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言我谈天犀利,颇有怼人习性,近几次聊天,自认有之。
但,不觉有错。
我中学时代算是青春伤痛文学的簇拥者,虽从未迷恋过类似《小时代》《左耳》等等体裁小说和思维(坦诚讲我至今仍从未碰过类似小说,也不大喜,文学需要映射社会,但不认同其针对青少年,旭日东升,需要的不是乌云遮天蔽日,给予错误示范。)
但也总以受伤者自称,一度迷恋‘我颠倒整个世界,却也不能摆正你的身影’等句子,始觉充满颓丧美。
其后因种种缘由高考完后放弃去读大学,亲朋无数次曾与我说遗憾,我只笑笑。遗憾与否?必然,那甚至是我曾几年间每每深夜挣扎的噩梦,但我从未后悔。
最初时因了生存,我所有理智近乎于洗脑式自我激励,每每当我一个人静坐时只反复问自己两个问题: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是不是真的差劲?
不是。
所以我极尽热情燃烧奔跑了两年,而随着自我处境的突破,机缘所致身上负债一下消失,以及一点点融入社会所见种种,迷失在所谓的社会不公不允便自我颓丧里,虚度年华。
我如今很相信十几岁不信的一句话:一切总会过去,时光会带走所有。
你现在所有认为的不公与不甘,总是会随岁月推移变成两种结果:活得更好,活得更差。
生活从来不是判断题,该要你去是非曲直黑白,是选择实践题。
我也曾一度迷失于自我感知与祈求有人感同身受的泥沼里,也曾希望在无数美好故事里遐想有人会给我港湾,也曾抱怨身后无人,但生活并为因此就变得美好。
我们视所有社会不平等与差距为魔鬼,但从没意识魔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与其同化。
所以,我不觉我怼的有错,假如社会于人有责,那它的责任也不过是为你提供环境与选择,而不是负责你所认为的公平。
当然,能否追求认为的公平?可以。别问起点先后,装备如何,就努力奔跑,跑向你的终点,终点在哪,才是该问的问题。
成年人的社会,少点对比,多点自省与努力,少点抱怨,多点静思与无知,少点多想,多点埋头和实践。
有时候蒙蔽看真实残酷的眼,可能更助你走的更远。这世界可谈公平,但你起码得有足够底气反抗。
所有理论鸡汤都是虚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极尽全力,他日问心无愧。别问世界与他人对不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与存在,只自问对得起自己,你的世界,是你自己,而非他人。
青年需要正能量,邪不胜正,摆正心态很重要。强者越强,好运会向你走来,或者说,善意看事物,总有边角能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