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那些事儿

大家好,我是一位4岁男宝的宝妈,坚持亲子共读绘本一年多,从今天起也分享一些亲子共读的方法与乐趣。如果您的孩子不爱读绘本,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一切变得有趣又有吸引力,希望能够帮到您和您的孩子。


和千千万的新手爸妈一样,第一次做父母,孩子出生时没带使用说明和操作手册,父母没经过上岗培训,在孩子出生的一刹那,我们就晋升为孩子的爸妈,少的可怜的育儿知识还是从上一辈继承来的,是否适应现阶段的孩子也是个大大的问号。

第一次接触到“绘本”这个词是在孩子一岁多,在一次育婴师的培训会上,一名儿童心理学老师给我们力推了绘本这个神器,老师还问我们是否知道《逃家小兔》,我们的回答当然都在老师的意料之中,大家的头都摇得像拨浪鼓。老师分享了她的孩子在读小学前已经读过五百多本绘本,我当时对老师和她孩子的崇拜之情犹如那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我活到现在除开学校的课本应该都没有读过这么多书。

深知书读的多有好处,自己书读的少,就得从娃娃抓起。在育婴师培训结束后,开始了我的挑绘本之旅。现在总结来看,我挑绘本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大奖作品,像凯迪克大奖(金奖、银奖)、安徒生大奖、格林纳威大奖、德国绘本大奖、日本绘本奖等,很多经典的获奖绘本基本都是闭眼入;第二是兴趣原则,孩子最近对什么特别感兴趣,细心观察,借对应的绘本看时,孩子的主动性会更高。但其实在选绘本时与队友探讨,意见也会有分歧,像日本很多绘本走软萌路线,女性和孩子都很喜欢,但队友觉得欧美系的绘本尤其是德国的绘本更具有钢铁直男的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出钢铁直男的下一代。

作为职场父母,我们读绘本的时间基本都选在晚上和周末,周末孩子有时会自己加餐,在午睡前要求看一本绘本,起来后要求看一本绘本,如果没有孩子的特殊要求,懒妈妈有时候也乐得自在。

最开始的亲子共读更多是妈妈和孩子的共读,爸爸很少参与其中,偶尔爸爸想参与孩子也排斥爸爸。为了有效拉近两人的距离,也为了解放自己,我思来想去想到一个小妙招,借一些关于爸爸的绘本,如《我爸爸》、《我爸爸超厉害》等这种关于爸爸的绘本。借回来关于爸爸的书后,把书和孩子都交给爸爸,告诉他们这是关于孩子和爸爸的故事,必须由爸爸跟孩子一起读。这种绘本基本故事情节都是爸爸很厉害,树立孩子对爸爸高大形象的崇拜之情,孩子更愿意亲近爸爸。爸爸呢,被架设在高大威猛、勇敢果断、充满父爱的光辉人设上,好像也没有理由再去拒绝。

遇上孩子没那么有兴趣的绘本,他一开始也会拒绝看,为了增加绘本的趣味性,我们常常把读绘本变成了玩绘本,常用的方法是准备一些相关的道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角色代入让孩子感觉亲身参与其中。像《绿眼睛》,我们为不同季节准备道具,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四季;像《阿利的红斗篷》,我们选一些棉絮当羊毛体验整个衣服制作的过程;像《逃家小兔》,孩子会选择当兔妈妈来抓我这只淘气的小兔子;像《噼里啪啦益生菌来啦》,孩子自己画了肠道和益生菌,并给爸爸妈妈分配了益生菌的角色;像《温妮的魔法棒》,我们用上了某次出去玩买的会发光的星星棒;像《鸭子开车记》,孩子取下了扭扭车的方向盘;像《七彩下雨天》,我们一起画了彩虹伞。这些玩的道具很多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不一定精美绝伦,有时候都不一定像,这都没关系,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既理解了绘本,也愉悦身心。而且,孩子玩过后意犹未尽,会主动要求加餐,多讲几遍。

刚开始阅读时,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变化,但时间是个好东西。慢慢观察,细细体味,突然某一天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表达越来越丰富、感情越来越细腻、思维越来越敏捷,甚至连审美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之中有所提升,颇有那种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的感觉。就在前几天,孩子对我说:“妈妈,我爱你直到高楼那里;妈妈,我爱你直到小鸟的飞行高度那里;妈妈,我爱你直到太阳那里”,我惊喜的发现他这是在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模式表达他的爱,但也不同于绘本的原句,加入了他自己的想法。

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就犹如种树,而父母无条件地爱护、高质量的陪伴、家庭的和谐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便是孩子最初成长的土壤,每一次亲子共读无疑是在给孩子的心田施肥。让孩子爱上阅读,犹如帮他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去探索属于他们自己的更广阔的天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阅读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