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没房没车失业失恋,为什么2000万女人都想活成她

文/希公子

陈嘉玲曾对小时候的自己说:

“其实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

做梦又醒过来,

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01

“39岁无房无车无业还单身,

为什么2000万女人都想活成她”

《俗女养成记2》一开播,

豆瓣评分高达9.7,

这样的评分差不多算得上是豆瓣天花板了,

虽然后面分数略有下降,

可是丝毫不影响陈嘉玲带来的感动。

这部剧除了名字俗了一点,

真的很可。

它是一部关于亲情,

关于爱的故事,

它就像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

充满了温情,

同时也以陈嘉玲,陈嘉明,洪育萱作为范本,

切身地告诉了我们,

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应该怎样好好过一生。

陈嘉玲,39岁,未婚未育失业失恋;

陈嘉明,30岁,未婚未育一事无成;

洪育萱,40+,已婚已育可是丈夫出轨还爱家暴;

他们看似这样的普通、

或者是称得上失败;

可是他们都从这样的漩涡里,

重新找到了自己。

陈嘉玲选择回到了故乡台南;

陈嘉明终于在陈嘉玲产房内的鼓励下,

走出舒适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洪育萱终于学会了哭,

也主动的选择去结束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02

“我们所有人终将接受自己的平庸,

才能更好的去过好这一生。”

前两天我收到出版社寄来的,

《俗女养成记》的同名书籍,

就着阳光翻开书,

看见作者江鹅自序里面说:

“年过四十开始赞许自己普通得理直气壮,

这一点我倒要归到成材的那一边去。”

我们总是很难接受自己平庸这件事,

可是这个世界上,

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优秀范本,

大多数人都难逃平凡普通的一生。

其实接受自己普通并不是那么难以启齿的事,

就像陈嘉玲,

也像千千万万个你我,

即使40岁,

即使一无所有,还有接受自己平庸的勇气,

也还有从头来过的洒脱。

《俗女养成记》第一季的时候,

就创了台剧的收视新高,

同时也将陈嘉玲这样一个普通女人,

呈现在了所有女性眼前,

也扎根在了所有女人心上,

大多普通女孩仿佛都从陈嘉玲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39岁,辞职,分手,回老家。

这些不那么闪耀的词汇,

也许并不应该出现在一个39岁女性的身上,

这个年纪的女性也许应该是,

知性的,气质的,事业有成的。

可是陈嘉玲就是这“也许应该”的另外一部分,

39岁做着一份并不热爱的老板秘书的工作,

看着光鲜亮丽,

实则憋屈难受,

她就像一个超级保姆照料着那个肥猪般的老板,

特别是还要给老板打掩护,

瞒着老板娘,

带着老板的小三去看房,

做着各种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辞职信在自己的桌子底下一次次的被拿起,

又放下。

39岁有着交往多年,

却被时光消耗殆尽的男友,

两个人会因为突然造访的大姨妈,

而大松一口气。

时间让两个人的感情过成的室友,

平淡的时光同时也消耗太多结婚的激情。

可是结婚就像在一起多年的情侣,

必经的路途,

似乎没有了任何悬念,

只是觉得在一起久了,

结婚只是一个程序而已。

03

“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

倘若倒回来看,

其实39岁的陈嘉玲也还不错,

有一份看似光鲜亮丽的工作,

也有一个堪似富二代的男友,

可是这一切在确认不是自己想要的以后,

陈嘉玲还是选择了放弃。

陈嘉玲最终还是无法接受,

室友一般的男友成为自己的丈夫,

也接受不了强势的婆婆左右自己的所有选择,

更接受不了没有了感情的婚姻。

所以,

陈嘉玲在结婚之前终止了这段感情。

就像第二季的时候,

她不会因为怀孕,

而决定和蔡永森结婚,

也不会因为高龄而必须生下孩子,

她只会因为自己真的从内心接受这个孩子,

才会想要生下这个孩子,

也只会因为自己真的想要和蔡永森在一起,

才会选择结婚。

所以她并不是在和蔡永森结婚后,

生下他们的孩子,

而是在生完孩子以后,

她拒绝了蔡永森的求婚以后,

她做好了全部准备以后,

主动地向蔡永森求婚,

她对蔡永森说:“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

04

“40岁并不可怕,

家是你永远的港湾。”

早些年,

有句烂大街的话:

“他乡容不下肉身,故乡容不下灵魂。”

故乡是否还能回得去?

