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了不起的我》

偶然的一天走进西西弗书店,无意拿了这本《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说真的拿到这本书真的是无心之举。

然而在看了第一章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正好能对应上最近的状态,且书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让我找到共同感。

本书一共分为五章。

了不起的我


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的本质:经验的好处

我们可以把强化看作是经验的好处,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好处,它就会被保留到经验里。

吃,不仅是一种获得事物的正强化,更是一种通过吃来逃避孤独的负强化。

所谓的好处或者坏处,其实就是我们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刺激和强化就是我们与环境建立联系的方式。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

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心理舒适区意味着熟悉的环境吗?

改变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改变,因为每个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心理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的两种应对方式:

第一层是行为上的应对,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反应。

第二层是内心情绪上的应对。

心理舒适区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感。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有些东西哪怕得到了,也会变得不安。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可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我们用四栏表来画出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

1、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心理免疫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比如: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2、第二栏:我们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沉默应对、说话声音小、发言时用怯生生的口吻说话(为什么会做相反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带来了隐秘的好处)

3、第三栏:思考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如果不这么做,担心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避免发生冲突,脸红怕被别人看出来,笑话我出丑

4、第四栏:内心的假设

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实现改变的4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情感触动。

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对人生的一些重要假设。

卡尔荣格说:“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改变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改变的第一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

寻找假设的小窍门:试着用“如果。。。就。。。”

新经验:当新的行为让我们内心隐含的假设松动以后,所产生的新领悟。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东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小步子原理: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迈出一小步,获得小成功。

奇迹提问: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回看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改变,有时候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找到那个能够推动我们改变的牌。

这正像我目前所经历的,前几天明明找到工作了,虽然薪资不如意,但却是我喜欢的医疗行业,而且领导是同龄人,仅仅比我大两岁,其他同事相信都是非常好相处的。
但是为什么在入职一天后,布置了作业,我却怎么也不想做,甚至有了不想去公司的想法。
显然我还没找到原来那个积极的自己。
就因为入职一天没有听从领导的安排,我又被劝退失业。而且是相当没有情面的那种。领导当着全部门的面当众批评我,我一度不知道说什么好哭了。本来知道要么承认错误,给出最晚提交的时间,要么离职。
可能是被羞辱的原因,第二天就开始努力找回以前积极的自己。而我选择的方式是离开家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不论是看什么书。只要让自己脱离那个舒适没有人监督我的环境就可以。
果然,来到书店,随便挑选两本书,一本女性鸡汤一本心理学。第一天当看了李筱懿的《美女都是狠角色》就已经让我内心燃起熊熊烈火。我不应该总是被动妥协,总是降低自己的标准,这样做既让自己不高兴,也没有动力去应对公司的工作。想要的得到的都需要自己追寻。
第一步就是建立改变,而改变就像本章中所说的小步子原理,找到那张能推动你改变的牌。是的,我的牌就是离开家,暴露在外面的环境里。而且我已经看到了一点点成效,所以继续坚持,看是否能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培养环境场: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场:包含了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卧室你会想睡觉。

感性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如何养一个场:

1、清楚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第一个来源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这真是我来书店的原因,在这个环境里面我可以同别人一样看书学习,互相监督。可能这就是我受场的主要影响吧。

第二个来源是我们以前在某个空间里的行为。

场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就像作者有一个固定的书桌用来工作,而浏览网页或者看电影就会到沙发中。一个空间一个地方只做一件事,这样慢慢会形成习惯。
而我自己,因为一个人合租,家中也只有一张桌子,所以这张桌子既是我放电脑浏览网页写东西的地方,也是闲暇写趴着写日记的地方,又是看书、吃饭、早晚化妆护肤的地方。
一张桌子兼具了这么多功能。还有床除了睡觉,有时候还会拿手机上床看电影电视剧,有时候也会抱着电脑浏览查阅或者写东西。
因为只有10几平米的活动范围,所以各种功能混淆兼杂。
对于如何养场正是我的困惑所在,所以回去要好好有意识的区分一下空间功能。
场不仅使用于学习工作,也同样适用情感。比如情人夫妻之间可以约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做一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浓情蜜意的老地方。
同样也可以是每天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散步、养花。
突然想要这些所有的固定时间所养成的习惯,其实不正是自律吗?自律有序的生活,生活才不会失控,自己有了掌控感,人生才得以更自信。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越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中。

