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第四周

老家的夏天,电风扇都不需要,凉快。

中国的教育从开始的富贵人家才能进入学习的官学——官府衰退,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儒学独大,考试制度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实行了1300年)——近代教育,学习西学(全盘接受——有选择的接收),废科举,建学校。

了解下历史发现还蛮有意思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成相应的产物。百家争鸣,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所谓格物致知,通过思考提出的教育或处事之道,不得不佩服,然,这些理论性的观点,没有证据表明对或错,都是思想的碰撞,缺乏科学的依据,进而发展到为了迎合统治阶级,而综合筛选了儒学,当然这也是一个互选的过程,因儒学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支持儒学而反对其他门派的学习,形成长达一千多年科举制,对中国教育形成深厚的影响。到明末及清朝时期,出现大量的舞弊行为,以及八股文的空洞无义,科举制逐渐走向衰败,且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但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依然未改革科举制,直到西方侵略,一些学者出国留学,引入西方的先进文化及技术,清政府也意识到科举制的弊端,才逐渐废除科举制,建立学堂,著名的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大)经过多次变革终于得以发展,其中蔡元培的教育方针与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大致了解事物产生与发展的缘由,寻找历史的规律,给现在的生活以启示。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没有无缘无故的兴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衰败,时局改变了,相应的行为也要有所改变,所以要多方了解有用咨询,跟上时代潮流,提前准备,才不至于走向灭亡。

改革必然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一系列实验性改革观其效果,才能最终确立是否普及。

相较于 文,理 似乎要简单明了的多,数学题通常只有一个答案,并且是唯一确定的,所以那种思维来的更好?

最后想备注下“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记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假第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