在他乡是否真的都能过得“挺好的”?

陈嘉玲最后答案是,

选择留在了台南。

40岁以前,

陈嘉玲是“无房无车无工作无婚无育”人口,

可是从她的脸上的笑容,

你或许看不到,

作为一个五无人士该有的失落感。

因为在她的故乡台南,

有着永远爱她的家人,

给了她任何时候都有重新来过的底气。

她和妈妈看似水火不容,

可是妈妈的爱,

给了她做自己最大的勇气。

她问过妈妈:

“你会不会失望?”

妈妈红着眼眶说:

“你不会,我就不会。”

她的阿嬷在去世前也跟她说:

“阿嬷有时候也很羡慕你,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05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有人说,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很庆幸陈嘉玲显然是,

被童年治愈一生的那一类人。

整部剧穿插着,

童年时的小陈嘉玲,

和现在年近40的陈嘉玲同步进行,

能够深切的感受到,

哪怕陈嘉玲一无所有,

陈嘉玲小时候感受过的爱,

也能让她永远对生活葆有那份热情与乐观。

在现在的父母依旧羞于谈性的时候,

陈嘉玲的阿嬷已经在告诉陈嘉玲,

有关于处女的话题。

在十堰女孩甜甜,

因为晨跑而遇害的时候,

陈嘉玲在很小的时候,

妈妈就已经在用各种方式教导陈嘉玲,

如何识别和防御坏人。

她穿着西装扮成男人,

去试探陈嘉玲的警惕性。

爸爸和阿公都参与到其中,

以身试法教她如何防御坏人。

就在陈嘉玲真的在公交车上,

偶遇变态大叔的时候,

妈妈会紧紧抱着她说,

没事了,妈妈在这里。

而不是责怪说,

你是不是在车上睡着了,

亦或是不是裙子穿得太短。

就像从小时候穿越到现在,

妈妈在台风天因为看见爸爸疑似出轨,

穿着雨衣淋着雨哭着出现在陈嘉玲面前,

陈嘉玲也什么都没问,

只是紧紧的抱住妈妈,

轻拍她的后背,

告诉妈妈不管发生什么事,

都有会有我在,

就像小时候你守护我一样,

现在换我守护你。

06

“听说神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妈妈的爱好像每次都很吵,

总是停留在那些每日的叨叨念念里,

可是在那些让人厌烦里唠叨里,

总是藏着润叶无声的爱,

让人为之心口一颤,

剧里有个情节让我特别喜欢和感动。

当陈嘉玲的爸妈知道,

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后的反应,

我几乎被这样的开明感动得一塌糊涂,

妈妈一开始很不好意思的跟陈嘉玲承认,

她因为看了陈嘉明的日记,

才知道了这个秘密。

妈妈红着眼眶说:

“其实一开始我也很怕,

接下来我自己去翻报纸,

去书店找书,

打电话去妇女新知,

妇女新知又把电话转到人本教育,

后来我才慢慢了解,

原来这不是病。

无论如何都是我自己的儿子,

我应该要跟他站在一起。

有时候我也想,

他活到三十岁了,

这么大了还不敢跟别人说,

也是很辛苦,

我也很想告诉他。

阿明啊,

其实妈妈都知道,

你不是只有一个人而已,

不用这么孤单。”

当我们还将同性恋当作怪癖的时候,

而作为同性恋家属的陈嘉玲家人,

更多的是担心,

担心自己的家人因为这个而孤单。

担心他一个人藏着秘密一定很累很辛苦。

在第二季的开篇,

陈嘉明的恋人当着全家人的面,

跟陈嘉明求婚,

并且得到了全家人的祝福。

爸爸还因为自己不能为他做太多事情,

而觉得惭愧。

并且爸爸在最后陈嘉玲的产房外,

对陈嘉明说的话,

更是又一次让人破防,

陈嘉明虽然30岁了像是一事无成,

可是他对自己有最大的使命,

就是继承家里的中药房,

守候自己的爸妈和姐姐,

所以在他被求婚以后,

一直因为想要守候家人还延迟跟爱人去英国,

可是爸爸告诉他,

不要将家里的事情当作自己的将来,

他应该去做他想做的事,

他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

陈嘉玲也在产房惨叫的时候,

抓住陈嘉明大声叫道:“

陈嘉明,

请你无论是旅行,

还是其他任何原因,

请你一定要走出舒适区一次。”

