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美术老师和一些家长来咨询“孩子为什么倒着写字,反着画画”。来咨询的孩子年龄,大部分都在3岁至4岁之间。对于这样一个不算小众的问题,我查阅整理了一些内容分享,希望可以帮大家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问题一:写数字总是反着写:起笔是反的,从下向上,从右向左。1、2、3、4、5、9等等总是反写,经常把10写成01,而且反写的数字她也都认识。几个数字教了很多遍她也改不过来。
在心理学上,该现象称为“镜像书写”,它指的是儿童在书写过程中,颠倒单个数字、字母(如左右或上下颠倒)、在空间位置关系上反向组合单词串或汉字部件(如偏旁部首颠倒,把“部”视为“陪”)。
问题二:孩子总是反着画各种图像?
这个问题其实跟上面一个问题很相似,大致原因也一样。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教孩子的人(父母)或者(老师)常和孩子相对而坐,面对面地教画或写字,孩子不知其理,模仿了大人的反向的画和字,这个时候孩子认识事物主要是形象感占主导,形象思维占优势比较突出。在现实生活里有这样的例子,也会引起旁人的好奇,其实,等孩子再大点年龄,这个现象就自然消失了。等她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成熟点了,就自己解决好了。或者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跟孩子坐在同一个方向来引导。
问题三:孩子看画时总会把画片倒过来看,帮他放正后,他还会倒过来看?
小儿的这种表现,是一种一过性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倒视”,一般发生在3岁左右的幼儿。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人体的眼睛构造及成象过程。眼睛为一个球状物体,由 外向 内分别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晶状体为一个透明的、像凸透镜样的物体,当外界物体的光束通过瞳孔到达晶状体时聚焦,由于凸透镜的作用,聚焦后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体。
这种倒置物体的信息传导到大脑,经过我们综合分析及生活经验,我们成人就将倒象调节纠正为正象了。但是3岁左右的孩子,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还不完善,不能将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倒象转变为正象。所以他们看到的图象都是倒的,只有把画片倒过来,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正象。不过,倒视的持续时间很短,大多数小儿未引起家长的注意。随着大脑功能的完善,倒视现象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为了使孩子更快地渡过倒视阶段,可以在这一阶段多给孩子讲解画片内容,多让他搭积木 ,玩直立动作,使其尽快树立直立现象。慢慢孩子就过度到正常了。
以上的这些问题在3-4岁阶段出现我们统称之为“镜像现象”。
一般“镜像现象”的形成多源于视觉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较弱。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4岁之前的儿童,发生左右不分,将数字和字母颠倒书写的情况很常见,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善于辨别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儿童4岁后一般才开始辨别形状、大小、方向;6岁以后,区别左右的正确率才达到75%;到了7、8岁,儿童对于图形和字符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一般就不太会犯错了。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左右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3个阶段:
第一阶段,5~7岁。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他们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他们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
第二阶段,7~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
第三阶段,9~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
所以说这种“镜像”现象在3-4岁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是正常的,甚至年龄还可以更大一点也是这样。但是如果到了7岁8岁学龄期如果继续写反字,通常存在视觉空间障碍和左右方位混淆。
这些儿童在阅读或书写时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区分文字的形状和细节上,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可能出现学习障碍。
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通过一些游戏训练,帮助孩子过渡这样的一个阶段或者改善目前的状态。
1、视觉协调训练游戏
首先,父母可通过让幼儿着色、剪纸、走迷宫和拼图游戏等操作任务提高其视觉和手眼的协调能力。当然,这几种游戏既可以通过图片或拼图卡片进行,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其次,父母也可以要求幼儿把一盘花生米用筷子夹到碗里去,并在逐渐缩短的时间;儿童如果能熟练完成该项操作,就把花生米换成黄豆、绿豆,再换成玻璃珠子,逐渐增加操作难度,增强儿童手腕和手指肌肉的灵活性来协调视觉运动。第三,父母也可以让幼儿拍皮球,训练其运动协调能力。
2、视觉追踪训练 “钟摆运动”和“追太阳”游戏
这两款游戏旨在提高儿童的视觉追踪能力。在钟摆运动游戏中,父母用小木棍吊着一只乒乓球,拿着木棍的末端,让乒乓球作钟摆运动,要求幼儿的眼睛追踪运动着乒乓球中心的红色商标。在做“追太阳”游戏时,父母用一面小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产生光斑,晃动小镜子,让光斑作各种几何图形的运动,要求幼儿模仿父母,用小镜子制造光斑去捕捉黑板上父母制造出的运动光斑。该游戏中的小镜子也可用手电筒或激光灯玩具代替。
3、视觉记忆训练游戏
该训练以提高幼儿视觉记忆和加工能力为日的。父母先让儿童花1~3秒钟 看一幅画,然后要求他们说出画上的内容,最后再要他画出来。父母在出示图画时应逐次增加其复杂性,要求幼儿“在观察一幅有很多相似物品的图画之后,尽可能多地说出他所看到的事物。”
4、书写格式和笔顺训练
学龄期儿童学习书写,一般运用“田字格”本,首先向孩子说明“田”字格的上下左右部位,字体要写满左边的上下两格(也就是第一个“日”字格),但不能出格。然后根据每个数字、字母或汉字讲解书写的顺序,即从何处起笔,向什么方向运笔,如何拐弯等。最后,指导幼儿正确书写。
一般情况下,父母进行了讲解示范后,先带领孩子做书空练习。让幼儿用右手食指跟着父母在黑板上的书写动作做书空练习,以熟悉笔顺和笔划。书空练习后,再请孩子在田字格本上试写两遍,然后由父母检查评议,再一次帮助孩子掌握书写要领。经过书空、试写等练习后,幼儿开始正确练习书写数字等。
强调书写的正确笔顺,养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补充规则是: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两面包围结构的字(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左下包同结构,先里后外);三面包围结构的字(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
5、画画游戏训练
画画使一项能够精确、手眼协调运动的活动,画画拥有比中文字符更高的视觉复杂性,需要比书写更精细的运动技能,因此画画可能比书写字符的发展更迟。例如,用1、2、3、4、5、6、7、8、9、0这10个数字来画画,简单、有趣、还能启发孩子的智慧。
具体做法:先将O放大画出一个圆圈,(这便构成人的脸部);然后在圈顶部砌出三个1(头发);在圈两侧各画一个3(耳朵),有意识将3对称的反写;在圈内1/3处画两个卧着1(眉毛);眉毛下面两个0,0内各画一个1(眼);圈内部画一个倒7(鼻);鼻下画个卧着的3,再在两个3之间画一个卧着的1(嘴),一幅简笔人头像便完成了(见图)。这只是一种画法。若能将十位数巧妙地排列组合,还能画出趣味无穷、形象各异的头像来。如头发可用3、0、7等数,鼻子可用6、8等数,嘴可用2、3等数……画人如此,画物也是这样。
关键在于,父母要启发幼儿多开动脑筋,多动笔练习,找出被画物与数字的相似点,进行纵横比较,例:2像一只鹅,3像一只耳朵,4像小房子,5像一杆秤,7像一把锄头等。
总之,镜像书写是儿童正常的、暂时的发展延迟,还是持续的心理动力障碍,这个问题可能与儿童的年龄有关。
四岁左右的儿童出现“镜像书写”现象,主要是正常的、暂时的发展延迟,很有可能自然康复;但在学龄期,即使是发展延迟,也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成为一种学习障碍。不管怎样,父母正确的训练对孩子都是有帮助的。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