就像我前一阵子找工作比较焦虑,又赶上公司不发和扣工资。焦虑的就想吃东西,尤其是油炸和甜点。立刻点了炸鸡外卖,吃完之后完全没有满足感,反而觉得物不超所值,又在网上买了一箱一直想吃的蛋糕,蛋糕虽甜但很容易让人发胖,有了蛋糕之后,我甚至一天都不会吃饭,三餐就是蛋糕,因为有奶油,没吃几个后,肚子发胀,充满了奶油的油腻。
这让我更焦虑了,本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反而没有节制过量,导致身材发胖。身体发胖可能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吧,它直接让我没有一点自信,赤裸裸的暴露在别人面前。
这就是越自责,越放纵导致的恶性循环。

第二序列改变:改变真的有效吗

追求改变的隐含意思就是对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有时候可以带我们走上另外一条路,感到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重复在无效的改变中。

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的改变,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

第二章、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可以决定我们如何面对必然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自我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

第二个作用就是行动。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

心智模式可以分为两类:

1、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引发探索和变化。

2、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引发防御和静止

孩子早期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会影响她的心智模式。早期有安全感,尤其是对于目前的亲密关系,会让孩子主动探索,专注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能力不管获得成长,长久之后,孩子的感全感由目前转为自己。这种正向循环,形成成长型心智模式。

另一种孩子早期没有安全感就会陷入防御心智模式。不愿意探索不愿意面对难题,行动的所有重心都会回避可能的伤害。

自己是成长型还是防御型?怎么形成的?在什么场景下,你感觉自己的生长的?什么情况下是防御的?
自己应该是偏防御多一点吧。可能跟小时候有关系。
最近几年的职场生活,让我觉得工作中是生长型的,我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越来越专业。但是面对在会议中当众讲话却是防御的,总是紧张到脸红冒汗,说话磕巴,怕被别人看出来,显然几次中确实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当然有特别的人时候更为严重。
之前总觉的自己什么都不会,没有特长不会做饭写字难看之类的,后来发现对于做饭这件事,通过上班自己带饭和尝试自己喜欢的小甜品,买完食材按照流程来做,给我的反馈整体不是很糟糕,让我感受到自己通过学习是可以掌控和变好的。
尤克里里也是一样,开始总觉得很难,后来几天练习了一段简短的曲子之后,虽然不熟练但是颇有旋律了,所以勤加练习才是胜任的诀窍。这让我自信,我不是笨而是缺乏坚持。
工作中协调各方,胜任工作,甚至展露很强的包容力、理解力、全局观,也是自我认可的一个重要进展。这让我知道,专业领域多学习思考,最重要的把学到的知识落地也可以学以致用,而不只是过眼云烟,停留在脑中片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僵固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3种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极大地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为什么夸孩子聪明和表扬努力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因为这激发了孩子不同的心智模式。

表扬聪明暗示: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容易形成僵固型思维。

表扬努力暗示: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重要的区别就是让事情“就此停止”还是“更进一步”。

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成长型的会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生长的机会。

就像上次,周末一直沉浸在各种想象中,一怕会演变成上年的冲突,二领导对我有很高的期待,我也害怕演变成不是他期待的那样子,就像上面提到的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再者对于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直接降低了我入职积极的一面。
其实,在这此假象中,自己产生了明显的僵固思维,怕打击脆弱的高自尊。

僵固型思维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这又让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对于我害怕当中讲话,其实是过度关注别人对我的看法,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还有一点是自己其实对自己所要讲的事,逻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导致语言逻辑也混乱。这点是通过前几天有人引导我一遍一遍修改简历得到的经验,其实在修改简历的过程就是回顾和总结之前项目经验的过程。努力回想项目梳理逻辑这不仅有益于修改简历,更有利于在面试的时候讲解清楚项目流程。
而项目流程是否自洽正是面试官考验的一个重点。回到讲话中,假如我有时间把需要讲的内容逻辑全部消化,那我是不是在当众讲解中是不是多了一份自信呢。反而减少了怕出丑,减少了维护自我形象的关注。
这样也就可以积极解决自己的问题。

批评是对技能的反馈,而不是对自我的评价。把批评当反馈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个固定的自我的壳。

