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说的语言

这几天再刷一本书,书名叫「情绪」,是在阳志平老师2018年书单中发现的。
书中的对情绪的产生做了新的诠释 —— 情绪建构理论

早些时候对情绪认知自于「三重脑」理论,也就是情绪是进化来的人体的本能反应,源自于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是本能需求及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属于不可自控,无法干预的,类似于心脏跳动,新陈代谢等。

情绪建构理论从科学证伪实验推翻「三重脑」理论,重新定义了情绪的来源及产生机制,刷新对情绪机制的认知。

巴瑞特教授的定义:
在每个清醒的时刻,你的大脑都会根据过往的体验形成概念,从而指导你的行动,赋予你的感觉以意义。当涉及的概念是情绪概念是,你的大脑就会构建情绪的实例。

在推荐序中,阳志平老师也做了诠释:

情绪不是进化而来的,而是大脑构建出来的体验。人类的大脑好比一个厨师,不断的将各种原料,如触觉、嗅觉这些感觉的输入,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混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概念。大脑的先理解情绪的概念,才能构建出情绪的实例。

第一次看这类开创性的心理学著作,知识背景有限,看起来也比较累。
作者反复提到概念这个词,它对情绪的产生有决定性影响。

看到这个词,也联想到了很多:共同想象体,社会共识,社会意向性,故事,隐喻,宗教,国家,企业,语言的诞生,维特根斯坦等等

最早关注概念这个词,是得到课程「通向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老师不停的在强调概念重要性,这门课也是围绕一些概念关键词展开的。当时,对概念理解的甚少,也没啥感觉。

后来看了乔治·莱考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坎贝尔「神话的力量」及尤瓦里赫拉利「人类简史」,了解语言的产生,隐喻的作用,也就对概念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

说到概念就涉及到语言。
语言是如何构造的?对一个东西的描述,如何构造的?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形成概念的,说说我的理解:

比如说「愤怒」这个词,如果说从小到大学习认知过程中,没听过愤怒这个词,也没人告诉你它所代表的么含义。当别人说出愤怒这个词,它只是表示一些声音上面的音节,对你来说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噪音而已—— 如果不给它赋予意义,这个音节就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当愤怒这个词的音节与脑中的某些点(神经元)发生体验或连接,存在一个相关联的画面(心理表征),才能感知这个词的指代,才能用语言或者文字描述出来,这就是概念的形成。
如果说我们不具备这个词的认知概念时,无法通过语言或者文字描述出来的。

在日常行为中,可能会存在一种行为,不同的人对这种行为的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有可能就导致社会协作障碍,在理解这中行为时,就需要一种共识 —— 共同认知或定义,也就是社会意向性,这种共同认知就创造新词或概念,也就改变了沟通和协作的效率。

在日常的交流中,如没学过类似的语言,也就是共同的语言体系,就无法描述当下的行为的状态。
在个体的社群中,从小就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也就有了文化模因的传承。
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社会,也会存在不同的概念指代。

对同一事,在不同的文化之下,理解是不一样的。
社群语言(母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理解。
不同的语言体系,构建出差异化的认知。

又想起一本乌托邦小说——「1Q84」。
书中隐喻的就是语言概念对人的认知的影响。书中描绘的是一个封闭的洗脑的社会(群体),
在真理部的控制下,在新一代成长的过程中,一些敏感的关键词给去除掉,新的一代产生了一些概念缺失,比如说「反对***」,由于从小就没有学过这个词,意味着就不会产生这样概念,就不会产生这样想法。没有概念想法,行为就不会出现。
这就是语言的威力。
这就是生活及后天学习环境对认知的影响,到概念形成的影响。

对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赋予同样事物或事件的指代或许也是不一样的,深藏的含义也可能是不一样。

对于个体,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也可能是不一样,个人会站在自有的知识背景里面去解释或理解,个人从小形成的价值观、信念也影响到认知和解释。
这就是文化(模因)差异对概念认知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说:

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其实并不是不可说,只是说没有来描述它的语言而已,或者说底层含义,大家都不理解,也就没有理解的共识。

也就是说大家没共同认知的基础,说出来大家不一定能理解,又或许这个概念或文字是你自己创造的,不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或者普世性,别人也无从理解了。

《道德经》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里的「道」指的是一种不可描述的东西,或许它是一种真理,又或是道理。
但这个所指内容类没用语言表达描述出来,也就没法对它进行一个定义,也就说不得了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这个道理。

语言是局限的,
认知同样受限。

当赋予语言意义时,
也就理解了概念。

体验,探索未知,
构建意义,也就有了意义。

人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上的动物。
认识自己,也就认识了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可说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