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抑郁(四)-“抑郁症”的病耻感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从那时候起企业员工的心理支持服务越来越被重视,到现在不少大型企业都会购买员工的心理支持服务。效果如何呢?

        我们在肯定为企业员工带来心理知识普及,良好心态建设的基本需求满足外,也不得不面对很多真的有需求的个体被“挡”在心理咨询门外这个现实。

        不仅仅是EAP行业的心理咨询,整个社会基本如此。

        事实上,我调查显示我国心理疾病就诊率仅有9.2%。走进心理咨询室和走进诊室差不多的困难。

        挡路?挡路者羞耻也。为啥羞耻?因为挡路者名曰“病耻感”。


        病耻感是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且往往和自我污名化产生联系,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

         Goffman(1963)B1首先提出了羞耻感的概念,用“stigma”一词表示羞耻感,“stigma”源于希腊语,本意是烙印,表示人身体上的某一个特征,而这个特征代表了这个人某些不良的道德特点,即“极大的玷污某人名誉的特征”。Goffman形容这是一种耻辱的特征,这种特征将一个完整的、正常的人变为了一个被玷污的打了折扣的人。此后病耻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如艾滋病、精神疾病等。

        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5%-6%,担得起第一大心理疾病的名头。抑郁症当然也有病耻感,他们会觉得“我很差”“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对不起父母”……这又与抑郁症本身的病理特点相互作用,把人拖进泥潭的更深处。

         蓝也看到很多人在疾呼,希望抑郁症患者“卸下”病耻感,不可否认这份善良,也不可否认抑郁症患者需要面对自己的病耻感,因为这个病耻感真真实实的是他们在面对啊。

        可是他的病耻感从哪里来呢?

        病耻感除了自责,更多是别人施以的,我们解释这件事的时候经常举一个例子:

         俩人发生争执,一个人说“你神经病吧!“(或者精神病,或者疯了)那一定是在骂人。

        如果俩人发生争执,一个人说“你心脏病吧!”(或者感冒,或者其它)那应该不是在骂人。搞不好还是在关心呢。

         为啥一个是骂人一个不是,这个无需解释,因为其中的文化内涵所有人都懂。

         就和前阵子深圳地铁上,某大姐骂某外籍男士“你就不是男人”。中国人基本上都可以会心一笑,你懂的,我懂的,大家都懂的。

        所以罹患抑郁症不愿意让人知道,甚至,压根就不想就医,也不想去心理咨询。


       咋给给心理疾病贴上的标签呢?

      1.把所有心理疾病等同于“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反社会人格”等带来巨大负面社会影响的疾病。

       2.和大部分人不同的,或者是不了解的总会让人害怕。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精神分裂,也不见得都非常有攻击性,更不是随时会攻击别人,甚至杀人的“异己”,但是因为这种不同和不了解,人们就是会害怕。当我们害怕的时候会有自动的反应出来,那就是攻击或者躲避。

      过度关注抑郁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些年抑郁症的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了抑郁症,但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严重的抑郁症会影响生活,甚至可能会自杀。而一旦发生抑郁症自杀事件,家人、学校、单位就成了众矢之的,让人难免谈之色变。

        之前有做hr的朋友面试的时候发现一个员工有一些抑郁的症状,来问“他会不会是抑郁症?”“万一上班几天出事了咋整”……。在学校也是这样,一旦某个学生被确认为抑郁症,一系列行政干预就会介入,因为校方也会担心。

         对抑郁症的误解,可能是这样被描述出来的:

        “就是心眼小,想不开”

        “心理太脆弱了”

        “本来就是个不存在的病,给懒找个借口罢了”

         “抑郁症也是精神病,不正常”

        “无病呻吟求关注!”


        所以特别想建议,当然我的建议可能看到的人并不会太多,看到的也不见得认同,但是还是想提……

        周围的人多一些理解和接纳,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乃至社会对抑郁症(包括其它很多心理疾病)更多的理解和接纳,更少的蔑视和排斥。

          媒体和内容输出的公众号多一些正面的引导,比如:《他的善良让他抑郁也让他的周围充满温暖》(张国荣),《微笑抑郁背后疲惫的心》,《一个成年人抑郁的平凡,生活》——以上题目纯属杜撰,意思明白就  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吓唬人有用——“吓唬”当然这个词也不咋准确,应该叫负面描述——会提升重视程度,但是一不小心也会“妖魔化”,度要把握。

         可以搞个“蓝雨伞”倡议,雨伞花也叫蓝星花,非常常见,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方,意味着“互信之心”,相信在真诚的接纳和理解中每个抑郁症患者最终都能摆脱抑郁的泥潭。


         真实的抑郁症患者,其实大部分是善良敏感的、高道德标准的、敏于思考的、自我要求较高的,甚至是充满文艺气息的。也正因为如此把自己陷入了难以挣脱的泥潭,面对泥潭中的人,我们必须重视,最好能伸手过去、递个树枝过去,而不是发个动态说,你看看这就是抑郁的恶果,你们都要小心了。

        其实搞不好你自己也在里面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抑郁(四)-“抑郁症”的病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