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通往美好未来之路

引言

要说中国的家长们最舍得投入的领域,毫无疑问是在给孩子的教育上。看看各个城市里遍地开花的教育机构,从不满周岁的早教到数之不尽的才艺专长培训,没有一位家长愿意甘居人后。如果探求一下家长们的内心,将辛苦的收入所得投到孩子的教育中,希望收获的是什么?

我想大多数家长们会说是希望进很好的大学、有体面的工作,以及优裕的生活。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期望并不能等同于孩子自己学习的目标,我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将学习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而不仅是为了升学或者应付工作的手段而已。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即使孩子认可家长们的意见,觉得好好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再找个好工作。但其实家长们难以预料到孩子们会生活在怎样的未来,以至于做出的判断也许是错误的。说实话,我也无法预料我的两个孩子长大以后的生活、工作的世界会是怎样。但我认为一定是比现在更加的绚丽多彩,他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当然,前提是我如何让孩子们在未来的时代更具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答案。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作者马文·明斯基是人工智能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计算机领域,他的成就可以说是已经名垂青史了。但他所写的这本书并不是谈论技术性话题,而是聚焦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我觉得这本书真应该给所有那些处于焦虑中的家长们人手一本,让他们可以看到教育应该关注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以及面对未来时,孩子要怎样去学习。

马文·明斯基

首先要对马文·明斯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因为他在书中所表达的一些观点是有争议性的,甚至一眼看上去显得不那么“政治正确”。这就需要从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发现他的思想形成的脉络,我们再来讨论他对于教育的观念。

1956年夏天,包括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内,10位年轻的科学家们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场持续一个暑期的讨论会,马文·明斯基自然是其中一位。这场会议其实没有得出什么具体的结论,而是对计算机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包括人工智能的思想。

人工智能最开始被提出来,其实它的定义是很狭隘的,就是希望制造出像人一样思考的机器来。这不同于当今的的人工智能,后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代替人脑完成一些复杂的决策与计算工作,并不是在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

可惜的是这种直观的想法愿望很美好,但从提出并且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之后,在这条路上没有太大的进展。研究者们便开始反思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呢?1968年时,马文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文中他得出结论说到当前为止,还没有方法可以让计算机拥有像人一样的智能。

由于马文在科学界的崇高威望,这直接导致美国政府削减了几乎全部人工智能的研究费用。直到20年后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大步跨越,基于数据驱动与超级计算的方法才又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了大发展。

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马文在进行创造性思考时,非常看重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而不是只把思考放到如何解决问题上。很明显,如果当时马文没有发现问题所在,那么美国政府就将在错误的道路上白白浪费大量资源和时间。

所以,提出对的问题,比把问题做对是更加重要的。

学习的基石

学习是什么?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学习就是不停地刷题,然后寻找标准答案。很有可能,我们的下一代也会这样看待学习。除了得到一个比别人考得高的分数,我们很难说从学习中获得了什么乐趣。由此,学习就成为只是单纯为了超越竞争者的手段而已。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因为高考。这并不是中国特色,即使在美国,以考分来甄别学生,也是被马文所批判的。高等教育的资源永远有限,而通过一场统一的考试、划定一刀切的分数线,以此来决定谁能上大学,这种做法在目前的现状来说是成本相对最低,也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公平。

可孩子们却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被要求为这一天的到来而做准备。学校最终成了高考工厂,孩子则异化成了考试机器。显然,这并不是学习本身应有的意义,孩子应该为了什么而学习?

马文认为学习应该是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构建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问对问题则又比盲目寻觅答案更加重要,就像想要制造一台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机器是难以实现的,在这条路上显然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

要想通过学习构建起正确认知的大厦,它的基石是什么?

