是可爱。


而这,恰恰是他们成为那20%的人的原因。


其实辣妈直升机的创办,不是为了让大家活得像个正常人,而是让大家活出一个有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最后送大家一句《三体》作者刘慈欣的一句话: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开牢笼,释放那个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