人总是兜兜转转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好像搞清楚这个就能获得成长。所以我们会很在意自己聪明不聪明。

聪明不是特性,而是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的特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应该思维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应该思维分两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

越是接受现实,人们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我们常会有发现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有差距时,就会觉得自己可能有问题。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的,这就是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设想,本身就是偏见。

我们可以对自己提出更好标准的要求,但必须清楚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还是来自外在的设定。

以前的我总是觉的自卑,没有特长没有钱写字也不好看,也非常重视外表和物质,但后来一段时间通过看书,我明白本身的高要求是对自我的不满,变更好应该是从内心层面的,而非外在。这时候我发现我释然了,对于衣物用品都持简约干净为主,对于金钱物质的欲望也变少了很多,从内心开始接纳自我。

“我应该努力”这种心态是一种自我强迫,这种自我强迫的背后原理来自于“应该思维”。

太多的应该思维限制我们表达自身情感,甚至最终取代了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是自我的应该思维最大的问题。

应该思维本质上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本质上就是模仿。

刻奇:为了和别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刻意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像丧礼上,本来自己不悲伤,但看到别人都在哭泣,自己如果不同别人表现的一样,会觉得大逆不道等等不好。

刻奇的本质就是模仿。

人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如何走出应该思维,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习得性无助时抑郁症的根源。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我们会觉得“再做什么都没用了”,这种思维就是一种绝对化思维。

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对伤害的抽象化好比每次遇到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被接触,就会激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造性事件,我们就在心里竖起警示牌,标定出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感受过的痛苦越大,标定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我的妈呀,再次回顾小领导事件我竟然有绝对化思维,因为起初我本能的根据上年此阶段发生的事情做了对比,因为上年的事情受到伤害,所以自认为此次也会发生。上年埋下的伤害的抽象化地雷在此时爆发了,激起了我抵御情绪,不想在这家待不想上班等反应。
诸如很多事件,都让我有了伤害的抽象化思维,形成绝对化思维。
认为小公司自己待不下,认为自己不适合和摩羯座人相处,认为创业公司不太稳定会倒闭。
总是换公司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公司上班,当程序员时不说话非常痛苦认为自己不适合当程序员。
现在一次又一次后,我都觉得我不适合在公司上班了,只适合当个自由职业,谁也不管,自己掌控节奏,也不必关注哪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绝对化思维有三种抽象方式: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上,比如完蛋了这个词就是一个永久性的判断,没有变化的可能了。还体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上,比如总是这个词也是一个时间上永久的说法。

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本人是这种的绝对化,从摩羯座哪里受的伤害,推广到所有摩羯座都是这样,不管是不是都会主动排斥这类人。但是给过我美好安全感的水瓶,也会推广到所有水瓶都一样好的感觉。

人格化:所谓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

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失去、疾病、拒绝、失败,这些痛苦的经历就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愿意接纳这些痛苦,它们就会慢慢过去。如果我们陷入对这些痛苦无休止的防御,这些防御不仅不能消除痛苦,还会让我们远离当下的生活,在思维的陷阱里备受折磨。

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防御的东西。

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

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

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

这三种思维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他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三种方法: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河流的落差就是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它推动人去行动,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

两种产生张力的思维结构:创造的思维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

只有创造的思维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上一阶段也会出去在外面看书写作,但是动力不足,总是有拖延或者抗拒。原因是那时候自己是带着任务出去的,想着在待业中依靠写作赚稿费,如果写不出来会有颓废、焦虑感。那时候所用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
而现在出来只是每天看看书,有想法就开始记录。没有明确的定义任务,反而轻松许多,也就自然而然的坚持。
但是这样随意不带任务的背后,想的是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暂时忘掉自己的困境。还是没有解决最根本没有收入来源这件事。
所以我要开始在不紧不松的状态规划产出可投稿的内容,作为行动。尝试这种生活方式。
创造性思维为什么会产生足够的张力?因为爱。
我的爱是什么?之前的写作方向一直是影评,需要花时间看电影,有需要查阅资料理解,还需要去学习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这给了我很大阻碍,觉得看电影在浪费时间,有时候即使看完了也找不要写的主题,不从下手,更产出不了稿子。
但是学习心理学后,在书中我解决了自己一只困惑和发生的一些事的原理。这对于我是有收获的,让我看到更深更高层的世界,也怀揣着掌握这些知识就更有可能掌控自己及未来世界的难题。但是假如不奏效呢?另一层面思考我是不是爱心理学呢,才有动力?

