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他才是史上最强的“带货之王”

公号ID:韩灶灶(phoebehan0304)

​圣诞快乐~又到了一年一度恶搞圣诞老人的日子。

据传,昨晚这个圣诞节最红的男人连人带物已被扣押,所以没收到礼物的朋友,就晒这张图吧~☟☟☟

—这条是正文的分割线——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失忆,是件很难的事。

尤其是节日,特别是商业节日。除了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街边琳琅满目的橱窗,就连日日陪伴的网页浏览器也背叛了我,不知何时自己悄悄换上了节日的盛装,还时不时弹出广告弹窗,一片红扑扑,提醒你,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圣诞狂欢季。

不得不说,圣诞节,真是个自动传播感很强的节日。

但是你知道吗?最开始圣诞老人他老人家的帽子是绿色的,连衣服也是。

曾是绿帽爷爷

让我们回旋下时光机器的转盘,回到500年前。

500年前的欧洲,也如我们今日这般,总是会在每年的12月25日迎来圣诞节。大概是越缺什么越怀念什么吧,料峭的寒冬,白色覆盖了绿色,曾经郁郁葱葱的树枝,淹没在一片白雪皑皑中。绿色,这款象征大自然的保护色,成为人们冬天最期待的颜色,而给人带来希望的圣诞老人,自然在人们的期待中,身披绿衣,驾着小马车,由驯鹿引路,在暗夜里,为每个家庭带去希望。

他为可口可乐打过工

1931年,一家著名的饮料公司,为了促销,开始打起圣诞老人的主意。

起因则是一次经济危机,尤其是美国,处于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由于经济困顿市场疲软,当时著名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就想冲击一下市场,于是他们找了一名瑞典插画设计师汉顿·萨布鲁姆(Haddon Sundblom)设计了一个新的产品广告,这位年轻的画家,从著名诗歌《圣诞前夜》中寻求灵感,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圣诞老人温暖亲切、充满人性光辉的大块头形象,在广告中,圣诞老人不再穿戴绿衣绿帽,改穿以可口可乐商标的红色来装点的外套。

第一张可口可乐的圣诞老人海报

汉顿·萨布鲁姆的圣诞老人系列收官之作止于1964年,在这33年间,圣诞老人在可口可乐的海报中一共干了这么几件事:发玩具玩玩具,喝瓶可口可乐小憩一刻,读孩子们写给他的信, 拜访为了见到他而不肯睡觉的孩子们, 到别人家中扫荡冰箱寻找可口可乐的踪影。也就是在这短短33年的时间,这位穿着一身可口可乐红的圣诞老爷爷,为公司吸引了一直想拉拢的客户群,12岁以下的孩子。也因着可口可乐的大力商业促销,红帽子圣诞老爷爷的神态就彻底替代了绿帽子圣诞老人数百年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众所周知的圣诞老人,其实已经为可口可乐打了88年的工。

就这样,可口可乐为圣诞老人换了新装。

所以,现在我的网页,我的弹窗……的节日颜色,都是现在500ml一瓶3块钱的可口可乐造成的。

被黑历史

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饮料商业广告就让圣诞老人舍弃了上百年的行头,改绿色为红色呢?观众允许了吗?

这是因为,圣诞节在200年前才在西方得到普及,历史上的英国清教徒,为了表示自己与老欧洲的天主教势不两立,就曾经反对过圣诞节这个节日,他们在北美的移民后裔,甚至曾经通过法令来禁止圣诞节的传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80年以后才彻底终结,也就是说,大约用了50年时间,美国人才普遍接受了圣诞节。这其中,当然不乏商业因素的推动。

西方的圣诞老人 中国的“货郎”

中国最早感知圣诞节的人,是出使的官员。

最早记述圣诞节的中国人是张德彝,他在同治七年(1868)随使英国时,亲历了维多利亚时代典型的耶稣诞节,并且在日记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并未提到圣诞老人。

最早记录圣诞老人的是刘锡鸿,他在德国任内时,应邀参加了一个“克莱斯麦司衣符”(Christmas Eve)晚会,详细描述了在晚会上亲见的一位分发礼物的“老人”。他见到的应是德国的Christkindlein(也称kris kringle),一个类似于Santa Claus前身圣·尼古拉斯的人物。

