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倭寇进犯南京是真是假?时人吐槽说是朝廷之耻!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的时候,一名叫做归有光的读书人,正在南京城参加会试。

他突然听说倭寇进犯留都,南京的所有城门都被封禁,搞得城中军民人心惶惶,全城鼎沸。

归有光也无心专注于考试。

当他向别人询问倭寇的情况时,才惊讶的发现进攻的倭寇,只有区区的五十多人。

这差点惊掉归有光的下巴,气得他直呼三观被毁了,乃至于激动的拍胸脯愤然落泪:

某顷以试事在留都,闻寇自芜湖逦迤南下,直抵安德门。举城鼎沸,某时亦不免周章。及询之,不过逋寇五十余人而已。不觉仰天浩叹,椎胸饮泣。”(《震川先生文集·上总制书》)

归有光为什么会愤慨成这样?因为南京城中可是有十二万守军啊,这叫个什么事啊?

况京军除孝陵及江北诸卫,虽残缺之后,尚有十二万丁。”(《震川先生文集·上总制书》)

十二万的明军,被五十个倭寇,打得不敢开门应战,还要发动百姓上去守城。

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吗?没有了。

但某些朝代粉们也别着急上火,因为这话也不是我说的;而是当时身在南京的戏剧家何良俊,亲身经历和目睹倭寇围城后的愤慨:

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四友斋丛说·史七》)

那么问题来了:

嘉靖三十四年的秋天,五十多个倭寇流窜数千里,进而围攻南京的耻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从浙江到安徽,无人敢挡

其实几十个倭寇流窜数千里,斩杀明朝军民几千上万的事,压根就不是什么稀罕事

别的年头不说,就在倭寇围攻南京的前几个月,也就是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的时候。

就有四十一个倭寇,从山东日照登陆流窜,劫安东卫后南下江苏;在淮安府赣榆县作孽,随后又劫掠烧杀了海州沐阳、桃源等地,最后在清河县的马头镇被明军全歼。

此贼自日照登岸,不及五十人,流害两省,杀戮千余人,至是始灭。”(《明世宗实录》)

几十个倭寇在明朝沿海省份流窜杀掠,当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这次的五十个倭寇也不用惊讶。但唯一值得惊讶的是,他们居然敢进犯南京,而且吓得留都城门紧闭。这事还是挺稀罕的。

那这伙倭寇从哪来的嘞?不清楚。反正他们是六月初六这天,从浙江绍兴的上虞县登陆的。

倭贼百余,自浙江绍兴府上虞县爵溪所登岸,突犯会稽县高埠。”(《明世宗实录》)

这里需要画一个重点,这里明确说了登陆的倭寇,有一百多个,而不是五十三个。

倭寇从上虞县爵溪所登岸后,就直扑会稽县的高埠去了。随后就杀入了会稽县城,并夺取了高大坚固的民房当据点,看来是有久驻之意。

不过,绍兴知府刘锡、千户徐子懿等,很快就带兵分道杀了过来;并且把倭寇成功围困在了高埠。至于为什么没有冲进去围歼,可能没有必胜的把握吧。

如果能够把他们困死也行,结果倭寇扎下木筏,趁夜由东河走水路突围出去了。

好巧不巧的是,倭寇突围到会稽县蛏浦村的时候,跟御史钱鲸撞上了。于是双方开打,钱鲸不幸被杀。这是倭寇登陆流窜以来,拿下的第一个重量级人头。

随后这伙倭寇就直奔杭州,但是绕过了杭州向西,劫掠了西兴县、昌化县等地。

七月十二的时候,他们已经流窜到了严州淳安县,几年后海瑞就会在这里当知县。

等倭寇劫掠淳安县的时候,他们就只剩六十多人了:

已至严州淳安县,仅六十余人。”(《明世宗实录》)

可见从会稽县的高埠被围,再到一路上所遇到的阻击,倭寇几乎是折损大半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收手的打算,反而因为浙兵防守的懈怠,趁机从濠岭杀到歙县的黄柏源口。

战火也就燃烧到了安徽省,那时候叫做南直隶。

在这里倭寇遇到了,徽州府五百官兵的阻击。但战绩那是惨不忍睹,都算不上是一触即溃了,简直就是望风披靡:

见贼悉奔溃”(《明世宗实录》)

看到倭寇就撒丫子跑路了。于是倭寇不费吹灰之力,就劫掠了绩溪县;然后就流窜到了旌德县。在这里,倭寇遇到了典史蔡尧佐所率领的千余官兵,但同样是打败一场。倭寇趁势从县南门杀进去。估计倭寇交战中有所损伤,所以展开了血腥的屠戮当作报复:

贼遂叩县南门,纵大屠掠。”(《明世宗实录》)

其后在泾县,又击败了知县丘时庸的追兵,并杀到了南陵县;县丞莫逞以三百人在分界山对敌,结果同样是望风而逃,倭寇趁势杀入了南陵县。又是一场劫掠、焚烧与屠戮。

但这回明军反应挺快的,知道倭寇占据南陵县后,立马分四路前来围攻:

于是建阳卫指挥缪印、当涂县丞郭映郊、无湖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樟,各承檄以兵来援。”(《明世宗实录》)

明军主力在县东门,与突围的倭寇遭遇,双方爆发了激战。指挥缪印搭弓射倭寇的时候,倭寇居然徒手接住了他的箭,这一手绝活直接把明军整崩溃了:

印等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遂俱溃。”(《明世宗实录》)

明军跑了,就这么跑了;他们跑了也就算了,但还在接敌的芜湖县丞陈一道父子,被他们坑死在了战场。

二十三日的时候,从南陵县突围而出的倭寇,杀到了芜湖,纵火焚烧了芜湖南岸;随后又杀到了北岸,并且趁势突入城中。

2、南京城下耀武扬威,可谓朝廷大耻

进入芜湖城中的倭寇来到集市上,本来是想劫掠一把的;结果遇到了市民的阻击。市民们爬到集市房屋上,用石块、石灰等攻击倭寇,倭寇被迫撤出倭寇。

战后清点战果,生擒了倭寇二人,击毙了倭寇十人,这的确是一场胜仗了。

贼多伤者,遂奔去,各商兵下屋生縳二倭,斩首十级。”(《明世宗实录》)

此时的倭寇只剩五十多个了,但他们还是没有撤走的意思,而是顺势来到太平府。操江都御史褒善,带领数千明军、乡兵、义勇等进行阻击,结果被杀的人仰马翻,大败亏输,甚至都杀到了城墙边上。幸好明军及时断掉护城河上的桥,倭寇才收兵撤走。

但他们掉头往东杀去,在江宁镇遇到了指挥朱襄、蒋升的阻击,结果就不说了。

明军自然是大败一场:

率众迎拒,不能御。襄战死、升被创堕马,官兵死者三百余人。”(《明世宗实录》)

两个指挥,一个直接战死,一个身受重伤,明军也战死了三百多人。其他明军自然就溃散了。

于是倭寇就趁胜来到了南京城下。

当时城下的倭寇是极度嚣张,领头的倭寇头目身穿红衣,骑着高头大马,撑着黄罗伞盖。在南京城下转圈,吓得守城明军不敢应战;然后驱逐百姓上城防御,自己却龟缩起来。简直就是丢人到家了。

当时身在城中的归有光,不仅愤懑的抨击说:

徒令市井贫民,裹粮登陴……则平昔养军,果为何耶?”(《震川先生集·上总制书》)

是啊,朝廷每年花那么多钱养着明军,到底是为了啥嘞?就为了丢人现眼吗?

其实关于归有光养兵到底干嘛的问题,当时身在城中的戏剧家何俊良,已经给了隔空答复。

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於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四友斋丛说·史七》)

不就是养着明军为今天,为了让他们抵御倭寇,保境安民吗?结果呢?

又驱赶老百姓上城守御。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吗?