剧情最后的画面,

当看见陈嘉明胡子拉碴,

背着背包从远方归来的瞬间,

觉得拥有这样的家人真的太幸福了,

不管多大年纪,

不管去做什么,

都会有家人无条件的支持你,

勇敢的去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

07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越来越好的自己。”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

我活在世上,

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

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这是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所说的话。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功?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就像陈嘉玲在自己买的老房子前,

曾对小时候的自己说:

“其实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

做梦又醒过来,

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回到台南的陈嘉玲还没来得及“躺平”,

在路上一次次的偶遇,

自己小时候常去的鬼屋,

她将自己在台北整整20年的积蓄,

都用来买了这座长满杂草,

荒无人烟的“鬼屋”。

这也将是她在台南全新生活的开始,

在这一栋三角屋顶的红砖房里,

她将前面40年的故事翻篇,

就此重新开始。

“鬼屋”因为原来有女人在里面上吊去世,

所以几十年都卖不出去,

可是这样一栋红砖房,

有着大大的院子,

房前还有一颗颗大树,

树下还有女孩都无法排斥的秋千,

一切世俗的迷信都抵挡不了,

陈嘉玲对这栋极具台北清新气质房子的热爱。

她将一栋破旧不堪的房子,

装修成了自己最爱的模样,

尽管太多的意见和家人不同,

妈妈觉得白色沙发又大又不耐脏,

偷偷给她换成了黑色,

陈嘉玲拒收了沙发,

坚持要换回自己要的白色。

可是装修自由是陈嘉玲最后的倔强,

对白色的沙发坚持,

就像陈嘉玲对做自己这件事的坚持一样。

她不期待完美的人生,

但是她要拥有的人生,

一定是自己想要拥有的,

40岁接受自己的普通与平庸。

40岁转行学英语考导游证做导游,

40岁回老家和青梅竹马谈恋爱。

就像她回台南时说的那句:

我的人生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并且将来会越来越好,

她在40岁,

重新拥有了爱情,

也重新拥有了事业,

有了自己喜爱的房子,

也待在了爱自己家人的身边。

只要不放弃,

不管再糟糕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08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做你喜欢做的事。”

在这部剧里,

可能没有你想要的完美人生,

有的只是40岁不婚不育的陈嘉玲,

30岁一事无成的陈嘉明,

做惯了富太太却被家暴的洪育萱,

可是就是这些有缺憾的人生,

才足够的震撼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像30岁的希公子,裸辞,单身,独居,

反而觉得未知的人生多了更多可能。

像41岁的陈嘉玲,买房,装修,做自己,

一切都还不晚,一切也都来得及。

不知现在的你,

处于何种阶段,

或许有悲伤、或者很艰难,

公子都希望你不要气馁,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人规定在什么年纪而做什么。

不要给自己设限,

也不要放弃自己,

美国知名画家摩西奶奶说: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做你喜欢做的事,

上帝都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

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曾经有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在30岁的时候给摩西奶奶写信,

他在信里写到,

自己在医院工作,

不知该不该放弃那份令人讨厌,

却有稳定收入的职业,

而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

当时已经100多岁的摩西奶奶给他回信说,

去做你喜欢的事,

后来这个日本的年轻人放弃了医生工作,

转而将所有的热情和努力放在了写作上,

再后来,

这个年轻人成为了日本,

以及世界有名的作家——渡边淳一。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希公子,喜欢自由、浪漫、写作以及远方,想要用美食和文字,温暖胃和心。最后,愿你前程似锦。在深冬、在初春、在夏至、在秋末,如果喜欢,记得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40岁没房没车失业失恋,为什么2000万女人都想活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