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9

2022.1.18[庆祝][庆祝][庆祝]

姓名:王振东

共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共读页码:213—257页

【感悟1】关注儿童思维训练。有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想让你好好学习时,你的小学老师认为小学很重要,你的中学老师认为中学很重要,你的大学老师认为大学很重要。而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你的中学老师一定会说你小学没学好。我现在越发的觉得小学阶段很重要,不管是文明礼貌,礼仪习惯,思维开发,体育锻炼,我认为小学阶段就是启蒙,如果启蒙没有搞好,确实很影响后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童年正是培养思维的时期,而教师是悉心地造就学生的机体和精神世界的人。从这句话我有种既傲娇又沉思得理解,好像直到目前在自然学科还没有诺贝尔奖的原因好像在我们小学老师。傲娇是因为我们也可以如此重要,因为童年期培养思维的关键时期,沉思是因为好像确实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感悟2】教师在学校首要任务之一应该是教会学生会思考。我在上高中的时候,遇到过两个这样的物理老师,一个是位全国优秀教师,退休返聘回校教我们,总是带着高深的理论,就连解题的思路和做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都与我们的人生可以牵连到一起。他经常告诉我们,做题需要“居高临下”看问题,然后解题。意思是先知道理论,然后根据理论去解答问题。而另一位老师是,让我们大量的练习,因为理论一般情况下不好理解,最终反而是第二位老师教我们当时考试的分数高一点,久而久之到高三时,不太灵验了,因为有时候我们实在难以理解时,第二位老师常说:先背下来吧。多年毕业以后,大家谈论最多的是老师一,因为他留给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他教的不仅仅是课,而是人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我们同学达到的共识,我们的老师一在教我们如何思考,我们的老师二在教我们如何得高分。无所谓对错,因为本身目标就不一样。

【感悟3】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原本以为重视教学过程,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是近几年才出来的理论,原来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提到过,果然真正的教育思想可以经得起千锤百炼,依然流传。在设计课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学生,尽管预设很重要,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所有的变化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制好的衣服摆到布上去。因为我们的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脆弱的心灵的精神的儿童。

【感悟4】教书的最高境界——课在心中。列宁的父亲是一位教育家,他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老师在教一节课的时候,心中想的不仅仅是本节课的知识,还要想着这节课的原来和这节课的将来。也就是说,自己所懂得的知识的连贯性。我们上课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不是知识,甚至不是说自己要怎样讲这些知识,而是学生能否理解了这些知识。举一个打篮球的例子,我发现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都不是看的球,而是看人。对于他们而言,球是怎么都不会平白无故丢球的,因为那是他们的业务,他们只需要看应该传给谁,跑位,投篮。就像我们已经在课堂了,就不应该再去想这个知识讲的对不对,是否够深入,因为这些早应该在我们心中有了答案。像打篮球一样上课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