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甄别伪人和伪新闻

今天有两位著名历史学教授都在公众号发表文章谈网络时代的一些弊端,一篇是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写的《粉丝经济的疯狂与无奈》,一篇是安阳师范学院李桂枝教授写的《一篇非典型性谣文的非典型性症状》。我也写一篇凑个热闹,同时希望能为拯救傻缺一代尽点力量。

网络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网络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放大了骗子行骗的效率。

今天的各种明星网红,真东西和真功夫的确太少。在连脸蛋都能整形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明星们还真就没什么真东西了。无论是知识、常识还是素质和品行,真有者寥寥无几。不过,我对明星们并不想多说什么,因为他们至少姓名是真的。在网上混,能或者敢真名实姓真头像的,其实并不多。能否占到网众的万分之一?我看未必。

网络世界其实同现实世界一样,时时刻刻在发生着故事或者交易。网络经济,包括网商和粉丝经济产生的财富转移规模已经超过了现实中的商贸活动。现实中的交易不仅必须真名实姓,还必须具备法人资质。网上各种连真实姓名都不敢公开的人,居然混成了各种名人或者巨富,这的确是很可笑也很悲催的事情。

李教授在其公众号文章中讲了如何甄别谣言的方法,张教授也讲了粉丝经济的真相。都讲得很具体,希望大家去认真读一读,对您一定会大有帮助。

我想讲的没那么复杂。甄别真假信息最简单的一个标准是:看文章有无真名实姓的作者。

没有作者的文章,或者作者是假名的文章,一定是造假的东西。比如作者写的是“本网小编”、“记者观察”一类模糊字眼,或者根本没有文章作者,只在文末写上编辑某某某,或者连文末编辑都没有,这一类的文章可以说全是假信息。

假信息有两种假。一种是为吹捧某个人、某个单位或某个产品的广告软文,一种是为攻击某个人、某个单位或某个产品的冷枪暗箭。

比如前段时间被我打假的某“博士”、“教授”和“国际著名心理学家”,网上所有吹捧他的文章全是没有正规新闻资质的假网站和黑网站(如何甄别真假网站?查一下网站备案号就知道了),文章作者也都没有署名,或者署名为“记者观察”这一类网名,这全都是假信息。

最近又有文章吹捧此骗子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学,我之所以在这里给学校加上引号,是因为我根本不相信真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会请这个骗子到校“讲学”。我这个人较真,还真就正式发函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校长先生了。我要求该校正式就骗子到该校讲学的网络新闻予以澄清,为什么“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到该校讲学这么大的事,校园网居然没有新闻?如果校方不澄清,我将不保证我针对骗子的打假不误伤该校。

我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我还真就经常到处讲学,而且我讲学过的学校,没有不在校园网发布我到该校讲学的校园新闻的。我又是不什么“国际著名”的教授,我都能享受如此待遇,难道一个“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到某大学讲学,那大学连个校园新闻都不敢发么?

被我打假的人也组织了不少攻击我的假材料和假消息,在那些假网站和黑网站上发布和传播。照例是没有作者署名,或者作者仅仅为“记者观察”一类假名,或者只在文末写上“本网编辑”一类含糊的著名。

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是:一切新闻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文章必须有作者的真名实姓,这是全世界新闻法规都要明确规定的。如果连这个底线都不坚守,那就一定会是假新闻、假消息满天飞,谁都可以毫不负责地、无耻地自吹自擂或吹捧某人某事,或者毫不负责地、无耻地恶意攻击某人某事。

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经常以所谓笔名撰写评论文章,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在和平年代,文章还用什么笔名就不太可能是光明磊落的了。又想讲话,又想不承担责任,这样的人和事一定怀有不可告人的邪恶目的。

请记住我的话,一切网络文章,如果没有真名实姓的作者,就一定是不可信的假信息。如果一个网站没有备案号,或者备案号的信息与网站声称的官方身份不一致,就一定是假网站。如果一个人被各种假网站和假信息所吹捧,就一定是伪人或者骗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甄别伪人和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