创造性思维,它就像生一个孩子,生孩子的过程并不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努力,我们只需要爱这个孩子就可以了。

创造性思维把事情分成了简单的两部分:一是我们想要完成的作品,二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而是让们承认现实的无奈,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把现实看作创造的条件限制。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在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你有没有想过要创造一个作品,他跟现实的鸿沟是什么?做哪些事能跨越这条鸿沟?之前有想过出一本书,但是现在仔细想想,出本什么样的书呢?自己都没想好,所以现在要开始好好想这件事了,找到了方向才有努力的方向。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有时候想要改变现状,下了决心或者做了计划之后,自己的自我感觉就会好了很多。

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有时候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被消减了。

控制的两分法: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

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简单化就是专注精进,顺其自然。这样做既能保持积极上进,又能保持内心平静。

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控制的两分法第一步: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担心找不到工作,目前也没面试。我能控制的就是看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修改简历,尝试询问未通过原因。控制不了的就是hr不发面试邀请,不告诉你原因等等。面试是否能成功,我能控制的就是对于所做项目尽力梳理清楚,多看面试题准备话术,不能控制的就是面试官提出的问题、招聘思路。尽力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其他交给顺其自然。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控制的两分法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不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比如给同事留下好印象,同事怎么想虽然不能控制,可是一个人勤快,多帮一些忙,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这一部分就是可控的。

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找到河流流动的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的方法,就是与现实接触。

现实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随时随地都有新鲜事发生。唯一不同的是,你是否愿意走近看它,能否敞开心灵感受它。

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

远的思维: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景无关。

近的思维

远的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省略加工需要的认知资源,但是它限制了我们的成长。

掌握近的思维的三条原则:

1、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2、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3、关注限制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开始,我以为自己听懂了别人在说什么,后来发现,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想法套别人说的话。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人得思维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在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

禅宗三种境界:

1、把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来学习

2、知道知识是有错的,开始批判、排斥它

3、重新学习知识,结合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背景,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它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钱钟书:偏见是一种思维的休息。

很多所谓的心理学家其实在用他的应该去代替别人原有的应该。对于知识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怀疑的态度。

如果同化是改变事物来符合我们头脑的认知结构,那顺应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

从认知的角度看,对新东西的开放和封闭分别代表顺应和同化的认知倾向。

从关系的角度看,这可能代表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究竟是爱、关心和认同,还是冷漠、戒备和拒绝。

第三章、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关系塑造着自我,影响着自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

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如何塑造新经验变成如何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关系中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就是适应关系的产物。

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

如果我们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1、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

2、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3、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4、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独处时,独处的空间是由关系来界定的。

审视自己,就是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以后在生活工作中如果遇到某种困境可以是尝试思考发生问题的关联的场景和人物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试着从理清楚关系去改变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

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景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变现,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突然觉得所谓的心理学都是给我们一种解决的问题的思考框架,用思维框架先界定问题,找到问题所产生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有自身、他人、环境、关系等等,然后在解决问题。
什么样的关系中,你会表现出拖沓、易怒、不自信?什么样的关系,你又会表现出高效、耐心、自信?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来自戏剧,指的是演员扮演的某种具有典型性格的剧中人物。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形契约。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1、回应对方先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

2、如果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

3、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是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人有很多面,要发现未知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己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指导者只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建议,而批评者常常会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如何知道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是什么?答案是听和说。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听和说理解角色期待。

关系的语言正好相反,是对人不对事。

怎么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有三点:

1、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关系的矛盾时激烈的,里面有我们最深层的爱和怕。

2、了解关系的语言后,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3、讨论之前,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1、家里、团队里,一些人变得特别能干,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

2、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3、角色错乱,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互补关系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就算想要,也总是无能为力。

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遇到很多阻力。但这个系统最终会从混乱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思考公司、家庭系统中,给你分配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如何形成的?如你想要改变,阻力有哪些?

不安全依恋: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发展?

