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毛病,睡前不看点什么或听点什么,很难入睡,于是一边夜读一边给自己整出了高度近视,但我时常安慰自己,读书起码增加了知识、放松了心情,较之于近视的增长,不亏。无可奈何的是,我又新增了一个毛病,近年来记忆远不如前,有些书读完就忘,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碌碌无为、徒劳无功,这样一算,还是亏了。所以值此岁末年初,想着把自己读过的书梳理一下,也算是自己对过去一年的交代。
一、文学类
1.《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伊.特里斯
盖伊特里斯被称为新新闻主义写作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非虚构作家(之一),当下很多中国特稿记者都或多或少继承了他的衣钵。当代的我们对他大量运用场景、对话、心理描述等所谓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方法并不陌生,但仍然能理解这种写作方式横空出世时给70年前的美国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震撼。
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恰恰是非虚构中的真实,撕开明星、建桥工人、特型演员等职业面纱,盖伊特里斯笔下展现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宏大叙事、时代潮流同个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放在同一个时空下相对比,在纽约的繁华喧闹中,个体微小到不足一提,却又值得大书特书,也值得认真阅读,因为作为阅读者的我们,也是这些个体的一员,50-60年代的美国和当下的中国何其相似,希望我们的生活也有能被人记叙得如此有趣、耐看。
这本出读完后,我又买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邻人之妻》,在这里再立个flag,希望2020年能读完它。
2.《悉达多》黑塞
3.《德米安》黑塞
4.《荒原狼》黑塞
年初机缘巧合参加了不慌书店组织的读书会活动,这三本书是读书会指定的书目,在店长的督促下,倒是都如期读完了。这三件套的作者是德国人赫尔曼-黑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黑塞本人受佛洛依德和荣格精神分析影响较大,同时也是一名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精神病人,他与荣格亦医亦友,荣格对他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创作内容。黑塞的小说喜欢心理描写、喜欢象征意向、喜欢塑造多重人格,有时像一个精神病患者给自己开具的诊断书,读起来其实挺费劲的。
《悉达多》在我看来就是一则长篇寓言故事,一个西方人讲了一个东方式的求证悟道的寓言故事。悉达多总在理性和感性中挣扎,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作为现代人的我错愕,人类历史演化至今,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变化,但悉达多的选择在任何一个阶段的价值观下都有很大讨论的空间。
《德米安》,也称《少年彷徨时》,出版后在德国引起了轰动,60年代在美国又火了一波,据说深受嬉皮士们的喜欢。我对前半部分印象比较深刻,对主人公辛克莱儿童时期被“霸凌”的心理感受描述地十分到位。人生烦恼识字始,青少年成长标志之一就是开始觉醒到他的人生存在着两个“割裂的世界”,一个是被父母保护无忧无虑的世界,一个是危险纷至沓来的外部世界,处在两个世界节点上的青少年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成年人,自己的既往可以不念,但孩子的未来不能不迎,体察下一代在成长中的想法,体会她的压力,保持敏感,不做”直母直父“,这可能是德米安给我最大的启示。从一本被作为“青年人生指南书”里悟出育儿心得,可见我的心态苍老到何种地步了。
《荒原狼》,这本书的感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有机会要展开来好好写写,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蒋方舟说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刻一直在阅读荒原狼。简单说三点我的感悟:1.本书由三部分构成,“出版者序、《哈里·哈勒尔自传》《论荒原狼》(是的,小说中塞下了一篇论文)、”单纯从阅读体验来讲,“出版者序”过于冗长无聊,建议完全可以不看,直接从“每天我内心都会极为平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到了像XX那样,用刮脸刀终结自己生命的时候”开始,堪称最震撼式开头。2.荒原狼是描述多重性格对人的扭曲、痛苦、纠结的巅峰。3.荒原狼厌恶生活、厌恶生命,但最终和生活和解,作者给出的药方是“幽默”,虽然这本身就很“幽默”,但并不是没有道理。据传,人类可能是唯一具有幽默能力的物种,幽默的最大作用在于,他对人类面对痛苦提供了除忍受、逃避外的另一条道路——自嘲和嘲它。幽默了痛苦,也就在一点程度上解构了痛苦。
