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高考

      作为一个每天給学生灌输高考如何重要的历史老师,每提及高考,不免总会和科举对比一番。

    首设进士科开科取士的被我们唾弃上千年的隋炀帝。提及这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那些暴虐和荒淫的事儿,却不一定知道到他在选官制度或者说是文化上的贡献。

    科考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没有通过之前考生被称之叫“童生”或者“孺子”。通过后称“生员”或者“秀才”类似于今天的初中毕业;乡试三年考一次,秀才参加乡试通过就成了举人,类似于今天的高中毕业。第一名称作解元,因为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同样,会试在乡试的基础上展开,时间定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如果举人通过乡试就成了“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则是由皇帝主持测验,通过了就叫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实际上在科举制刚推行的隋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谁都可以参加考试。特别是在唐朝前期,用今天的话说政审挺严,须红二代官二代才可以,真正出身布衣的官、相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家熟知的白居易想参加科举不是也要投奔社会名流顾况来举获得举荐吗?唐代科举分明经科和进士科,类似于今天的大专和本科。明经科很简单,就是考背诵默写,今天高考还有几个这样的题。但是进士科很难,特别是进士科考诗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故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不知各位有无想过,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依他的才能通过殿试成为进士肯定没问题,但是你听说过李白参加科举吗,其实他是没资格参加科举的,在唐朝商人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李白的父亲就是商人。除此之外,匠人后代也世代为匠,不可参加科考。科举在唐代录取率很低,三年一次的殿试在全国也就录取四十多人,且殿试在正月举行,学生须席地而坐进行作文答题,冬季的西安挺冷,想必那滋味是不好的。

    科举制走到宋代就大变样了。首先是录取资格基本不怎么限制,所以宋代出现大量布衣将相。其次是录取人数的增多,每次录取六百人以上的例子有多次。考试次数频繁也是一大特色,皇帝有什么喜事往往会开科考试,当时称之为“恩科”。那个时候你把人录取过来就要安排工作,不像今天大学,毕业后学生自谋生计。录取人数的大量增加也是导致宋代冗官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元代是一个特例,统治者很少开科举,即便开的时候汉人录取名额极少。生活在元朝的汉族读书人基本没有什么出路,所以汉族文人写了大量的杂剧,散曲来骂当局者,也是表达心中的愤懑。可惜蒙古权贵们看不懂,也不想看这些文化的东西,“这里羊腿烤着呢,不要拿那些来烦我”。胡虏无百年之运就是这个道理,武力可以征服一时,想长治久安还是离不开先进的制度文化。

        提及明清的科举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八股取士。的确,八股取士确是牢牢限制了人的思考发挥范围,是一种思想专制,提及这个话题,大家还会想到文字狱。事实上中国文化在宋代是个巅峰,宋以后中国很少出现像先秦唐宋这样的文化盛世。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八股文是一种很高明的智力题,能通过的绝对是智商很高的人;另外,清朝满族是一个汉化最为成功的民族,清朝贵族,特别是皇帝对中国传统典籍的熟悉程度绝对不亚于汉人,清朝除同治皇帝外,任何一个皇帝放到明朝绝对是明君圣主。

      科举制的实行使的社会上最有才能的人去想办法参加科考做官,而不是整天琢磨造反。后来随着考试条件放宽,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参加科考,增加了大众对政权的认可率,这叫扩大了统治基础。

        后来西方把中国的科举选官制度引进,形成了西方近代的文官考试制度,后来我们又向西方学习这种文官选拔制度,就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今天的高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同科举相比都已经发生了质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笔者06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曾目睹过高考“枪手”的行为,后来到了大学,也曾亲眼所见同学替别人参加高考以获取经济利益。但也目睹了高考不断进步完善,从以前的人工操作到现在的人脸验证,指纹识别,这样基本就杜绝了替考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举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