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功与过

浩瀚历史长河,王朝更替,英雄辈出,其中也不乏谋士穿梭,搅动风云。

在众多谋士中,李斯算是比较可惜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评道:“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周公、召公何许人?

周公,乃周文王第四子,姬旦,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是商末周初儒学的奠基人,司马迁将李斯与周公比,不是比学术,而是比建制,周公确立周王朝嫡长子继承制,把家族与国家相融合,政治与常理相融合,为周王朝奠定了六百多年的统治基础。其中最为人知的周公典故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召公,乃西周宗室,与周公同辈,姬奭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君主,开创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的“成康之治”,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

而李斯此人重利,贪权,是一个极现实主义者。

李斯的一生,几乎涉及整个秦王朝的兴亡。 秦国在嬴政这代兴起,正是因李斯谏阻逐客,提出了不论国别、用人唯贤、变法图强的方针,嬴政接受了这个总方针,将流放中的李斯以及其余客卿全部召回来,共谋大业。而秦王朝的灭亡与大野心家赵高的阴谋作乱有直接关系,赵高的阴谋之所以能得逞,又和李斯贪图禄位、助纣为虐紧密相连。

李斯从小吏始被老鼠“启发”,得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到他与韩非师从荀子,拜别时说道:“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都是其对于权力、利益有着极强的渴望,都是李斯内心情感的真实显露。

李斯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位列三公,人臣极位,“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在家置酒,“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可谓富贵极矣。

正因为李斯权欲极强,在事业达到最顶峰的时候,他所害怕的就是得到的东西转眼即逝。所以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几言几语被击中李斯脆弱的内心,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与赵高同谋,废適立庶,秦二世本非明君,李斯却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到后期因与虎谋皮,身死咸阳,也是必然的了。

很多人对于李斯只着墨于其重利贪权一面,却往往忽略了李斯所在的时代背景。

在李斯跟随荀子学习到进秦国辅佐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之前,那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出现各种学说,造就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知识精英分子,差不多会站在诸子某一家的学说当中,自觉地用这一家学说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所以会有明显的学院化倾向。

阅读《战国策》与战国诸子学书会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战国人物的思想内涵与春秋以前的大不相同,都各自有各自的价值追求与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用百家学说指导自身思想言行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止。在那个乱世用重典的时代,主张法治的法家人物,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是表现的刻薄寡恩,除却极少数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在战国秦汉时期,他们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将某一种学说化为各自的人格模式。所以,所处在这战国后期的李斯,正是看准这风云际会、布衣驰骛的历史机会,发愤图强要做一番解穷脱困、平步青云的伟大事业。

一、李斯之功

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建制。在这次帝国建制中,李斯发挥了无可替代,而且也是被司马迁拿来与周公、召公相比较的,便是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召集专门会议,就是要讨论这个问题,丞相王绾以及许多大臣都提议恢复周王朝所使用的分封制,只有一人坚决反对,便是当时任廷尉的李斯。李斯坚决反对开历史倒车,尖锐的指出:如果恢复分封制,则会重演春秋战国诸侯因国家赋税收属问题而导致关系疏远,形成互相讨伐的分裂局面,于国家统一不利。李斯的意见被秦始皇所接受,因为当时丞相王绾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而李斯则是站在秦始皇这边的。

自李斯意见被采取,秦始皇决定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中国的分封制度彻底瓦解,由此进入古代欧洲国家所没有的一种社会形态——中央集权制。

五四时期,陈独秀忽略中日、中欧历史差异,引入西欧及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反封建”命题,形成“封建=前近代=落后”的语用范式。20世纪20年代,为了与西欧的历史发展相对应,中国自秦朝至清朝的历史被称为“封建社会”,而中国真正的封建社会被冠为“奴隶社会”。不得不说,很可悲。但是为了给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正名,众多历史学家们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封建考论”便是一本对“封建”进行研究的专著,感谢这些努力为中国历史社会制度正名而努力的历史学者们。

二、李斯之过

在许多书籍中,都将李斯最大的过错归结于焚书令,导致秦朝二世而亡,但这并不是李斯最大的错误。

焚书令的出现,主要还是经过一统的秦王朝,以及文字统一,仍有许多所谓儒生,在废除分封、不设藩臣有看法,想借此尊孔反法,而李斯一贯重视“厚今薄古”,他建议秦始皇焚书,把这些异见全部归于书籍里面,虽然这次焚书事件里,李斯有着自身私心,但是对于秦王朝的灭亡,这不是主要原因。

秦王朝的灭亡,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之赵高李斯》里说的比较好,主要是李斯谋和赵高,矫诏设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秦王朝才灭亡了。 杀扶苏、蒙恬、蒙毅,是李斯最大的过错。

蒙恬是秦王朝秦始皇得力的将领,与他的弟弟蒙毅,两人一武一文,深受秦始皇的尊宠,号称“忠信”。 蒙恬当时带领的秦兵负责的是秦始皇最看重北征匈奴,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被派到蒙恬军中作监军,而蒙毅也同时做到上卿,并曾带兵,家族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他们祖父蒙骜在世时。正因为他们受秦始皇的重任,李斯担心扶苏的上位会导致自己的地位下降,富贵不再,所以被赵高挑拨,与赵高一起,矫旨赐死蒙恬,后面囚禁杀害蒙毅。

诛杀忠良,自毁长城,与虎谋皮的李斯后面还是被赵高所害,而秦王朝在胡亥和赵高的肆意妄为下,灭亡于反秦义军,不得不说,有因才有果,而杀了些方士、焚了一些经书,与秦王朝的灭亡关系不大。

追究根本,作为一位丞相,李斯对秦王朝建制的贡献是全方位的,获此结果,李斯也不算冤枉,都是由他们选择的不同道路决定的,怨不得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斯功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