5.鲁迅文集(卷一) 杂文集《坟》等
鲁迅的杂文,常看常新。大概是因为中国的事情,时事总在循环、问题总重复出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会怎样”、“未有天才之前”、“论胡须”、“论照相之类”等,任意一篇放到今日都能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现象、观察国人的标尺。虽说kindle上已经有了电子版的鲁迅全集,但我仍没忍住当当打折的诱惑,去年买了这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全集》,装订和印刷很有水准,可以留着传家了。
6.《聊斋志异——祥注新评》(卷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去年在得到上听贾行家讲聊斋,对聊斋志异大感兴趣,下单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本《聊斋志异——祥注新评》,赵伯陶老师的注释非常详细,点评也很新颖,我自己高考那点文言的底子已经扔下十几年了,有些内容连蒙带猜,没有注释还真不一定能看懂。但这也带来了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因为看得吃力,所以读得认真,难得一个字一个字过;因为意思掌握得不真切,所以既大胆假设、又小心求证。读完后迫不及待地翻文末的注释,有一种做完试卷看答案、读完侦探小说看谜底的奇妙爽感。个人认为,聊斋其实很适合中小学生提升文言语感的课外阅读材料,《史记》《资治通鉴》等大部头啃起来吃劲,而聊斋有趣味、有细节,也有蒲松龄仿照司马迁的“异史氏曰”的评论与感叹,趣味性、艺术性并存。此外,据我真实体验,读文言比英语阅读更能助眠,尤其是中午,而且能极大丰富你的梦境,不信你看这个:
本人去年阅读的神奇遭遇
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两本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属于“还旧账”的范畴,本来10年前就应该看的,因为种种原因给耽搁了。今年年初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时》,想着有必要拿出来看一下,起码了解一二,免得以后娃上学问起来,自己抓耳挠腮、现问百度。
鲁迅虽然给了四大谴责小说“名分”,使得它们在清末众多的小说中位列“四大”,但鲁迅对四本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评价并不高,“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可咱比不了鲁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残余”的可读性、趣味性、时空代入感,配我这个见识少的“闲散者”仍然绰绰有余。本书记录了1884年中法之战到1904年前后20年间,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描述了官场、商场、洋场种种三教九流、人情世故、社会风尚,是一部世情小说集,一部清末的浮世绘,如果你对清末的社会感兴趣,又厌倦了以慈禧、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主角的“大历史”,那么这部小人物的故事集可能更适合你。
8.《官场现形记》
9.《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当年上学的时候着实看了几本村上的书,都是林少华译的,确实很喜欢,《挪威的森林》《寻羊冒险记》《海边的卡夫卡》陪我度过了很多在宿舍夜深难眠的时光。后来网上说林少华译的不好,咱也不懂日语,也没对比过其他人的版本,做不了判断。后来读《1Q84》,可怜我天资愚钝,也没感觉前后语言风格有多大的变化。工作以后就没再读过村上的书了,这次买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主要是那段时间我也在准备尝试跑半马,每日把自己跑虚脱后,摊在床上看这本作者通过“实实在在运动自己的身体、通过作为选择的磨难、及其私人地感悟到的东西”时,别有一番风味。
毛姆曾说,“每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意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村上在这本书里诚恳地向读者介绍了他本人通过日复一日对身体的折磨、锻炼,获得的思考、感悟,以及跑步如何增益他的写作。
“通过长跑,好重新认识都自己是个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
“通过给身体现实的负荷、让肌肉发出呻吟(某些时候是悲鸣)来提升理解的深度”
“痛苦无法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漫长的职场生涯,并不必然比马拉松更轻松,只有给身体现实的负荷、让肌肉发出悲鸣,对人生的理解可能才更有深度,跑后的舒适和满足可能才更加真切。
10.《跑赢人生》(吴敏,刘新)
如果说上本书是跑步的世界观,这本书就是跑步的方法论。关于跑步的教程网上一搜一大堆,但都难言系统性,有的说法还彼此矛盾,作为小白分辨起来比较困难,后来发现kindle unlimited可以免费借阅,断断续续用了一周看完了,推荐给像我一样的跑步小白朋友们。
