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和林森森一起学古诗词》03

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茂春里•望汐坊

森森解读:

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个夜晚和朋友们一起听李兼善先生讲古诗词的场景。多年以后,我依然觉得当时的场景非常浪漫。

李先生讲诗,信手拈来,他操着一口浓浓的永嘉口音,同学数人,竟听得津津有味。至于李先生具体讲了什么,我倒也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他那种对于古诗词的热情,深深触动了我。

于是,读诗,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乐此不疲。生活是需要诗和远方的……

回到本诗来说,这首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思乡”是这首诗的主题,非常明显,也非常直白,诗人王维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绘了游子思念家乡,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画面。

诗里的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偶然的机会,遇上了来自故乡的旧友,自然而然有太多的话想要询问。

开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毫无点缀修饰,直接发问,非常传神地表现了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故乡”一词一再出现,思乡之情由此可见。诗人通过简单直白的话,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心理、神态和口吻。这种直接了当的表述,其实也作了巧妙的安排,比如“应知”二字,就非常有意思,写出了急于了解故乡的心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后两句不直接说思念故乡和亲人,而是通过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寒梅著花未”,就是问:来的那天,故乡的寒梅开花了没,把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一一表现出来,含蓄,深沉。

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询问,却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情感现象: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往往是和那些具体的人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这窗前的寒梅,可能也藏有故事。

全诗看似朴素平淡,读来却觉得感情真挚,别有一番滋味。原来,古人写诗,也可以如此朴实无华,如寻常问答。

生平介绍:

王维(约701—761)唐诗人、画家。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登进士第。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理禅趣;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兼通音乐,精绘画。善写破墨山水及松石,笔迹雄壮,似吴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晕,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董其昌推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亦擅人物、肖像、丛竹等。存世的《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一作《伏生授经图》),相传是他的画迹。有《王右丞集》。(出自《大辞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是故乡明——和林森森一起学古诗词》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