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上常播报中国人缺乏阅读,还特别以英国人或者以色列人的阅读数量作对比,展示中国民众如何不爱阅读;
网络上的读书大咖经常会展示自己的年度读书数额是阅读100册甚至更多的书籍,相当于平均3天一本,数额令人震惊;
在多方激励下,读者开始做读书计划,誓要看齐或者赶超大咖。可是,当执行的过程中就发现问题:能完成大咖一年阅读数的一半就是顶天了。为什么偶像大咖那么忙碌,还能一年读100本书甚至更多呢?
其实,这涉及到大咖的读书秘密:他们都是高逼格的读书者!
那么,什么是高逼格的读书者呢?
非常简单,只要做到两步,也能成为高逼格的读书者。
第一步,慧眼识“书”;
传统观念觉得出书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可是,如今你只要有钱也可以出一本书,大问题是此书能否销得出去。
可是,有关系的把书籍放置在书店显眼位置或者网络上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也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因此,对于读者来说,就需要练就火眼金睛,于万千书籍中选得合适自己的,千万不要被书籍的“标题党”或者夸张的宣传推广给糊弄了。
事实上,对于年轻人来说,大致需要看的书籍无外乎两类,一种是经典类,另一种是畅销类。
经典类书籍,读者基本可以确定所需要阅读的书,接下来是看书籍是哪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同样一本书会有不同的出版社出书的,所以要清楚国内出版社市场,如中信的擅长经管类的,中国人文的擅长文学类的等等。
读者只要确定了书名,再根据出版社去选择就没有多大问题了,如果实在不清楚你要选择的书籍是哪一家出版社更加优越,直接找度娘吧。
畅销类书籍就更简单了,结合当当网畅销书排行榜及豆瓣点评基本可以选择到合适自己的书籍,可是如果是在书店选书呢,那可以通过先看目录,再简单翻阅书籍的内容,达到快速知晓书籍大致内容的目的,合不合适自己就是读者说了算了。
第二步,算计式看“书”
把购买的书籍进行分类阅读,分别是精读,慢读,快读;
这三种类型的区分很多读者都懂得,关键是如何进行区分?基本上经典类书籍都是需要精读的,而畅销书就看情况了!但是,依照每个读者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有些经典类的书籍也可以通过慢读学习。
以写作领域来举例,对于想提升写作能力的小白写作者可以考虑从教科书类型开始精读,然后再考虑一些其他经典类型的书籍如人物传记,相关小说等等。
以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的《文心》,《完全写作指南》为例,小白开始精读后,把要点记下来。不懂的可以多方面查阅资料,同时把里面对你有帮助,有启发的记在本子上。这个本子我们称之为“读书笔记”,不要小看这个小本子,以后写作或者工作需要就可能会用到它。对于“读书笔记”,记住一点,事后多看,事后多看,事后多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慢读类的书籍就是书中个别内容对读者有启发,但是没有精读类的书籍那么多,那就可以考虑花个几天的时间进行阅读,如作家传记等等类型书籍,当发现有好的内容的时候也可以立马记到“读书笔记”上。
快读类的书籍就可以考虑简单易懂的小说类书籍。
精读的书籍可以考虑多花几天时间阅读甚至常年伴枕旁阅读,而慢读的书籍可以考虑多花几天时间阅读,对于快读类的书籍可以花个1天-2天的时间快速翻阅,如果觉得价值性不大或者与价值观不符合的话,直接弃读。
只要完成这两步,基本上一年读个上百本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读书,不是在于数量,关键是在质量上,如果读了100本书,还没有别人读1本书收获得多的话,那建议好好思考下读书的核心诉求上,是为了朋友圈炫耀?还是为了通过读书得到提升。
如果两者都想要的话,就需要把购买的书籍在精读,慢读,快读上安排完善,做详细的计划,等到年底完成之后,在朋友圈炫耀:今年读书,读了100本,附图。如遇认死理的朋友留言质疑,直接告诉他,我去年研究了**领域,从教科书,人物传记,再到相关小说等等,几本满满的读书笔记!
新闻播报中英或者中以两国人阅读数对比是为了激励国人要爱好阅读,提升国民文化知识素质,而不是为了让国人为了读书数量而读书,但是有数量也好过没有啊!
大咖展示阅读书籍数目除了是为了包装其知识渊博,爱好读书之外,也是为了激励他的粉丝要爱好阅读,通过阅读得到成长;他们以数目包装自己的形象从而激励粉丝去开始读书,而粉丝执行过程中就发现自己远远达不到那个数目,无形中更加崇拜大咖,其实,仔细想想,都是自己没有成为一个高逼格的读书者啊!
读书,贵在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