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在语言的浸润中成长
——《ppt自定义动画》教学反思
山大附中实验学校信息组:王占钦
讲课总算是结束了,过程中也许包含了很多的集体智慧,从开始的设计到现在的效果,还是总想从孩子内心深处去挖掘孩子内心美的东西,从开始的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语言还算牵强,最担心的环节过度还是出现了问题,“美”与任务的衔接要求的语言功底必须深厚,其实更想要的一种结果还是孩子的收获,能从孩子的语言中来表达对美的感受,来阐述自己对美的思考与想法,从这节课为数不多的孩子的语言表达中却引起了大家的笑容,证明大家所期望的也许是如此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提现,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最基本的载体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通过这节课,我也已经觉察到作为一名信息老师自身的语言功底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复看教学录像,总感觉在各个环节都不尽人意,几乎有些都违背了自己的个人期初的设想……
一、教学设计方面:
信息技术教学往往采用任务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可操作的、有层次性的任务,让学生愉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本课知识点是让学生学会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功能,从设想中想从秋之美、美在灵动中体现为主要的设计思考,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为主要思考路线来设计,从秋之美的图像,到人物、动物、太阳、植物、云等的入场和出场为主线主线,设置人物的入场,动物和云的离场,使学生学会幻灯片自定义动画功能中的进入、退出、动作路径。
不足的是,开始的美景和灵动的美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性,但后面的任务中对美的言语不多,任务的内容与秋的联系不大,在设计上只考虑了让学生掌握这几个操作,没有考虑可以设计一些任务使学生的利用自定义动画,发挥聪明才智完成一些有趣的、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利用知识进行创新。难点应该是“同时”和“之后”,没有别致的突破方式。
二、组织教学方面:
通过本次课,我觉得自己需要沉淀和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课堂语言:
1、本节课的期初设想应该是对美的感受,需要语言的的烘托,但自己语言的匮乏,没有达到孩子对美追求的渴望,信息学科应该是让孩子充满创造性的语言课堂,所以提问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亚里斯多德认为,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应该是课堂的载体,如果孩子能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激发全班思维的催化剂,本节课虽然设计了问题小字条,但学生并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显得沉闷了不少,总结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学情所致,其实更是归结于语言功底,作为老师应该善于设疑,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调动他们的思维主动性。
2、明显的准备不足
本次课中把大屏幕设计成了小组的表现记录上,没有没有展示具体的任务,而任务中的文字较多,只留给孩子半分钟的时间看任务,很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用了学案的方式来进行弥补,但等到任务开始后才发现没有发放,其中有没有语言的过度,所以从孩子的第一个任务便自乱了阵脚。
像我们与机器为伴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果老师一个个地处理,浪费了课堂时间,打乱了教学节奏,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更考验教师智慧,需要教师以大局为重,有大局观,在细节上又合理地处理突发状况。更要求的是一个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3、课堂环节的合理设置
课堂环节设置上,我觉得自己环节比较模糊,没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环节过渡不够自然,各环节的设计意图还欠明确。
4、评价需要智慧性的语言,更需要着眼孩子的发展
本节课还是继续沿用的是小组合作评价的方式,但并没有体现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集体智慧的力量,虽然在过程中有语言的提醒,但孩子们还是专注于自己个人作品的创作,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安静
与学生的互动有点少,活跃课堂气氛上,我还需要加强自身素养。老师的话太多了,语言还欠精炼。
5、关注教学细节
在教学设计时,不够细心,没有考虑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例如,开头最好把学生要做的任务的成品演示一遍,这样设计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任务,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备课时,还需细细揣摩那种方式更好。
教学观念方面:
在教学上,担心学生摸索不出来,老师总是强加干涉,把操作步骤详细地讲一遍,这是不相信学生的表现,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觉得,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教师设定目标进行积极的思考,能主动地开展自学,对学习内容和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不再仅仅是为了得到学习任务中的知识才去学习。
课堂是学生们的课堂,课堂上应该弱化教师的“主导”,强化学生的“主体”,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是为了不教”,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是方法,是学习的能力,“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求我们教师由注重教学设计转向注重学法指导,使教学过程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把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舞台上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成为认知加深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不仅愿学、能学,更能做到会学。“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说起来都明白,但真正在课堂上,总是被老师忽视。
在教学上,老师要做到对学生从最初的扶,到半扶半放,到最后的放。
三、专业术语方面:
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新事物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面对计算机专业术语,他们更是如同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很多教师出于担心学生听不懂便把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口语化”,采取一些学生能明白的口语方言来代替专业术语,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导致他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忽视了语言思维的训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状况:学生手上进行的是娴熟的操作,口中却说出了“点开始”(单击“开始”按钮)、“按那个小叉叉”(单击“关闭”按钮)等蹩脚的“口语”;学生们在展示自己作品时,经常不知如何说清其创作意图、创作方法……可以说,这些现象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用语的不规范是不无关系的,与教师中存在的重操作、轻讲解、重结果、轻过程的认识不无关系。学生们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才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