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检视阅读,就是快速略读一本书,具体有两种检视阅读的分类,一是系统的略读,二是粗浅的阅读。
依次展开说明。
一、系统的略读
所谓的系统的略读,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如半小时左右,比较系统全面的浏览一本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检索阅读不是拿起一本书快速翻阅,而是“功夫在诗外”,将绝大多数的阅读时间和内容放在书中正文以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封面
俗话说,读书读皮读报读题。一本书最核心的信息也许就是在封面。
除了标题,还要关注副标题,封面导语、封腰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基本都对书籍的类型和主题都有大致的了解。
比如《正面管教》,听书名,我们大致知道是一本讲积极教育孩子的书,而且下面写了副标题“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大抵知道了书中倡导的教育理念,然后再继续在书封面的尾部添加了一段导语 “正面管教是一种……,这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直接对中心主题做了阐述,更有助于我们掌控书中的内容。
2、书评、序
虽然有些书刊登在正文前受作者之邀的书评不乏溢美之词,但能通过第三者的评价大抵了解书的价值和亮点所在。而作者的自序一般来说会告知读者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以及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向读者传递什么观点,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比如说钱钟书著名的小说《围城》,我看过汉学家夏志清写过书评的一个版本,他评价围城是一部“语言的春药”,相比于小说内容,我更感兴趣的是钱钟书的先生的博学和对语言特别是幽默应用的极致,这个犀利智慧的观点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3、目录
阅读前一定要读目录、读目录、读目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甚至有必要读三遍。一则通过目录可以详细的了解书籍的逻辑和结构,读书我们不应只关注内容,有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二则能迅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内容,以便在后续阅读时候根据兴趣和需求做侧重取舍。
比如说柯维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通过浏览目录,你大概可以知道这是遵循黄金圈结构Why-What-How结构来写作的书,而且更关键的在于,这七个习惯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排关系,对人生的成长发展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在目录中就了如指掌。并具体对照目录,知道哪些习惯自己是没有的,可以在阅读中就能更加关注学习培养。
4、后记、索引
后记一般是指作者的写后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馈作者感悟或读者读后的评价等信息,可以对应评估自己对这本书的收获预期。
而通过索引,可以旁证作者的治学态度和应用的论据资料来源是否可靠,还有可能经由作者,由一本书开启到另一本书。
比方说历史作者黄任宇的历史学名著《万年十五年》就在书尾写了一篇附文《万年十五年和我的历史观》,就能知道作者写这本书的立意和观点。带着这些阅读,你就能与作者并肩而行。
5、正文
通过前面几个步骤,应该把一本书的轮廓了解得差不多了,最后才是正文,浏览正文也不用一个节奏从头到尾,可以根据重要性和自己的兴趣点灵活把握,有些内容需要连续浏览,有些页面可以只关注小标题或重点内容,有些章节干脆可以略过……但一般来说,结尾的章节还是要给予重点关注的,一般情况下作者会将全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做总结汇总。
比方说,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就在书的结尾,专门安排一个章节——第十一章,“创新者的窘境——概要”,对全书的内容做了简短和系统的概况。
二、粗浅的阅读
所谓粗浅的阅读,“粗浅”主要指内容的深浅和读者的理解程度而言,粗浅的阅读就是要“不求甚解”,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
简单来说,就是在整个检视阅读过程中,切忌不要重读或回读。不管你是否懂得或理解对应的内容。
作者说“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甚至还需要刻意跳过读不懂的部分。
为什么是这样?
无论你对阅读的内容有多感兴趣或者是没读懂。不建议回读有三个原因:
1、会影响到你读书的效率,造成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检视阅读。
2、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收获和体验。
3、纠结于没读懂的内容,容易信心受挫,陷于畏难情绪中,从而可能导致放弃阅读。
通常而言,检视阅读其实只是帮你完成“选书”或“搜书”的作用,其实相当于你在逛街,把商场的店铺都简单的逛一下,转一遍,如果自己没兴趣或觉得没用,就放过。如果真的找到一本自己想读的书,那在检视阅读完成后,还要再重新用主题阅读(精读)重新完整读一遍的,所以完全不同担心读不懂的问题。
当然,要实现高质量的检视阅读,那阅读速度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下一章节我们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