答案是一种自我的、有选择的,但能对自我负责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有两个特征:

1、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能够自由地作出选择

2、能够不断探索新的关系,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者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

感觉的混淆:过于沉浸在别人的感受中,无法发展自己的感觉。

把人连在一起的底层动力不是利益,是情感。

当我们和他人的情感过于紧密时,他人的感觉就会变成我们的感觉,这时混淆的感觉就会产生。

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

不安全依恋会怎么影响自我的发展?有三点:

1、父母的问题,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我们就很难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

2、因为不安全感而习惯去观察别人的情绪,我们会很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

3、不安全的依恋会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比较稳定的关系都是三个人促成的。

如果有第三人存在,两个人会各自通过跟第三个人的联系,减弱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三个人的关系就会重新变得平衡。

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消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如果三角关系中的某个人一直是另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这个人就被三角化了。

莫瑞鲍恩说:所有精神疾病,究其本质,都是三角化的问题。

三角化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1、被三角化的人容易产生防御性的隔离。

2、扭曲我们的情感(会不自觉站队)

3、让我们感到内疚和自责

三角关系的解决方法:

1、如果自己正把别人三角化的人,则需要正面面对冲突和矛盾,不要把别人当作缓解矛盾的工具。

2、被三角化的人,可以跟关系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吧。

你又没有经历过这种三角关系,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难的地方在哪里?你有哪些解决三角关系的办法?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都是你的错:不自觉逃避自己的责任,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别人主导关系的结果,这样我们就会试图通过控制别人来解决关系的难题。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什么明确的因果,也没什么明确的对错。

对别人有期待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承担起自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让我想到年中,自己在家锻炼,经过三四天的时间,渐渐的带动了家里的奶奶、妈妈,甚至爸爸也开始有想要锻炼的想法了。让我体会到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力量。
这让我又想起,我对弟弟的要求,他每次说自己逃避工作,逃避选择进大厂时,我就特别生气,是因为我对他有应该思维,觉得他应该要努力进大厂,这样对他有利。但是忘记了我这个榜样屡屡在职场受挫,让他产生了恐惧工作,我自己工作这么多年都没进大厂,给他一种进大厂很难、无望的感觉。这让他在逃避。我每次对他的失望及生气,其实是在气自己。所以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以身作则,当我变好时,也能给他正面的反馈,使他更有信心。
我还有一种焦虑就是担心他以后会受我在职场中受的苦,这种感觉使我很无力,也在找规劝他的方法。但我不应该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如果发生这样的事,那也只能让他独自面对,学会成长,才会有所顿悟。我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让自己成长,当他遇到问题时,我能引导他解决,这才是好的解决方案。
不能放弃自己,也不能放弃他。

如果一段关系出现问题,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思考:不管对方的反应是什么样的,你能做的是什么?你愿意做吗?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警惕我们的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坏了彼此的关系。

为什么会产生“都是我的错”?原因是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

“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是两种镜像思维。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产生的情绪是愤怒。

“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这两种情况有时候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关系的一方常常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关系的纠缠:因为情感上过于紧密所造成的互相伤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群刺猬,离得远了会觉寒冷,离得近了会相互伤害。

关系纠缠的两个特点:

1、是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互相加强的循环。

2、所有的纠缠,都是形式上的对称

我们忍受不了他们对我们失望,所以才会要求他们不要有对我们那样的期待。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既不愿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

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而把彼此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很多的愤怒、控诉、攻击,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向我们道歉而已。期待对方道歉,是另一种方式的纠缠。

如何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原谅的英文:forgive,这个give,不是给对方,而是给自己。

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

你有没有陷入过这种关系的纠缠?你是怎么摆脱出来的?

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

根源: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区分是谁的事情,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典型的人际关系难题:

1、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2、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3、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表达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了。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

感受:

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

通过表达感受的时候,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我们就避免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合作的沟通。

需要: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我们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

请求:

