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知行合一”说

第19天(2022-12-19)阳明“知行合一”说








      摘要:

      “王阳明又阐述了“知行合一”的理由:“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功夫。”

          “王阳明通过“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阐明了“知”与“行”原本只是一个功夫,即“知行合一”。这和王阳明壮年时期的“知行论”比较起来,“知行合一”的主旨更加清晰,“知行一体”的精神也更加明确。与其把王阳明晚年对“知”与“行”的阐释称为“知行合一”,不如称作“知行一体”更为恰当。王阳明的“知行论”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一程度,主要是因为他在晚年确立了“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外心以求理,此告子“义外”之说也。”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外心以求理,此告子“义外”之说也。”“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

        “朱熹是基于“主知主义”的立场而提倡“知行二分”说,王阳明则是基于“主行主义”的立场而提倡“知行合一”说,因此,阳明学被世人称为“实践哲学”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象山见得未精一处”,是指陆九渊还没有彻底地实现“唯心论”。王阳明将“心即理”发展为“心即物”,从他的立场来看,虽然陆九渊的学问很深奥,但是仍然没有达到“精一处”。

个人感言:

       

        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本质就在于“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个行绝对不是盲目的行,而是时时刻刻处在明觉精察的状态,明觉精察的状态就是一种知的状态,问题是,生活中,我们多少行动是真正处在明觉精察的状态?其实没有,我们90%的状态可能都是被动行动,随波逐流的行动,不明就里的行动,为了行动而行动,这种行动最大危害就是浪费情感与资源,在效果方面可能南辕北辙,虽然无知者无罪,无知者无畏,但是无知的行动是最危险的,也是危害最大损失最大。

        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我们把一个道理彻底弄明白的过程中就是行,只有把事情的道理彻底弄明白,我们才能够把该做的事情做扎实。知道如何才能用力于实处才是真行动!解决不了问题的行动,假装在行动,或者流于形式的行动表演,都不是“知之真切笃实处”,不是真行动。

        阳明结合孔子的教诲“思而不学则殆”与“学而不思则罔”对知与行进行深入阐述,思而不学就是停留在知的层面不去行动,学而不思停留在盲目行动而不去思考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其实都不对!

        孔子的原意本质就在于学与思永远是统一的一件事,一旦把学与思分开,把知与行割裂,就会产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误人子弟,自古以来,读书人最大毛病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要么读了一辈子书,严重脱离实际,把书读死了,要么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人读书”,目的就是拿文凭找工作,并非为了追求真知真理,为了经世致用,导致所学无用,虽然拿到文凭,最后90%以上由于学非所用,不得不在工作中重新开始学习。问题在于学习不知道真正用在实处。要么干脆不再注重读书学习钻研,企图通过行动走捷径,盲目跟风行动,盲目照搬照抄,不顾实际,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如光刻机、芯片等,如果不搞通原理不懂设计,即便有钱,也无法行动,社会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知与行结合这才是突破的关键,国家社会如此,个人更加如此!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19: 阳明“知行合一”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知行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