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的“职场干货”:普通人发展靠什么?

我在“大厂”做了2年打工人、4年职业经理人;创业当了6年老板,晃晃悠悠到了36岁。


在这个最“好为人师”的人生阶段,一个年轻同事说想请教我一些职业问题,我已然做好了滔滔不绝的准备,她说: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职业规划意识的?


我突然就卡住了,职业规划?好像我就没想过这个事情。


坦诚的说,我的职业发展,就是一场“运气之旅”。



80%的人一样,懵懵懂懂选个专业,觉得做建筑师很酷,一学起来毫无兴趣,跟那些真正热爱的人比,显得毫无天赋。


毕业后找工作,传统设计院不想去,好一点的外企进不去。后来赶上一个加拿大的知名事务所落地中国,刚刚成立,招聘要求也不高,我就那时候进去了。


进去以后,闷头画图,各种不会,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已经在想能转行去做点啥的时候,又赶上了项目组的主案设计师临时出状况,无法向甲方提案,就让我去提。


提完以后,商务老大说你要不转来做商务吧,我觉得你对外能力还不错,我就转去做商务、干了两年。


后来和男朋友谈婚论嫁,他不喜欢我到处出差,加上结婚有很多筹备的事,我就辞职了。


命中无缘吧,婚没有结成,工作也没了。好在我和老板私交不错,我老板说要不你回来吧,我说也没有我的职位了啊,他说正好,公司把大客户和PR这块合并了,成立了新部门,缺个老大,你来当吧。


没想到,辞了一次职,回来升了两级。我上任以后呢,也不知道踩了什么“狗屎运”,遇到了很多非常支持我的大客户,好资源的力量让我在公司升了又升,也有了很好的行业知名度。


后来呢,母公司的一些业务调整,决定把设计业务卖给国内的一家公司,并过去以后有了很多调整,玩法也很不一样,我才开始考虑,我是不是要换个工作呢?


这时候很多同行伸出橄榄枝,开出很好的条件,我都没有选。我觉得中国城市化建设差不多了,我们也是夕阳产业了,想选个朝阳产业过去。


比来比去,我跳槽去了一家新材料的公司,老板曾是我的地产甲方,这个项目是他投给自己儿子的,投资规模很大,行业起点也比较高,各方面我都挺满意的。


结果进去两三个月,就发现,我和这位刚刚回国,没有国内实战经验的二代老板,理念非常冲突,可以说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就果断辞职了,成了一个有价无市的待业人员。



这时,我朋友小七拉我创业,我说创啥啊?她说不知道,我就觉得你不创业可惜了。


我说:我不想创业,累死了;她说:我想创业。


她给我讲了她高中就研究非洲的商机,大学毕业后到处参加非洲政府到当地的招商,还自学法语,想去非洲创业,后来她爸说敢去的话就把腿打断,于是创业还没开始就夭折了。她还倒买倒卖过阿里巴巴的物品,亏了几千块钱。


看她那激情满满的渴望,我被感染了,于是一个建筑业出来的我,制造业出来的她,决定创业,就是还不知道创什么。


我们经过各种不靠谱的提案以后,决定创立一家帮助女孩子变美、穿衣搭配的工作室,执行力很快,咔咔就落地了,半年不到,就发不出工资了,公司开始裁员,就剩三人。


后来做了很多调整,也做了很多决策,现在复盘来看全是公司发展错误的方向,全靠对方瞧不上没同意,让我们“幸免于难”,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发展为一家盈利状况良好、前景可想象、有幸福力的公司。


可以说这全过程,都是被现实推着走,根本没有什么“规划”。我一些目前很成功的朋友们,也大都如此,走一步看一步。就是有时候需要站在台前“演讲”,会梳理一条故事线,就像早就规划好了一样。


所以你也不要焦虑,这种无规划、迷茫、被动,几乎是90%的人的常态了。


当然,我的职业历程,肯定不能单用运气就概括了,运气往往也是一个人品质、能力、判断力的表现,我就说说,我回想一路走来,我到底做对了什么吧。



第一、发现你擅长的事,这个是“头等要务”

擅长就是别人做着挺费劲,你做着就挺容易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发现。


我给你提供一个百分百的思路:你就看你从小到大,长时间的、大剂量的训练过什么。

比如我,出生在商人家庭,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见啥人说啥话,从小就开始训练了,加上家庭关系复杂,还会察言观色,对人的表情、言谈的外场信息都非常敏感。那我去做商务,比不比一个大学才开始学习商务的人,要擅长呢?