就是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成熟阶段

有自己的行事原则,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勇是认清现实以后还能热爱现实。

当我们内心的信念,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变成我们行为的主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问:你是否陷入过为了反抗他人的要求,或者表达对他人的不满而作出行动,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反抗是否是摆脱这种限制的唯一方式?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你如何才能得到它?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段经历:18年夏天入职的一家公司,公司整体环境还可以。薪资和今年的水平一样,就知道已经还可以。刚开始入职前1个月的时候,工作内容还可以,等到第二个第三个月,我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修改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同龄上司盯的紧紧的,让我非常不服,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情绪藏不住,显露的特别明显。矛盾越来越深,以至于在临近转正时,突然被协调延长试用期,我是拒绝的,可能是为了面子,不愿意妥协。后来有同事和我谈,问我的目的是什么,来这里主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而我不明事理的回答竟然是我的目的在哪里都能达到。然后这段关系就此告别。
现在看到本章的内容,才真正理解同事说的话,她是站在同我一测,来引导我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而我选择了反抗来解决这件事情。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成熟的阶段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的行事原则,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
这几年真的是一直在栽跟头明白这些道理。

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

1、自我阶段

2、他人阶段

3、独立阶段

孤独,也是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

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拥有时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通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作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

只有经历过离家,你才能选择回家。

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的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的那么苦,却还要去怨别人。

关系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也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四章、走出人生的瓶颈

转折期:逆境也是有新希望的

你经历了什么样的转折期,你又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转折期,都在更新你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都在考验你的意志和精神,都在给你的自我增添新的内容。

要把自我放到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进程中,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自我,而不是静止的视角来看自我。

什么是发展的视角:你要看到,人是会变化的。在转变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状态并不一样。在某些重要的转折期,心理的变化尤其剧烈。

换壳: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它们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因为旧的壳限制了它们,如果一直背着那个旧的壳,是没有办法继续生长的。这个旧壳可以是旧的工作、旧的关系、旧的习惯。

生活的转折期,就是一种质变。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自我重构的过程。

我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完成自我的重构,我们心里会生出一些深沉的智慧、深度和复杂性,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会理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转折期有三个不同阶段:结束、迷茫、重生

对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三种转折:工作的转折、关系的转折、创伤后的转折

你上一次的重要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度过的?

结束:如何脱离旧自我

对结束有哪些误解?

1、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终结的形式,一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2、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应该排除的意外,觉得那不是事物正常发展的轨道。

3、把结束等同于错误。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脱离

结束的脱离有三个含义:

1、环境的脱离

2、身份的脱离

3、目标的脱离

我们的言行举止是由我们所在的关系和情境来决定的。

转变会产生新的觉悟,但新的觉悟很难一开始就有。

当我们脱离原有的环境和关系的时候,我们其实也脱离了这个环境和关系所附带的角色和身份。

身份是什么?它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你的方式。

结束时,脱离的身份越是接近自我定义核心的身份,转变带来的痛苦就越强烈。

人是根据目标来组织我们的生活的。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借宿,不仅害怕结束带来的损失,还害怕结束之后,那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意义感有两个来源:

1、目标感,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的。没有目标,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人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

2、人际关系,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

结束的后面紧跟着一段迷茫的时期,是因为原来的关系、原来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就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

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我们被留在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往哪里。

迷茫的三种典型心理:

1、试图回到过去,最常见的形式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做比较。

2、想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3、敏感,对美、对超越日常的精神生活、对灵性的敏感。

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当人们从原有的意义感中脱离出来以后,在新旧交替的阶段,他们获得了一种空间,跟一个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了联系,能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生活。

迷茫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在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涵着有。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在失落的时候,人总是想亲近自然。

种植本身,就有重生的象征意义。

对于经历过挫折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播下种子、收获果实更有希望和重生的意味呢/

心理弹性:指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心理弹性的核心就是培养容纳变化(成长型)的思维。

重生的两个要素:

1、偶然和意外

2、另起炉灶

重生依靠的是生命本身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常常会在生活遭遇限制和挑战的是迸发出来,它会和生活现实结合,让我们的人生产生一些本奇妙的变化。

当你全心全意地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回来帮你。

我们偶尔看到一本书,这本书刚好能解答一个长期盘旋在我嗯心头的疑惑。

重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没有什么重生是完全规划好的,因为生命本身就不是完全规划的。

我们要学着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了栽,承认失败,才会发现,原来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

重生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相比于原先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重生也是自我重构的过程。原本我们身上有多个自我,其中某个主要的自我因为自身的限制被剥离,而另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自我成长起来。最开始,我们只是把一个自我当作爱好,但在转变期,因为后一个自我更符合我们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界环境的需要,有一天,它就变成了我们的主要身份。

生命总是会为自己寻找出路,无论前面的阻力看起来有多强大。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职业变动与转型

