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送信」变成了一种象征

一往无前的力量

居然失眠了,索性起来看了个电影,1917。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 时间只有八小时,武器弹药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尸体的铁丝网、突入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

情节类似《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看了开头可以猜到到结尾的那种,但是豆瓣给了8.5分,除了悲壮的画面、真实的场景、强烈的感官之外,自然有深层次、引人深思的原因。

主人公在战场逆行奔跑的画面,谁看了都会动容。多少次主人公都有机会选择不再前进,说实话也没有人指望他一个人可以成功完成任务,但是他就像一头倔牛一样,谁都拦不住,当他依靠在树上用最后一丝力气还在喃喃自语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幸运的是,他不辱使命最终送达了指令,避免了一场血战。他的成功出乎指挥官的意料,但是却在旁观者眼里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他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就没有犹豫过,只有一个念头:把信送到。

所以我想,但凡决定要做一件事、做成一件事,只要你一门心思,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不用上升到理想信念那么高的层次,只要把目标装在心里,然后出发就可以了,就像那个年轻人,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询问任何问题,凭着智慧和勇敢,以满腔的热情去克服困难,最后胜利完成了任务。

我一直都关注、学习得到上面的课程,明星老师的授课动不动几十万粉丝,能够一集不落全部听完的估计只有10%,能在学习过程中记下笔记哪怕只言片语的恐怕不足5%,真正在学习过程不断输出的只有那1%,甚至1‰。

在凡事都追求“短平快”的今天,能有一股子劲坚持把一件事情下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拿每天三百字来说,又有谁坚持了下去?我一直虔诚地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你也是。

因为在这个时代,“送信”早已变成了一种“不轻言开始、不轻言放弃”的象征,变成了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力量。这股力量就像一本经典的书一样,虽然会跨越不同的时代、会被不同的人解读,但是经典背背后的启示、精神会永远传递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送信」变成了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