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写法

长短句并用。

每段一般不要超过十行。

硕士论文大体上相当于一本小册子,约5万字以上。博士论文,即一部专著,起码要有十五万字。这就需要经年累月,刻苦钻研,才可能完成。

尽管每个人主攻的方向不同,但一般说来,在选择论文题目时,需要与可能,理论与实践,都应当考虑到,而不可偏废。

论文题目确定了,资料搜集得差不多了,接着便是动笔写。这就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写一篇文章,不论它是什么体裁,总要表达一个主题和许多论点。那么主题是什么呢?主题就是作者写文章时必然要表达的一定的思想感情,反映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诅咒什么,使他受感染而起共鸣。

所谓论点就是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通过具体人或事物,表现出来,争取的大读者的同情和支持。

写文章不但要有明确的主题,鲜明的论点,还要有丰富生动的素材,也就是材料。题材是坐着用来表达或论证主题的材料。作者在动笔写文章之前,首先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或有关专著和论文中,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加一分类,进行分析研究,把心得体会,扼要地写在卡片上。根据主题的需要,经过选择加工,然后进行协作。题材在叙述文或描写文里,指的是所描述的人物、实践和环境,在论说文里,指的是文章所议论的对象,以及用来说明观点的典型事例、引文、历史资料、数字等。这是由于文章的内容、公用、体裁的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根据主题选择材料,选择材料必须能够有助于表现主题。

我们所讲的论文属于论说文。论说文的目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它的议论和说明中所摆的事实,所引用的事例、论证等就是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用来说明道理,表现主题的。材料一般分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当然我们搜集材料时,首先要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第一手材料,没有经过别人改动,比较可靠。

一篇论文和其他文章一样,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二者不可缺一。所谓内容就是上边讲的主题和材料;形式就是指文章结构与语言。在写作过程中,文章主题确立,材料选好后,只是有了内容,还需要有表现形式;表现形式除了语言外,还有结构。结构就是作者为了表现主题思想,增强表达效果,对材料加以组织、比较,安排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结构不是作者的主观愿望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作者根据对更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按照主题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把选好的材料加以分类、组织和安排,分为若干部分,使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一贯,合乎逻辑。因此,可以说,结构是指是作者思路的具体表现,是作者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具体表现。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写起来自然顺理成章;思路不清,结构必然紊乱,写起来牵强附会,捉襟见肘。总之,疏通思想,安排结构是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

要安排好结构,一般要遵循一下五个原则:1)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是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2)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3)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三个阶段,尽管文章所写的是现实生活的片段或某个思想世界的横断面。因此,一篇文章的结构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前后连贯,符合逻辑。4)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联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这就是安排层次。一个层次就是一层意思。有时一个层次,又可以分为若干“小层次”或小部分,而每一小部分,均含有自己的意思;这些“小层次”和他们表达的意思,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从属的,目的都是为主题思想服务的。5)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为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迥然不同。

怎样具体去安排结构呢?最好的办法,是写文章前,先拟定提纲。拟定提纲的过程就是整理四线个、疏通思想的过程。应该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按照每段思想相互丛书的规律,把材料加以分类,循序渐进,拟出一个总的计划,然后在按提纲去写。这个提纲一般由略到详,经过反复思考,逐步修改完成。

文章的语言,要畅达、简练、生动。

如何使文章畅达、简练、生动呢?

我认为首先要用词准确、就是用最贴近,最恰当的词汇,正确地反映客观的情况,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早就要通顺。所谓造句要通顺,就是句子要合乎语法规范,要合乎逻辑。最后,语言要生动。不仅记叙文,描写文,语言要生动,就是论说文语言,除了准确和通顺外,也必须生动活泼,注意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和形象性。这样语言才具有感染力,有了感染力才有说服力。

如果写起论文来,不注意语言的效果、感情色彩,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文字枯燥,必然使读者兴趣索然,戛然而止,还哪里谈得上使读者欣赏和支持自己的观点呢?反之,如果作者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富于变化,宛如一江春水,起伏张弛,碧波粼粼,生动活泼,必然能引人入胜,激起读者看下去的强烈愿望,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论文写作不同于把外文翻成中文。翻译所需要的是两种文字的通达和深入的理解。当然也必须对翻译的内容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包括一系列的名词术语在内。

科研是论文写作的前提。

关于论文,只要一个学生经常阅读文献是一定可以学会的。它既是一种研究的记录和总结,也是一种和同事或同行用以交流经验的通讯。

绪论要少而精,但必须指出研究的动机、内容和意义及目的任务,表明充分理由。

在参考文献中最好只列入在讨论中所引用的文献。

外文摘要和中文摘要一样都要内容简练,既简单扼要又不要遗漏重点。1500字左右。

经验1:问题越写越多

经验2:范围越写越广,计划越写越大。

经验3:写论文要有“策略”。写学术论文时,自己得到了一点新内容、新发现、新看法,特别适合一般不同的但比较正确的重要的新看法,写出来不容易或不能为一般人接受,这里难免要进行讨论,要争鸣。在这种争辩过程中就要注意策略。


