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

再读看见,好像能理解为什么柴静会去美国。见到太多的人性的东西,大抵会有些失望,也许不会了解到另一个地方的体制是怎样的,但至少逃避也是一种选择。

    我可能会对双城的创伤比较有些感触。十三四岁的年纪,无论是所谓青春的悸动,还是朋友间最为纯真的友谊,在那个毫无利益及生活顾及的芳华中,好像我能体会到他们那样的奋不顾身。那个年纪的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都自以为是的疯狂过,长大后有时候想起来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可笑,可是,当时那个年少无知的我们总会相信自我感动式的挣扎,自我沉浸式的忧郁。我们从单纯的学校教育中知道义气是褒义词,也因为年轻不知道该怎么小心翼翼守护自己的自尊,我们可能不懂自己的冲动会牵绊多少份爱,也没人教我怎么懂。所以,可能那个女生到死都是不怕的,所以,她的那群小伙伴们会在心里有解不开的结,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宁愿很多话藏在心中,不去交流。我何尝不是呢?26岁了,依旧不知道该怎么去与父母沟通,离家越来越远,有时候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宁愿跟闺蜜讲,也难以向家人开口,这是从小的习惯。于是,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假如以后我有了小孩,我想我会和她做好朋友,是那种可以谈心的朋友。家是一个全世界最亲近的地方,而不是因为距离,愈来愈远。

    和男盆友在一起近六年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简单,冲动,很接地气生活。有很多事曾让我犹豫过该不该坚持,可是,就像他们那句“疼吗”一样,女生是不是都会这样,不仅为他妥协,也为自己妥协。似乎就是找一个借口,给自己一个台阶一样那么顺其自然。读完沉默在尖叫后,我甚至想重新审视审视自己,因为自己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一直妥协着底线,每一次都换来一个不知真假的承诺,仿佛就是一个缩影,同样矛盾的不行,每一次都想离开又离不开。结婚这件事大概会离我很远,当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时,我怕那令人眩晕的深渊。可能沉默在尖叫中的主人公是中国女性的一面镜子,这无所谓文化程度的高低,我仰望着这面镜子,仿佛看到了模糊的自己。

    多读读书是好的,至少自己不会沉沦,不会迷失,至少会来审视自己,以后的路不会那么冲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