在我们作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我们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很多可能的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的自我,有些则是我们非常厌恶的、不愿意去扮演的自我。

如果你选了其中一个自我,那其他自我就会不断衰退。

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只有尝试的反馈能告诉我们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要改进,更真实的路在哪里。
我觉的我还挺大胆的,17年努力做了新媒体的尝试,当时在产品和新媒体之间不知道如何选择,先是选择了新媒体,在这三个月当中我尝试了新媒体,有了一点点成就吧,至少有人找我出书。后来我发现,我还是想在互联网公司发展,而新媒体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就可以做的。这样的职业选择,能让我保留两个都不会放弃。后来我毅然决定了产品这条路,至今现在我仍然觉得产品这条路越来越难,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个有意义的产品来。利用公司的资源完成自己心中创造的梦。

抗拒结束的三种方式:

1、对挽回的幻想

2、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3、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如何接受结束:

1、否定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抑郁

5、重归平静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当我们从失去的关系中重生以后,就重生获得了这段关系。

你经历过什么样的关系的结束,你是如何走过这一段的结束和迷茫期的?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转折期中有两个原则:

1、要想清楚我们作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2、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选择的真正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而后面的很多步,要等我们先迈出这一步才会知道。

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环境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人类获得的重要能力,都是从失去的适应中得到的。

越是复杂和艰难的环境,越逼着你发展出特别的能力和智慧来适应它。

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从失去中得到的。有些失去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有些是我们没法选择的。

如何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

《破碎的世界假设》: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维护着一些“天真的假设”。

成人世界有三个隐秘的天真的假设:

1、认为世界是友善的

2、认为世界是公平的

3、认为世界是安全的。

这三个假设组成了这样的观念:只要我做一个好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工作,我就能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人是会适应的,基本的信念崩塌以后,艰难的重建就开始了。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经历,尤其是困难的经历,会永久的改变一个人。

人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特质,也是最低的层次,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

2、个性化的应对方式。我们的目标、防御机制、信仰,为了扮演好现在的角色,完成现阶段的人生任务发展出来的人格特质。

3、人生故事,人格最核心的层次。我们在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盎然地个人神话。

生活的意义感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面对挫折,我们通常有两类故事:

1、挽救式

2、污染式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英雄故事有三个阶段:

1、启程

2、启蒙

3、回归

恶龙是我们自己的贪心、傲慢、恐惧和胆怯,是我们头脑中太多的应该思维,映射在它们身上,把它们变成了恶龙。

与恶龙战斗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弱点,并让我们意识到,不是其他人有问题,,而是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英雄之旅讲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面对转变的心理历程,这才是我们热爱这些英雄故事的原因。

每个人都从这样的英雄故事里吸取力量,又用自己的独特旅程给这些英雄故事增加新的力量。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相应召唤后悔。

第五章、绘制人生的地图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自我中心的三个体现:1、害怕不被接纳 2、害怕承诺 3、害怕被改变

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使命。

生计:代表一种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

事业:代表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

使命: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不认同职业背后的关系,那他就无法做出职业承诺,也无法建立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满足感

胜任感:意味我们能胜任这份工作,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能力的成长,并获得一种成就感。

承诺:意味我们愿意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会对这个职业保持某种忠诚,把它视为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

报酬:我们从职业中获得了满意的报酬,体现的是一种互惠感。

满足感:意味着工作跟我们的自我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我们在做工作时,有一种特别的本该如此的感觉。

工作和我们的人生故事是分不开的。要想建立真正的职业认同,要让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的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人生故事里,这种人生故事的整合,才是职业认同最关键的部分。

我为什么喜欢医疗行业,希望在互联网行业中发展呢。曾几何有转行到新媒体里面,起初我以为我热爱写作,做一个码字人也很好,但后来发现自己不能放弃互联网,也喜欢医疗行业。
喜欢医疗的原因是因为前任,不想放弃和他的一点点关联。

过程的意义:让一切发生。

所有的心理学都是一幅地图,仅仅是局部的地图,有了地图,你就可以上路了,在路上你可以比照地图,有些经验跟书中写的一样,有些不一样,但是都没有关系,你走的路,比地图重要。

知识的价值不是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我们设想的人生和真正的体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非得等过程完整地展开,我们才会真的知道其中的滋味。

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地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叫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了不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