这基石就是善于总结归纳,以及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马文以“万能工匠”玩具为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万能工匠”玩具简单到只有两种基本组件:木棍和线轴。但马文小时候却十分着迷于这种玩具,他会将很多个小部件拼搭成一个模块,再将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系统。例如他组装出了一座让大人都惊叹的高塔,可那些大人们却不知道用这些简单的组件能做出些什么。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时下许多机器人培训班、儿童编程学习班之类的机构。许多家长们对其趋之若鹜,我不知道那些交钱报班的家长们是不是真的明白孩子要去学习的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些开班的经营者们会对家长们说些什么。一开始他们会说这能提升孩子的智商,增强动手能力。如果看家长还态度不明朗,那还有最后一句:没学过的孩子肯定比不过那些学过的孩子。抵挡不了这句话的家长只好乖乖交钱,因为最让人焦虑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人的孩子这件事了。

所以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并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去寻找标准答案,而是要学会问对问题。要把问题问对,而又不是无端的异想天开,就要有不断进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并不难理解,如果我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总是陷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中时,则难免一直疲于应付;而如果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思考,则看到的事物必定简单而清晰,甚至具备了看到一段时间内事物发展的趋势。

理解数学

在中国一说到数学,恐怕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也在提升文科的地位,但相信没有哪位家长认为数学是不重要的。而且随着教育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上大学比以前是要容易了,但想上一个985或者211大学则比以前更难了,数学的学习就成了一定要考高分的苦差使。

马文也反对让孩子们从学习算术开始去理解数学,那样数学真的就只是阿拉伯数字、奇怪的符号,以及冗长的方程式了。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也学不好数学,往往他们认为这是自己不够聪明导致的。马文却认为不是这样,问题也许出在孩子们刚接触数学时就被抽象的符号和数字把兴趣给打消了。

数学是我们用来理解这个世界的最有力工具,它是对事物最简洁的抽象。当然,在这种高度抽象之后,它看起来并不显得有趣。可我们却忽略了数学与现实的关联,直接就把抽象之后的结果告诉孩子们,那他们提不起兴趣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在给孩子进行数学的教育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教学与现实联系起来。这一点对我来说的启发相当大,其实我也是属于前文所说觉得自己笨而学不好数学的孩子。直至看到马文所说的那些话,我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了。其实回想一下我的求学之路,尽管数学成绩一般,也进了大学,通过了测试拿到了学位。可见我并非是智商有多大的问题,而是过早地失去了兴趣。

本来我还在为两个孩子如何学习数学而发愁,心里头已经做好了要让他们也吃一番苦头的准备。不过现在看起来真的没有必要了,我也积极转变想法,琢磨如何从现实世界里联系数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的女儿今年七岁,小学一年级。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在家学习,夫人因为要照顾一岁的弟弟,辅导的责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之前她拿到一道数学题过来问我时,我的第一反应就会显得不耐烦,并且强调说这不是以前讲过的吗,怎么又不会做了呢。

我现在注意首先改变态度,然后鼓励她将抽象的题目和现实或者故事联系起来去思考。例如她在给自己编的故事中最喜欢梅花鹿和小白兔两个角色。我就总是以梅花鹿带了几个胡萝卜去找小白兔这样开头,再说谁比谁多几个,或者少几个,当她把自己代入故事以后立即就能笑着把正确答案很肯定地告诉我了。我在带领她以这种方式分解几次题目以后,她自己现在也能一边给自己讲故事,一边把数学题给做对了。

我真心希望,她能将刚刚找到的这份学习乐趣一直持续到她长大以后。

榜样的力量

马文有一个不同于我们通常的想法,他认为把同龄的孩子们放到一起,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他看来,孩子们大约从六岁时进入小学,他们的同伴都是一般大的孩子,这样他们在求学期间就很难与更成熟的孩子接触。为此,除了抽象的说教,他们被迫只能在身边同伴寻找可以效仿的榜样。也许当他们长大时,认知的某些部分依然还停留在六岁时的水平。

