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蹬下面是肥肠一条街

首发为公众号【加杯水】

我是湖南人,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但我是石门人,是极少部分人知道的。2001年,我初一的时候石门县办了第一届柑橘节,我和石门一中分校(现在叫石门三中)十三个初一班级的682人一起做了柑橘节的人肉背景。

我还记得我拿着不足两块钱成本的三色纸翻花,连续三天都在河对面的体育馆彩排,有一天下了大雨,我们所有人都猬集在舞台下面的钢架结构里。

空气里都是湿润的泥土味道,旁边站的是谁我已记不清了,不过我背后是当时暗恋的同班小姑娘,就和别的同学蹲在我的后面,我记得当时我开心得差点跳起来,我只希望,这场雨不要停才好。

后来因为要保证节目效果,我们等雨停后又连夜进行了彩排。

彩排完回学校的时候却出了个大事故,由于场馆门太小,许多男同学起哄向外拱,叫嚷着回家,在体育馆门口扑到了一片人群,被雨水润透的校服在人群中产生了奇异的味道,我还记得,生涩的湿抹布里面,带着点夹竹桃香。

我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因为小姑娘也被推到了,就倒在我的背上。那种感觉,就像武汉那杯800块的幽兰拿铁,毕生难忘。

这个小故事其实和我想说的不甚相关,往常我跟人介绍说我来自石门,脱口而出的“哦,石门柑橘”,这感觉就像,你说你来自湖南,我脱口而出“你去过快乐大本营吗?”一样糟心。

唯一能让我接受的是会有那么一些人,知道石门肥肠。“哦,石门肥肠好吃啦,就在火车站那里”。每次听到这话我就来劲,说一万遍也不厌烦。

当然,石门肥肠出现在我各种文章里,已经很让我厌烦了,跟我妈说,我要写肥肠,她真的差点揪着耳朵骂我没文化,就知道吃肥肠。

但是真有一盆干锅肥肠摆在我面前,我是绝对不会和你客气的。真香定律在“吃”上,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你也听烦了,那我就当不知道。

从前的石门肥肠是属于小部分人的“狂欢”,就是那些坐着绿皮火车出差、公干路过石门的,或者是来石门收茶叶、收橘子的,原来挨着老火车站立新大厦有几个采购点,基本外地来采购的都会直接来这里。所以经过几个小时颠簸后,他们都会直接去肠子馆吃点好的,休息休息,再去立新大厦旁边洗个脚,睡一觉,等着开市。

据我妈说,那条肥肠街可没有门铺,还在她小时候,那附近还是个体育场,以前的什么批判大会、动员大会、表彰大会、运动大会全在那里开。

过年的时候,烟花也是在那里放,而居委会主导的几个商铺,比如卖粉的,卖炸豆腐的,卖烤糍粑的,也都会聚集在那一块。所以那些做肥肠的老板们,就在附近支个棚子,沿街摆摊。

所以最开始,也是石门人自己把那里吃兴旺了,才会有现在人看到肥肠一条街的样子。

这些和我无关,在我记忆里面的肥肠一条街,右手边是吃肥肠的,左手边是闪着霓虹灯的“发廊”。

这样的发廊很多,两开门,白底的招牌闪着粉红色的光,他们白天不开门,只有深夜才会有亮光。现在还有家发廊仍在营业,招牌已经变得灰暗,有些字还只亮个半边。白天看是“潮女发廊”,晚上看就成了“月女发廊”。

和肥肠街相邻的,是石门县博物馆,原来叫文庙,供奉着孔孟圣人在里面,后来改了博物馆。

小学来了两次,每次都被老师叫着走状元桥,说是过桥就能拿状元。这么多年过去了,状元一次没做成,倒成了不折不扣的“壮员”。

再往东走,就是石门人都知道的百步蹬。说是百步蹬,也是不过是夸张的说法,从头到尾台阶拢共80多节,但胜在坡度大,登上去确实费力。

我记得每层大台阶的两边,要么是卖风筝、拨浪鼓小玩具的,要么是卖柑橘的小商贩,最多的是带着黑墨镜的老算命。

小时候我很好奇这群人,我很想知道他们凭什么就摸摸女人的手,就知道她从哪里来,年纪有多大,是龅牙还是兔唇,是短发还是麻花辫,有对象还是没对象。

以前我家是对这个嗤之以鼻的,按我爹的说法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结果现在他们老两口算命可真上心,就想知道我能活多久,能挣多少钱,很怕我饿死,或者是被哪个传销的骗了去盖“国家工程”,帮助还在水深火热中的贫困百姓脱贫。

