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云开”教育


            2020.11.26  周四  晴             

      昨天下午,云开小学这个批次的师生三天的户外自然课程结束。作为一位教育界人士,我感触颇多,情动辞发随笔如下,或许对有缘读到的家长、老师有益。对云开的好印象,首先来自于我的朋友崇哥告诉我,今年秋季开学“因为满了18人,云开小学拒绝招收他的孩子”。  对螺洲的好印象,因为仰慕陈宝琛这位帝师,以及帝师家族十来代至今的耕读起家;对螺洲的好印象还因为我师范时代的优秀班长是螺洲人,我认识的两位优秀校长是螺洲人。 组合起来,对地处螺洲的云开小学就有了初始的亲切好印象!    但人生的经验告诉我,初始的好印象不等于过程的好印象! “人生若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带着探究和好奇,本周二放学后,我直接从学校悄悄的来到琅岐岛的阡陌农庄----云开小学二年级一个班的孩子已经在这里探究自然课程两天了。下面描述我的见闻:首先看到孩子自己洗的小衣服整齐地挂在户外----三天两夜,不是夏天,衣服不洗或带回家也是可以的。但他们选择了“生活自理”,七岁多,不容易啊!正是晚餐时间。来到餐厅,静悄悄的。到里面才知道他们在晚餐中。  三位自然课程老师-----半夏、蓝风铃、秋枫,分坐在孩子中间。介绍来人了,问候声响起。孩子和老师都是恬静却有精神头的样子。餐后,孩子们在餐厅户外自由交流活动。有玩捉迷藏的,但没有大声喧哗;有委屈着脸蛋向老师投诉谁怎样了自己的? 老师柔和着眼神,望着孩子听他把话说完。轻声请来被投诉的那位,互相陈述。老师安静地听,也说一些,但没有一些些声色俱厉的样子。  餐后休息时间到,孩子们排队由蓝风铃和秋枫带到下一站点活动。  外面更安静了,我走到他们休息的地方环境,一个孩子与半夏还肩并肩坐在湖边椅子上良久......该是思想交流吧。次日八点早餐,没有起不来的。 直到返程,我看到的三餐情景大致如此。 晚上的体智能和篝火活动,老师既引导、帮助孩子,也充分尊重孩子个体的意愿。秋枫拍照得多,半夏主带,蓝风铃多微笑协助。老师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期间,同样耐心倾听、不露声色处理个别孩子的问题。 晚八点半左右,孩子们听从指挥进入房间洗漱,没有多久熄灯,宿舍区安静下来了。上午的室内自然课程,需要在多媒体教室上。不敢推门打搅,看见户外有把椅子,我悄悄坐下。 老师讲的是自然课程,语速恰好,声线平缓,一如安静的自然界植物。老师没有大会堂似的高低顿挫,慷慨激昂的占领,偶尔也有孩子提问。这样沉稳娴静的自然传播声,该是半夏的吧? 午餐时了解,原来是蓝风铃在上课。听说她是今年入伍的新老师,不赖啊! 该去下个站点海上渔村的“水产养殖”探究了(我没有去),我听到老师说,“倒计时十秒钟收拾好,10、9.....”。 老师的素养不仅在专业,其他细节的组织力也是四两拨千斤! 午后,收拾行李。孩子们自己打包装箱。在宿舍区,我看到老师和孩子的鞋子全脱在门外-----没有因为只是进门装包而穿鞋进去。 文明修养到位啊! 老师不是站着指挥地上的孩子,而是也坐在地板上帮助个别孩子整理箱包。 我觉得老师跟孩子一样高的地方是挺多的。整理好的箱子排队在走廊上。 农庄人切了水果,小朋友人来齐了,才一起分享。最后排队,报数,最后一个孩子报告“17”,全体喊:“全到了”。 (该是18位,可能有位孩子因故没来?这个“全到了”细节也别出心裁) 到大巴车边,秋枫猫坐着接过孩子的箱包码好,但孩子得自己按下拉杆,推送到秋枫面前。感受:1.尊重每一位孩子 毕竟才二年级七岁多的孩子,或者想家,或者同学间摩擦,或成长路上的小性子,在这个二年四班的自然课程里,在这三位老师悄然、默契的行走的课堂里,都能得到充满个性化的尊重和引领。 如果这是云开小学的常态班级代表,如果私立校都有这样工作风貌的老师,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孩子该首选入读这样小班化的私立校!-----这一改我对私立校的认识!选择小班化教育。 如果私立学校是这样的小班化, 这样的的班生数,老师这样的“眼里有人”,已经跟国外优质教育接轨了。 听说云开的收费不算贵,一年五万人民币左右。 人数少,管理好,是选择学校的法宝。  户外和集体生活,安静,小声,不喧哗,是教育的起点。有这个起点,教育才有延伸。 在公众场所大声说话,是我中华民族的痛点!从娃娃抓起!      只是随机观察感悟,言词不正确地方请指正为谢!                                       

                                          白桦老师 随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受“云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