这么说还是有些道理的,当同龄人要在群体中寻找认同时,一些成熟的想法很有可能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这样低幼化就会一直占据心智的主流。而且孩子终归是要离开学校的,当他们踏上社会的那个时刻,就不再是处在同龄人聚集的环境中了,由此不同的年龄层间往往就会形成隔阂。一如媒体上常见的使用“80后”、“90后”、“00后”来指代不同的年龄群体,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专属的认知和记忆,对于不同代的人来说又是难以理解的体验。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被打上标签的XX后们在融入社会以后,随着在工作、事业上渐渐担负起重要的职责,他们往往会摆脱轻率与浮夸,而变得沉稳且睿智,一如当初他们曾被寄予的希望那样。如果说一句开玩笑的话,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终于变成了自己当初所讨厌的人。当然,这种转变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那马文就说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孩子们长大以后才去经历痛苦的转变呢?如果取消按年龄来安排学位的做法,孩子们的心智成长不是更有益吗?而按照年龄分班这种做法看似有理,其实也不过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机械做法。如果把一所小学所有的孩子们叫到操场上排成队伍,从小到大整齐的排列看起来真的就跟一条工业流水线一样精致。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能够对孩子们造成深刻影响的则是那些每天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在家庭里是父母,在学校里是老师和同学。马文甚至创造了“印刻者”一词来代表这些给孩子带来影响的人。

毫无疑问,要塑造孩子优秀的品质,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因为现代的教育体制不可能一夕之间就改变,一名老师平均要应付三、四十名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个孩子去施加差异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能把传授知识这件事做好就已经不容易了。

家长们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要具备怎样的品质以及才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我们无法想象家长在孩子面前大谈勤奋刻苦,回头自己就躺沙发上刷抖音微博,孩子会学哪个?我从来不会催着女儿要去看书,我永远是自己先拿一本书坐在沙发上安静地看着,然后女儿也就会拿着书坐在窗台上安静地看起来。

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孟母费那么大劲折腾来去,不为别的,只为给孩子找到一个好榜样。所以,我们与其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和代价求诸外界,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们自己首先能否做一个好榜样。

培养思维的方法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们少不了各种奖励行为,例如考了一百分就可以实现孩子许过的愿望。坦白说,这种奖励方式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说并不能培养孩子稳定的学习动力。因为物质的激励终归是有限度的,当物质不能再提起孩子的热情的时候,他们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

并且这种奖励方式不能解决孩子遇到困难的情景。孩子们往往会为了得到奖励而刻意选择那些难度不高的目标,避开可能会有风险的情况,并且在遇到挫折时心生怨怼。他们会想为什么当初不走另一条更容易的路呢?而我们其实希望的是他们能够自己开动脑筋找到办法解决困难。

所以,与其奖励结果,不如奖励过程。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并且不将结果作为评判他们的标准,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才是最好的奖励。

同时,还可以用隐喻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过程。马文就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他说可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把自己想象成一台可计算的机器,看看会怎么想出办法来。说到机器,可能未必会给人好印象,因为这会让人想到机械、固化、缺少弹性。

但一台可计算的机器是怎么工作的?它的基石就是一次只能处理一个简单的运算,但把这些简单的运算通过有限次的迭代和组合,就能够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给解决了。这样就能引导孩子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能够解决的简单小问题。所以有人评论,马文的思想在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位还原论者。

结语

我相信那些给孩子报了五、六个培训班甚至更多的家长们,看到这里应该能够不再那么焦虑了。他们更可能想一下是不是可以放下一些负担,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和孩子。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型的社会里是事实,但也要看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将来那些机械、重复甚至靠经验积累的工作都会被智能机器替代。这时候我们面对这个未来,如果提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要做什么才不会被机器替代?那么这就是提错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逼着孩子什么都去学的情况,总觉得会的越多越安全。

我们应该问的是:我们的孩子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去适应那个更美好的未来?

答案在《创造性思维》这本书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造性思维:通往美好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