还有我从小爱看书、家里也有各种杂书,看完就给小伙伴讲,小学时就有一群听书的小粉丝;


14岁开始研究怎么变美,各种尝试、试错,试衣服还写笔记,看影视剧就分析服化道、见人就分析形象气质;

成长过程一直充当朋友圈的“狗头军师”,给别人各种建议,这些能力训练了几十年,有经验、有逻辑、还能说、能写、能给建议,我成为一个行业知名IP,不是“舍我其谁”的事么,别人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综合的训练啊。


想起之前有个学员咨询我,有没有什么写作课程,想要学习写作,做新媒体,发展个人品牌。

我就告诉她,有很多人,从小就会写作、能写能说,后来积累了一些领域经验,现实里就有一小众粉丝,这些人,每个领域都有大把的。你现在才开始学写作,怎么来得及呢?只能说你现在开始学习,持续训练,攒下一个风口,这就需要耐心了。

那我在职业里做对的事,就是我去做了我非常擅长的事,这种擅长,不能被一个入行两三年的人,就能轻易超越的。

如果你觉得你什么擅长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天生一无是处,也没有人,行走至今,还无任何本领。



给你多举一些例子,看能不能帮你发现自己的擅长。

我同事高飞,过去是10086话务员,30多岁才转行新媒体,现在是我们新媒体大总编,一手做起来了知乎号、头条号等等,战功赫赫。

她要是靠30岁了还和95后同起跑线学习,那肯定来不及。关键在于她虽然没有职业经验,但是她早早练就了职业本领:

从小就爱八卦、爱唠嗑,自来熟,能搜索,能打听,想找的东西,一定能搜的到,想打听的事,一定能打听的着,这不就是媒体材料么,再加上爱好写作,一合成,就是她的职业竞争力。

还有我合伙人小七,总认为自己没啥擅长的。她从小就爱冒出各种想法,总被父母打压、否定,练就了一身自我安慰、自我支持、在黑暗里行走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我们创业低迷、前路渺茫的时候,成为了巨大的光,支持我一路走过来。

我们咨询组小伙伴楠楠,从小就细腻敏感,情绪化很严重,她一直都在训练着如何与自己和谐相处,过得更容易一些。她现在就能轻易感受网络那边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情绪、这样那样的恐惧,就能更好的帮助她们。

我们电商事业部的雁子,干净整洁,看不惯任何凌乱,我们的服装样品库、数据库,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我们公司大总管二姐,从小就记账,会攒钱,朋友们出去旅游,都是她订票、管理行程、算账、收钱等等,创业之初她身兼数职,财务、行政、人事,事无巨细,明明白白。

所以你就想一想,你有什么很久以前,就开始训练的能力了?特别会倾听、不容易发怒、会安慰人、会点菜、会发起聚会等等,这些背后的能力,都能成为你的职业优势。


第二、养成“我再想想办法”的习惯,这将是你非常厉害的武器

在我前半段职业生涯里,创造过一些“扭转败局”的故事,让我获得了很好的机会和名望。这里面肯定有运气成分,但更多的是,我从来不会轻易觉得“就这样了,没有办法了”。

14岁时意识到自己“丑”,胖胖的、土土的,想变美,做了很多尝试,却让我越来越胖、还烂脸、更丑了。

确实很沮丧,但是我不会觉得,就没有办法了,我再想想办法吧。

后来我发现了形体、面部肌肉、笑容很多微妙的东西,找到了巨大的改变自己的空间,我也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我总有一种“这里不行,那里行不行;这么说不行、那么说是不是就行”的底层认定,在生活里也一直这么执行。

有一次我们给刚回国的朋友接风,她想去吃海底捞。一个朋友订位置订不到,我就打电话订到了。

她说你怎么做到的?我说海底捞以好服务著称,就一定有服务留出来的空间。我打电话说我朋友回国特别想念火锅,那火锅肯定首选你们家了,拜托给一个位置,满足一下几年没吃过火锅的人吧,她就给留了位置。

