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大片如何让我们感动?

文/青年不读报

今晚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张艺谋的《英雄》。

电影在秦王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时箭束的破空声中缓缓结束。

这种感觉,很复杂,和看《影》时,真相被揭开最后一张角的最终的感觉很类似。

境州在架空的历史中,影射着历史上的荆州。

甚至《影》中的人物关系也和那段历史保持着相同的律动。


而从《英雄》中,我看到了古时候无数为忠诚、为大义、为仇恨企图刺杀君王的英雄的复合体。


两个故事,一个是王朝的颠覆,而另一个是王朝的雄起。

一个是小人物看似成功的逆袭,而另一个则是小人物看似失败的行刺。


我承认《影》的水墨画面更讨喜,更“酷”,但当它与《英雄》比拼格局、比拼内涵时,在一瞬间二者高下立判。

实际上,它们都不太像是在讲故事,而更像是在表达一种美,一种意境。

这可能是国师的一点私心。

有关于文化、关于美、关于人文情怀的私心。


如果说《英雄》是个大染坊。

用不同的色彩表示情绪、表示时间进程、表示人物形象。

那《影》则是以水墨风为特色的、黑白的、少色彩的另类表达。

《英雄》既然故事单薄,就通过表现手法来丰富。

在当时,《英雄》的特效足够宏大,人们甚至将它称为“视觉大片”。

当然,把它看作视觉大片没错,但是若只把它看成视觉大片来看待,就不太应该。

除了丰富的表现手法,《英雄》的意蕴同样高质量,很深远、让人沉思。

这里首先不做过多展开,只讲述故事:


《英雄》用三种不同的画面色彩,通过刺客与帝王的三次不同的描述,呈现出了三个略有不同的故事。


刺客李连杰带着仇恨,和秦王陈道明对面坐着,讲述那个带有欲望、仇恨的红色故事——

他打败了三个虎视眈眈的、对秦王有威胁的当世高手,向秦王讨封赏。


然而,秦王明察,看穿了这个谎言,还原了带着冷静、批判的蓝色基调的故事——

三个高手是为了李连杰能近秦王的身便于刺杀,才献出生命作筹码,所以李连杰不是来讨赏的,而是来行刺的。


最终,刺客李连杰缓缓道出了抒发主旨、发人深思的白色故事——

也就是真相,他带着诚意而来,规劝秦王少施暴虐,一匡天下。

或许,李连杰是带着仇恨去的,带着全村的希望奔向秦庭的。

他原本以为杀了秦王,自己的恩怨得以了结,便足矣了。


但当他被高手梁朝伟告诫“天下”二字时,故事的结尾就将注定发生逆转。

因为在“天下苍生”这一擎天巨浪面前,任何个人的恩怨显得如此渺小、波澜不起。

为天下大义着想,只有秦王能做到统一天下,让百姓们免于六国互相征伐之苦。

而一旦杀了秦王,世道大乱,再没有谁能做得到这个目标了,那各国百姓将永远置身水火。

于是李连杰放下仇恨,假意行刺,只为讲述行刺背后英雄们的牺牲故事,让秦王铭记,希望秦王能为了天下百姓,统一天下。

几位英雄,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民族大义。

他们拥有的,是任何时代都稀缺的胸怀、胸襟。

他们生前或许牵绊于情爱、恩怨。

但时间带给他们力量,给予他们包容的胸襟。

因为人情再冷暖无常、人心再善恶多变,也比不上天下太平带给我们心神安定来的舒坦。

因为“和”这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所有中国人内心中都在祈愿的美好愿景。

因为人必生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而今天,充裕的粮食让我们免于饥荒,宽阔的房屋高楼让我们免于寒冻。

所有人都是“天下”的受益者,所有人都被为人民奔走的英雄们庇佑。

张艺谋假借历史想表达的情感,或许就是此吧。

在大鼓的敲击声中,刺客的尸首被众人抬下。

台上,是眼眶湿润的、激动的君王。


依稀间,我仿佛又看见鲁迅笔下《铸剑》中,那几个在油锅中滚动的人头······

他们是为仇恨献身的眉间尺的头、仇恨的见证者黑衣人的头与仇杀目标——君主的头。

而《英雄》让我们思考,究竟还要多少个这样的人头,才能换来世界的大同?

往期文章:

为啥国外寄来的一句诗可以这么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视觉大片如何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