从百步蹬上去,就是老火车站了,石门县是个小站,1978年才建了个小站,直到1998年石长线通车,去省城长沙才有了直达的火车。

但那也要坐六七个小时,从西边过来的火车都会选择在石门县加水,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在石门县下车,在站台上的推车上买些吃的,大多都是难吃的白米饭、扣肉、腊肉,还有西瓜、橘子之类的水果,奢侈一点的可以买一碗康师傅泡面,等泡软了掀开盖子的那一刻,别提多诱人了。

而这些买菜的,大多都是肥肠街上的商户,通过站长的关系,进来卖货的。

后来在了解这些之后,我就奇怪,明明肥肠已经做得那么好吃了,不卖肥肠卖这些难吃的菜,挣钱吗?后来猪八戒肥肠店的老板告诉我,挣钱。

从老火车站出站后原本只有百步蹬一条路,所以从上面走下来的外客,都在那里吃肥肠,那里也连着石门县城繁华的城镇中心,县里面的小老板要请客,老百姓要打牙祭,或者像我这样的深度嗜肠者,也都会选择那里做落脚点。

吃完肥肠,热烘烘的,小老板们就径直去了对面的“月女发廊”,老百姓出门右转,经过石门县博物馆,就是两个量贩KTV,再喝点,唱两首歌,自是舒坦。

我倒是会留着点肥肠,把里面烧焦了的土豆全吃了,叫老板连油带肠打包了,带回家,洗点酸菜,切吧切吧,又能美美吃一顿。

很多年以前,我还能在县里的书店里买到哆啦A梦漫画时,我们家也在这里开了个肥肠店,位置不太好,不过妈妈勤快,客人不多家里的生计却也还过得去,有钱的同学穿耐克、阿迪,我也能穿真维斯、美特斯邦威,但我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都能吃到肥肠。

周末不上课,我会跑去百步蹬上面,坐在台阶上,看人来人往,戴着墨镜一头黄卷毛农村嬉皮、一担子挑着两筐柑橘的白毛老头、裤衩开到大腿根的格子旗袍姐姐、灰绿军装背着军挎包的哥哥,人来人往,我常自妄想“你们这些人,别看我小孩儿,我能天天吃肥肠你们不能。”

也不用看时间,只消看到我家隔壁肠子馆的抽油烟机风扇“呼呼”地转起来,那肯定是到了饭点,我自是跑得飞快,生怕少了那一口,耽误了我再来看这来来往往的人群。

后来,我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定居在了长沙,石门我已很少再回去,童年记忆里的棉花糖、酸辣粉、黑网吧统统都不见了,商品房拔地而起,家对面的房子也拆了,许许多多在活在记忆里的东西,都变成了无人记起的历史。

唯有那条略有坡度的百步蹬,还在那里,上面的老火车站早已改成了土菜馆,肥肠街也因为从火车站出口左边重新修了一条方便开车的路,也跟着移到了另一条小路上。

去年国庆回家,我站在这条路上,只觉陌生,猪八戒、陈记、张记这些好吃的肥肠店,一个也不见了,往常在路边用大盆洗肥肠的场面也不见了,连结着厚厚一层黑油渍的彩色地砖也被翻新了。

现在我已经不敢再向别人推荐吃肥肠的店了,这些新开的店,我一个也没吃过,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在这里,和要好朋友一起胡吃海塞了。

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就只剩那锅烧的滋滋冒油的肥肠,深褐色的肥肠下面是浅黄色的土豆,被铁锅烫的焦香,再撒上些大蒜叶,嗨,可真是一锅好肥肠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步蹬下面是肥肠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