王国维谈哲学,有可信则不可爱,可爱则不可信之说,这样的两难也可以放大到各类学问。

讲座是耳学。“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

钱穆说:方法是对读过书的人说才有用。

一般学术综述以及各种论著所提及的前人现行研究,每每好称引各自提出的论点,而不深究这些论点的依据以及所凭据的是否经过验证。

学问之事,越是高明则懂的人越少。如果用多数取决的办法,被否定的很可能是远见卓识。

求学首先要会读书,少了童子功,又有体制的压力,无法方言读书之后再做学问,在不得不为写书而翻书找资料的同时,如何避免偏蔽,就有赖于师。

大师不是培养大学培养的。

学问必须系统教授。讲座之类的往教耳学无济于事,弄得不好,还会乱人心智,使的新进误入歧途。

高深的学问以及高明的奖罚一般难以承受,必须循序渐进。而意在取悦听众的媒时语,虽然可以吸引眼球,博得掌声,容易引起浅学的共鸣或公众的兴趣,于深奥的学问之道却是有害无益。

学问上事,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有无这样的追求,品味大异其趣。

攻读学位应以训练提升素养为主,只要基础扎实,潜心想学,不仅终有所成,而且可以持续释放潜力,向上攀升,不至于以获得学位为人生的高峰,更不会始终乱做而不自觉。制度性地以为奖励后进滥多发表,虽有利于单位的排名和个人的升等,喂饱了图利的刊物,却毁了一代人的学术生命。

某种程度上,国学可以说是在经学失位失势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替代。

本科到博士,尚在学习杰顿,虽然未经放眼读书,若得良师把关,还能中规中矩。不过,有志于学这,不会以获得学位为人生事业的巅峰,而是作为学术生涯的起步。治学若无高远志向,必定浅尝辄止。

放眼读书,读书为己。

为写书而翻书,即不为己而但为人,等于不读书而一味找材料,往往有先入为主的成见目的,并据此加以权衡取舍,难免看朱成碧的危险。

所谓非碎无以立通,前提还是放眼看书,并非由碎开始。

一般讨论历史问题,主要做法有三,即举例、归纳、比较。

学术讲究自律,学行重在口碑,而口碑因人而异。或者不免口称敬畏,心生轻慢,但重生前的名利,不顾身后的清誉。学界斯文道丧,势必乱象横生。

因为学问但凭良知,无法借助其他权力加以有效地制约监督,学人若无自我约束,即无学术可言。

史学趋势1:重心下移。研究时段和层面下降,是20世纪以来国际史学界普遍的趋势,这与史学研究的中心往往随着史料的发现或重新认识而转移有着密切关系。

史学趋势2:学风趋实与浮躁。几年来史学界的学风逐渐朝着征实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刊物,发表的论文一般不做大而空的泛论。相比之下,高校学报和一些综合性学术刊物的史学论文,仍然存在空泛的通病,大话套话不少,经得起时间和学术检验的佳作不多。从研究者所属单位看,资料等研究条件越差,选题反而越大。

史学须通过事实的比较梳理重现来体现坚实于无形之中,而不能i认识为实事,或因缘域外及别科的学理观念形成论点,再寻找支撑的论据。

学术交流的平等个,也应包括水准的接近,而不只是与人格地位的平等相牵混,使得见仁见智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先行前导。

史学着重见异,有别于社会科学的主要求同。所以治史不宜归纳,而要贯通。不过见异并非仅仅关注具体,反而更加注重整体,要在整体之下研究具体,探寻个别的普遍联系。

严耕望说:“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要比前人又更细密更确切的分辨力。

所有类型的资料都只能部分地反映真实,只有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掌握相关记述,并且四面看山似地比较不同的记述,即所谓俱舍宗式第前后左右把握语境,理解文本,或许可以逐渐接近事实的真相。

治史要重视档案。

唯档案是从,不看文集、日记、函电、报刊等其他各类材料。其弊至少有四:1)不知历史的大体已备,未必陈锋,善读者用常见资料可作出好的研究成果。2)熟悉旧材料,才能运用新材料。如果不熟悉旧材料和历史的整体大局,不能识一字成活一片,即使所发现的的确是新材料,也未必能够发现和解决新问题。3)在其他材料中早有现成答案,费时费力,形同废辞。4)以档案为信史,太过简单。

大体而言,报刊除一般史料的基本功能外,报刊资料主要有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回到历史现场的重要凭借。今人治史的一大困扰,是与前人前事较为隔膜,不易理解把握时代风气及各色人等思维行事的本意本项。通过顺时序大量于都当时的报刊,可以逐渐找到亲历者的感觉,能够回到历史现场,与近人感同深受,消除隔膜感,从而对当时的人与事具有了解之同情。

其二,可以补其他资料连续性的不足。一般而言,除日记外,文集、书信乃至档案,都时断时续,很少连续记录统一事情没有缺漏。而日记一般而言虽然是连续记事,却因个人偏好以及关系的亲疏远近有所取舍。尽管跳空补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技艺,毕竟有一定误判的风向,而且细节的多样性很难凭空想象。若将不同背景的报刊相互比勘,并与其他类型的资料彼此参证,可以补充相关资料连续性活动的细节记述的不足。