圣·尼古拉斯,早期的圣诞老人形象。

10年之后,张荫桓在美国任公使时,第一次提到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圣诞老人,他把这个人物音译为“山特呵罗士”,在他的眼里,这是一个给小孩子分玩具的“货郎”。

民国时期中国人所知的圣诞老人就是这个美国“货郎”。

上海是中国最早过圣诞节的城市

中国,上海是最早流行过圣诞节的城市。

在此之前,圣诞老人一直活在外刊的文字中,而只有参与其中,才算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国版圣诞节海报

1905年圣诞节前,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杂志The Eastern Sketch发行了圣诞号,封面的主色调是红色和黄色,画面是圣诞老爹和中国龙(Chinese Dragon)手挽手走向外滩的场景。

民国促销海报

1920年圣诞节,上海的基督教教堂如山东路天安堂、蓬路真神堂、海宁路沪北浸会堂的圣诞庆祝会,都有圣诞老人与大家欢聚一堂。上海青年会的干事吉尔达(J.H.Goldart)注意到这位节日使者已来到中国人身边:“圣诞老翁每逢耶稣诞日下临一次,由来已久,吾人送往迎来之际,觉此翁欢乐之容年复增加,往昔只临泰西各地,近乃欣然与中华人士相接。其所得之待遇,日形隆盛而新奇,良友见增,每叙必欢,此翁之乐可知。”

林徽因设计的圣诞贺卡

民国时期的圣诞节,是吃饭跳舞的好日子。

如果吉尔达的观察不错的话,圣诞老人大约在1920年前就已经常现身于上海各种圣诞节的活动,其称呼既有“圣诞老翁”和“圣诞老人”,也有“圣诞叟”,以及稍后的“圣诞老”和“散克特老师”,他们都是美国人所称的Santa Claus。

当时一则有趣的新闻报道:1947年第62期《齐鲁大学校刊》有一篇报道《圣诞节男女生宿舍开放》。据报道,男生前往女生宿舍参观络绎不绝。

时至今日,圣诞的气氛早已从上海蔓延到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其中,甚至催生出了世界圣诞品之都——浙江义乌。全球70%的圣诞饰品都来自这里。

圣诞老人村

人一旦红了,就会有人开始追本溯源。

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乡,众说纷纭,甚至每年还有个世界各地的圣诞老人聚会,第一次举行是在1957年,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圣诞老人界的盛事。

但有一个国家很少参加,那就是芬兰。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罗瓦涅米圣诞老人村才是出版“正版”的圣诞老人的桃花源。1995年圣诞节前夕,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发给圣诞老人的节日贺卡寄到了这里,这是圣诞村获得的来自官方的肯定。

罗瓦涅米圣诞老人村  (图源:图虫创意)

罗瓦涅米是芬兰北部拉普兰省会,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也是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当地选拨圣诞老人的条件严格透明,身高1.85米以上,外貌慈祥可亲,博学多才,起码要5种国际语言,用递补法限额录用15人,在全市相关窗口轮流上岗。

"正版圣诞老人"就是在芬兰北部拉普兰省圣诞老人村注册,经严格审核培训并持有执照的"圣诞老人",目前全球仅有200多位。他们的出场费20万元,可谓价格不菲。

圣诞老人的工作就是与游客合影,回复信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圣诞老人的信箱:Santa'sPostOfficeFIN-96930ArcticCircle,Finland

(官方公布的邮箱,有兴趣可以试试)

一名新华日报记者在参观了芬兰的圣诞老人村,感慨道:“尽管美誉度高,但圣诞村并没有过度强调,而是平和应对……村子的里里外外也没有此处是圣诞老人“最正宗”、“第一”等提法……圣诞老人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如果争议过多,都会影响孩子们对他的美好印象和美妙幻想,也会彻底毁掉这一产业,于是各国心照不宣,争夺有底线。芬兰带了个好头。”

从“被黑”到受欢迎,圣诞老人挣脱了50年,借由一位青年画家之手,他脱下戴了500年的绿帽子,此后借由商业帝国之手,他成了炙手可热的“带货王”,成了实至名归的网红。

你可能感兴趣的:(圣诞老人,他才是史上最强的“带货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