二、哲学社科历史类
11.《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
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为通俗易懂的哲学书,一本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风趣幽默的哲学家和哲学史的故事集。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尼采等等依次登场、群星闪耀。作者以极低的姿态向读者讲述及高深的理论,填充了空白、解答了疑惑,从前半知半解的,现在略微懂了个关键词;从前嫌烧脑绕过的,现在终于搞清楚人家到底在研究什么。这是一本比《苏菲的世界》更友好的哲学入门书。
12.《箭术与禅心》(也叫《射箭谈艺录》)
这本书我当初写了个读书心得,附上链接:
读《箭术与禅心》一点妄念https://www.jianshu.com/p/9502af73b35c
13.《学哲学 用哲学》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目前读完了第一册。这既是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辅导读本,也是一本公文经典选粹集。不夸张地讲,每个体制内的人都应该翻翻它,态度观点、思辨方式、语言技巧、遣词造句,都值得认真学习、仔细揣摩。
14.《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徐焰少将
这本书的小标题是“写给新一代人看的军史”,题如其文,很适合年轻人看,史料真,观点新,论证奇,提出了我们以前疏于关注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解答了困扰我们已久的疑问,非常值得一看。
15.《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 像玉的石头
媳妇负责文秘工作后,我就一直想送她本关于该类工作的工具书,几经检索,发现了这本书,买来后自己一翻起来就没停下,书很好读,一下午就能看完。套用本书作者的话,这是本“不装的职场书”,不端架子、不摆脸子,实话实说,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实事求是地告诉你怎么干好自己的工作。职场工作也是门技艺,要实现作为大机器中一颗小零件的自身价值,只能靠我们用一种“匠人”的心态和精神去琢磨、去学习、去思考、去精进,最终把手头平淡无奇的活计做成一门手艺。推荐给新晋职场的朋友们。
16.《大国宪制》苏力
这本书从去年看到了今年,苏力老师抛开了西方的政治理念和历史研究方法,只考虑、讨论、分析古代中国的真实场景和问题,就中国论中国,十分精彩。
为什么会有中国?黄河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威胁促进了大一统中国的形成。嫡长子继承制的意义、价值,以及作为他的补充的“官僚制”“分封制”“礼制”的作用。为什么“皇权不下乡”,是下不了还是有更经济有效的的选择,“家国同构”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我国历史省界划分故意突破自然地理的疆界,形成了版图上的“犬牙交错”?科举考试在平衡政治势力中发挥着多大的价值?种种问题都能在此书中得到解答。
这本书,堪称中国版的《政府论》+《社会契约论》,它不民粹、不盲目自大,有观点、有证据、有史料、有态度,它给你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在构建过程中的底层逻辑,让我们重新理解和看待中国历史,更让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是这样子,而未来的中国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17.《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薛兆丰
我经济学的基础是很差的。上学时唯二底子,一是《经济学原理一》(微观),二是《法律经济学》课上侯猛老师讲了一学期的科斯。后来读《一课经济学》《魔鬼经济学》《正义的成本》虽然“开枝散叶”,无奈我自己“根基不稳”,只能不求甚解。所以一直想努力补补课。作为一本入门级讲义,这本书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我看的比较慢,不慌不忙、不温不火读了一年多,读完忘了就回头再看,好在此本书以提供经济学的思维和视角见长。阅读容易,理解很难,运用更难,好在我也不急,工作后的阅读比上学时为数不多的优点就在于它不那么急,不用急着背知识点、急着去考试,难掌握的,就慢慢掌握,毕竟用“经济学帝国”去“改造”自己认识世界和价值判断的标尺,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仍有很多书,买回来还没有翻过一页;仍有很多去年的flag,还没立起就已轰然倒下。所谓的阅读回忆,其实是个比较私人化的体会和表达,想哪写哪,难免挂一漏万,自己理解,难免有失偏颇。铺排如此,仅为记录。
感谢2019,让遗憾仅仅是遗憾。迎接2020,望平淡坚持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