我真心觉得这并不难,只要你觉得有办法,你就能找到办法,直到实在没有办法了。但很多人就是轻飘飘的努力,然后说不行。

想起我男朋友的职业经历,他从一个给景观画图的,到现在成为一家知名营销公司的主案,这过程就是“我再想想办法”。

当时他想转行做广告,专业不对口、也毫无经验,投简历石沉大海,他就打电话给前台,说想要面试,给个面试机会,前台说她不管这个,他要人事电话,前台也不给;后来他又打电话,直接说转人事部,前台很自然就给转过去了,他又跟人事要求面试,人事就给了一个面试机会。

面试后,石沉大海了,他又打给人事问,反反复复,又争取了个“试着写写广告文案”的机会,他拿到题目,查了很多资料,写了一版交上去,得到了一次总监面试的机会。

后来又石沉大海,他又找人事问,人事说总监觉得还行,但是确实没经验。他说你能不能把总监电话给我,我想跟他沟通一下。人事可能也被打动了,把总监电话给了他。

他发了个长长的短信,表明自己是谁,说明自己的优势,觉得自己比毫无经验、只是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有优势,也只想拿实习生薪资等等,总监可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也可能被打动了。

他后来成功入职了那家广告公司,成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你会发现,但凡发展的不错的人,一定有这个“素质”。我有一个“知名朋友”,当初二面被拒绝后,等人家下班后去“堵人”,硬是说服了对方,获得了机会,现在可以说拥有了很了不起的成就。

你想想你自己?到哪一步会说“没有办法”了,甚至有些人,自己想了想,试都没试过,就说没有办法了。



第三、有市场意识,知道自己“值多少钱”,你就不会盲目

我觉得这点,我可能是我见过的人里,做的最好的。


在我面临公司变动,准备跳槽的时候,行业内一票公司伸出橄榄枝,其中有一家国内知名公司,刚刚收购了美国的一个事务所,补充建筑版块业务,缺一个负责人,他们认为我是不二人选,给我开出的薪资几乎是原来的两倍,并且有很多诱人的许诺。

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要纠结一阵。我不夸张的说,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我不值那些钱,我也满足不了公司付那些钱的期待。我当时的职业成绩,是在外资的市场玩法里获得的,是一个系统结果,并不单纯是我个人实力,我特别知道我不适应国内公司的竞争方式,高薪我也领不了几个月,最后再坏了我积累的行业名声。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HR,当时跳槽,有一家企业的待遇很好,薪资也是翻了近一倍,她高兴的说面试轻松就过了。


我说你要警惕,你很有可能进去收拾烂摊子的,要不开这个工资不会招你这种履历的。果不其然,进去就负责裁撤工厂,谈判,一系列烂摊子,没多久,自己就离职了。

企业和个人,都可能短暂占到便宜,招到一个薪资低但是特别能干的人;拿到一个活少钱多的工作。但是市场是个大天平,很快就会校正,回到适配的阶段。

所以不要总盯着高工资,要有一些对行业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实力值多少钱,否则总是愤愤不平,扰乱心智;或者被虚拟的机会打乱节奏,越跳越差。

创业的过程也是如此,我们发展起来以后,面临各种各样的机会,知名投资机构、名企战略合作等等,听起来都很诱惑,能快速做大、做强的那种。


但是我始终贴着这一点:我个人的实力,我团队的实力,就着市场红利,也只值当下这么个市场规模,我不可能拔苗助长。

也许,真的会错过一些机会,但这也是我的选择,稳,真,长期,是我的第一追求,大和强并不是。


以上呢,是我对我职业发展的一个总结吧,最近各行各业不景气,大家都挺焦虑、迷茫的,希望你能稳住,这时候多思考思考,怎么一路至今的,有哪些做对的东西。

最后送一段我很喜欢的话:不要在冬天的时候砍树。

意思是树叶掉了不代表树死了,不要在萧瑟的时候做决定,等到春暖花开,局面更清晰的时候,你的决定才更明智。

所以越是低迷,越不要急。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心平气和,不折磨自己,也别折磨身边的人,默默蓄积力量,久而久之,你的心也变得厚重,就更有面对“无常”的定力。

要相信,春天总会来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接地气的“职场干货”:普通人发展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