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四友斋丛说·史七》)

这里何俊良说有七十二个倭寇,应该算是夸张的说法了,其实至多六十人;五十多个最靠谱。

随后倭寇进攻安德门,但由于城上守军用火铳攻击,所以倭寇就撤退了。

其实倭寇更多就是吓吓他们,毕竟南京城池高大,就他们这点人数,真没有攻上城头的可能。

离开南京后,倭寇就直奔秣陵关了,应天推官罗节卿、指挥徐承宗,率领数千人堵截。结果明军依然是望风而逃。

倭寇压根没有遇到阻击,就来到了溧水县杨林桥,并在这里击败典史林文景,杀到溧水县城中修整。

3、决战浒墅关,全歼残余倭寇

关于倭寇在溧水县中开party的事,是有当地百姓亲眼目睹的:

皆酣饮沉睡。此农家与顾彭山太常庄邻并,其庄上人亲见之。”(《四友斋丛说·史七》)

如果这时候有人去给明军通风报信,必然能够将他们一举歼灭;但是很遗憾没人给明军说。明军也被倭寇杀得心慌胆颤,压根不敢派人前去巡哨。所以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何俊良事后得知情形时,惋惜的直跺脚:

此时若有探细人侦知其实,当夜遣一知事将官,潜提三四百人而往,可以掩杀都尽。”(《四友斋丛说·史七》)

于是第二天倭寇修整好后,离开溧水县城来到漂阳劫掠;听说明军主力从太湖赶来后,残余倭寇害怕被合围,就经过武进县来到了无锡慧山寺,这样的急行军震惊了明军,但随后也尾随了上去。

一昼夜奔一百八十余里,我兵追及急击之。”(《明世宗实录》)

八月十一日的时候,明军在浒墅关包围了残余倭寇,并在这里将他们全部围歼。

浒墅关的主将是苏松巡抚曹邦辅,参与围攻的将领还有佥事董邦政、副都御史王崇古、把总娄宇等。

但围歼倭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梅湾山激战的时候,明军太仓卫指挥张大纲部,就损失惨重:

太仓卫指挥张大纲,被杀兵卒伤亡亦众。”(《明世宗实录》)

眼看倭寇有突围出去的迹象,曹邦辅把明军预备队全压了上去,但还是被倭寇走脱。

最终疲惫不堪的倭寇,被明军追击到杨林桥,并在这里全部葬身。

至此,流窜劫掠浙江、安徽、江苏三省,辗转劫掠数千里,乃至于进攻南京的倭寇,终于被彻底歼灭了。

此贼自绍兴高埠奔窜,不过六七十人,流劫杭、严、徽、宁、太平,至犯留都,经行数千里,杀戮及战伤无虑四五千人。凡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入二县,历八十余日始灭。”(《明世宗实录》)

我估计杀伤四五千人,都是对倭寇肆虐的保守估计,实际伤亡数目应该更大。

而至于倭寇的实际数目,其实也并不是五十三人,而是一百多人;在流窜过程中,不断被击毙打伤,数目也是在不断递减。

至于说五十三人,其实是指倭寇从离开南京,到浒墅关被歼灭的人数。

乙卯之秋,倭寇五十三人,自南京至吴县之横泾,为官兵所截。”(《江南经略·浒墅险要说》)

这才是倭寇五十三人的正确说法,而至于说倭寇从始至终都是五十三人,那就是以讹传讹了。

而且此说可以得到时人胡宗宪的肯定:

剧贼五十三人流犯苏州,提督都御史曹公邦辅讨平之。”(《筹海图编》)

这里也只是说,倭寇离开南京后,有残余的五十三人来到苏州浒墅关,并最终被曹邦辅歼灭。

而从没有说过倭寇只有五十三人。

至于倭寇为什么这样强大。

其实也未必是倭寇强大,主要还是明军衬托的好。

在上面的交手过程中,咱们也可以看到明军的拉胯表现,不是望风逃窜,就是一触即溃。

压根就没有人愿意卖命。

就算倭寇杀到南京城下,数万的明军也是闭门不出,反而是驱逐老百姓上城守卫。

就这样拉胯的明军,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倭寇纵横东南,如入无人之境,只能说明卫所制已经糜烂的差不多了。

最后还是说下归有光对于此战的总结吧。

毕竟这是他亲身经历的,所以他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号令之不一,赏罚之不明,承袭蒙蔽,一至于此!可不为之痛心哉? ”(《震川先生集·上总制书》)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53名倭寇进犯南京是真是假?时人吐槽说是朝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