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励志”是“俪之”

从四非学校保研到985,看似一个励志故事,实则我只是做好了我自己。

01

当我把整个保研流程走下来发现,似乎很多人都比我还要相信我自己。

当我告诉老师我顺利通过复试的时候,老师说:“我就知道你能行!”当我告诉室友我通过复试的时候,室友并没有多少惊喜的感觉,而是说,“我早就知道你能够通过啊!”
这些话语让我很惊讶,我自己都没有这样的把握。不仅是没有把握,还因为我并没有这样的实力,所以我明确的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成功逆袭的好典范。

我做不到三更睡五更起,也做不到因为一个不会的问题废寝忘食,可以看出我真的懒。我做不到每天学英语、背单词,甚至到了现在我也没有成功考过六级,可以看出我不够自律。说来奇怪偏偏是这样不具备学霸样子的我,成了身边人心中的学霸。

02

曾经我以为自己能够有机会去争取一下保研名额是无比幸运的事情。我大一学年的绩点排名仅处于第八,大二稍微好点也只是第三。而我所在的专业只有两个保研名额,我却因为一个竞赛得了省一等奖,算下来分还不错。

那个时候的我就一直怀疑自己,觉得自己能有这个机会全是运气,因为比赛之前有学长们的不吝赐教,比赛的时候刚好题目简单等等。而这样的运气总有一天会花光的,我也总会尝到失败的滋味。

果不其然,在我接下来的很多次比赛里,即使眼看着就要拿奖的情况,最终也失败告终。伤心是难免的,更要命的是对队友的愧疚,总感觉自己能力不足才造成他们错失奖项。

每一次失败都将我推离保研名额更远一点,那时候我就开始慌乱,我羡慕身边安心考研的同学,也羡慕曾经优秀到完全不担心保研失败的学长。可是我依旧选择继续报名参加比赛,继续待在实验室想要多学习一点。


比赛中的我

03

就在前几天,我也受到了大学生活里的第一次自我怀疑。一直以来期末考试对于我来说,就是上课认真听课后,考试前抓住重点复习几遍就没有问题。

可是当我去保研学校复试的时候,拿到那张卷子就懵了,两百分的简答题,一百二十分以上算是及格通过复试。我能有把握的题目不过三四十分,况且这门科目我还复习过。战战兢兢的把试卷写完之后我就知道自己的结果并不理想。

在第四天的中午,我就收到我并未顺利通过复试的短信。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一次挂科,整个大学里面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在我复试的时候出现了。

04

我当时脑袋里就两个想法:一是我竟然没及格,二是我真的做得比别人差。

还好我有参加第二批复试的机会,我马上买了动车票,赶往复试学校。路程中的我惴惴不安,我开始害怕了,我怕我还是会出现同样的结果,我怕遭受第二次的打击。

可我还是继续了。晚上九点到达学校外面,匆匆吃饭之后开始复习,四点半入睡,七点半起床继续复习,九点半考试,考完就回自己学校。在二十四小时内,我从重庆去成都复习了一门课程,参加了一堂考试,然后再回到重庆。

这二十四个小时过得极其难熬,也过得非常的快。我不断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所学,又不断强迫自己学习,看书,记录。

我想这就是我吧,即使知道结果不一定会美好,还是想要再试试。

05

在顺利通过复试的时候,我很高兴地告诉给其他关心我的人,其他人都觉得我的顺利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我却看到那个为了结果不断挣扎的俪之。我在竞赛中挣扎,我在考试中挣扎,我在幸与不幸中挣扎,我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挣扎。

即使一切都糟糕透了,即使我已经知道前面是失败了,我还是想要再试试,因为我想变成自己喜欢的俪之。如今随着这个好结果,我这段为保研努力的日子也告一段落。

我想现在“不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这句话最能描述我的这段时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励志”是“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