其三,可以综合测量社会的普遍反应。在其他类型的资料中,事件和言论的社会反映至多只能片段显现。只有报刊可以多方位多层次第持续展现社会各界的各种反响,使得相互作用的社会运动能够动态呈现。

其四,特定报刊与特定人群具有密切关系,材料相对集中。近代史料虽然繁多,可是研究uti问题时又常常感到材料分散,无从下手。如果了解报刊与各界的关系,则比较容易掌握线索,探寻脉络。

其五,可以各种不同的报道相互参证,避免片面看待历史。从各式各样罗生门式的记述,比勘印证,一方面可以逐渐近真,一方面可以查知相关各方围绕此事展开的心路历程。正因立场各异,口径不一,且顾忌较少,连篇累牍,反而提供了难得的材料,善用者能够据以充分展现是的全息图像,从而大幅度加深历史认知。

阅读报刊,不能但从字里行间找自己想要的材料,必须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半包的环境、报业的状况以及各报刊的主办、经营、编辑的具体情形。

不了解办报的人,只是翻检所需的材料,很容易望文生义。

以愿意将所藏贡献于学界社会的结构为单位,尽可能选取较为完整而且重要的报刊,影印再版。

史学为综合的学问,因此,通历来是学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中国近代史的通,既要贯通古今,又要沟通中外。

所谓线索,也就是条理的脉络,用以统领史事,能够纲举目张,通贯无间,而非主观设限,任意裁剪史料史实。

近现代史研究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由于材料太多,不得不缩短战线,专题研究取代了学术准备,导致分化过细,以致不能贯通。时间上分段,空间上分区,问题上分类,专题研究的深入异化成了学术视野的孔见,结果流于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今日后学新进,或有一预设的误会,以为古文和外文都不行,治好专攻近代史。这样的退而求其次,便是将犯难误认为趋易,立意一偏,必然浅尝辄止,学问难以达致高深晨读,注定见识只能表面漂浮。

凡事物极必反,以“革命”的名义走向荒诞之际,拨乱反正就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因缘外力理解中国,如今已成中国人普遍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由此造成的认识上的许多似是而非。

应当超越发现时代,由发现转向发明。发现时代大体还处于学问的初级阶段,所考验的主要是学人的智力与能力,那时一门学问便开始进入摸高探深的阶段,可以检验学人究竟有能力恰如其分第驾驭材料,把住历史渊源流变的脉络,以及以往所用材料是否恰当无误,问题意识及其解决办法是否得其所哉。

史无定法,而好的方法至少有两条准则:其一,有实效。其二,难度大。

要推动学生改变被动学学习的习惯,不要将大学读成高四至高七,由耳学而眼学,主动进图书馆博览群书的环节至为关键。多数抱怨在大学未学到知识的学子,原因之一,是不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区别,仍然延续应试教育之下高中时代被动听授的学习方式,没有实现必须的主动转型。尽管时下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种种措施,颇有将大学上课向中学看齐之势,实际上大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明道,即探求指示学问整体与分支的渊源脉络,而非照本宣科史的讲授。

逼学生去图书馆读书,通过问学和讨论,逐渐形成自己对于历史和学问的看法,而不是仅仅借由课堂上听授教科书形成历史认识。这也是避免章太炎预言大学不出学问的可行之道。

桑兵老师言:“在没有原罪意识,死后大都不怕洪水滔天的过度,制度规范以外,道德约束和历史衡鉴更加不可或缺。”

历史活动的中心是人,任务研究始终是史家关注的要项。见识不见人的史学,肯定不会是高明的史学。如果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活动与社会有规律运动相反相成,那么人无疑是作为复杂的成分。

历史规律即为所有事实因缘发生演化而形成无限延伸的普遍联系。把握这样的联系,只能依据对史事的比较贯通,不宜用后来的额观念划线连缀。

但凡史册留名者,大都是所谓人精,无论善恶正邪,都非常人可比,为人行事,往往不循常规,要向具有了解同情,诚非易事。

以为人物研究容易上手,选不到合适的题目才转而选择人物,一流人物不好下手便瞄准二三流任务,这其实是浅学者的误解谬见。对于后来的研究者而言,理解非比寻常的人与事,是对功力见识的一大考验。

那种先设定题目甚至范围,研究谁只看谁的资料的做法,其实是相当危险的。

人物研究看似上手较易,其实做好最难。

作为人物研究的基础性建设,编辑本人的文字言论无疑只管重要。可是要恰当全面地理解其言行,还应该广搜群籍,采集与之相关的文字,加以比较参证。

康梁并称,看似合为一体。实则师弟二人,不仅始终和而不同,而且关系紧张的时期远过于融洽。如果不是梁启超容忍迁就,委屈求全,恐怕早已分道扬镳,恩断义绝。草堂同门或保皇同派,很少将两人并列,其他革新同道,也早已察觉师弟二人的貌合神离,并向梁启超当面揭破。梁启超虽然对外维护师道尊严,对师尊执礼甚恭,对彼此的差异分歧却心知肚明,且时因坚持己见而不惜当面挑战康的权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