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它,你也许就能沉下心「努力」了

01

大家好,我是派派。

最近回归到“低产母猪”(对不起,我不应该侮辱母猪),是因为:我回了一趟老家(辽宁),且在家瘫了十天。

都说最幸福的事是长大了回家,你妈不会逼着你洗脏衣服,不会逼着你睡前洗脚,甚至还天天大鱼大肉喂着你(除了胖了几斤没啥不好)。

什么?你说我说的和本文主题无关。

你说我骗你进来是为了听我碎碎念?

你说得对不存在的。

就是瘫在家的这十天,我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如果大家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应该都知道之前的我,经常会浮躁和焦虑。

你们应该也尝过那种滋味吧,特别难受,感觉有好多事需要做,感觉好像时间不够了,再不做成的话这辈子就废了,但就是静不下心去做。

我的天,那种感觉,比吃屎还难受。(我没吃过,别多想,就是夸张一下~)

但是,我神奇地发现,在家呆了十天,回来之后,那种焦虑的感觉,消失了!

我不再焦虑,做事也能沉下心做,最重要的是,我不再担忧未来了。

这并不是说,我现在变得有多优秀,多自律,只是我好像弄懂了努力成功的关系。

我知道你也和我一样,一面特别想做成某件事,每天像长了根刺一样,如果今天没做什么,或没有收获,这根刺就会扎得更深,让你无比有负罪感。

最那啥的还有,你说二十几岁应该是活力四射的年纪吧,应该是蹦蹦跳跳的小姑娘小伙子,但我们偏偏活成了丧得要命的怨男怨妇。

所以下面就说一下我十天来悟出的“道理”,说不定你看完了以后,也能像我一样,卸下盔甲一身轻松,做快乐的小伙子小姑娘。

02

先说一下这十天我在家的状态:放松,没压力,不焦虑。

因为之前就没给自己设定多大的目标,把这十天当做休息期去过。

我告诉自己,只要保证每天读书一小时,写一篇读书笔记,再写一篇每日复盘,就算完成任务了。

其他时间做什么都行。

请注意我这十天的心态:没有压力,只是去做事,没有其他别的目的。

然后,这十天我确实一天不落地完成了任务,并且丝毫没有感受到压力。

并且前两天在做周复盘的时候,我发现十天里虽然没码太多字,读太多书,但是在别的事情上收获还蛮大的。

为了让你们相信,给你们看一下我的周复盘,献丑了。(其中粉色部分是比较有收获感的事,尝试的新事物)

这里面包括:和亲人聊天,玩游戏,和朋友约会,尝试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去网吧是下载电子版书籍),帮助一些人。

而且注意,这里除了看非诚勿扰难受得要命之外(我也不知道为啥,就看不下去),其他没有浮躁的时候。

为什么说这些呢?

因为我想强调,在做这些事时我是完全沉浸在里面的,有点活在当下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我会在娱乐或放松的时候有负罪感,一个劲地想“我太不自律了啊,这样还怎么实现我的远大志向”......

但是现在,我丝毫不会,玩可以好好地玩,写作也可以静下心去写。

这么看来,我好像完成了我一直以来都想实现的目标——活在当下。

但是我好像又什么都没做,也就是——我并没有为了活在当下去做些什么啊~

这就是我想说的「努力」和「成功」的顺序。

我们其实一直都把顺序搞反了。

03

不是我想要「成功」,所以去「努力」,而是我真真切切地去做了,「成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就像我之前一直想要「活在当下」,为了这个目标,我做了很多努力(向别人请教,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尝试正念的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而恰恰是我没有给自己制定目标的这十天,我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这项能力。

看到这,你理解了吗?

没理解也没关系,我再举个例子。

先说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行为,都围绕「目的论」产生。

也就是:我做XXX,是为了XXX。

比如说:

我努力学习,是为了考研;

我努力工作,是为了升职加薪;

我运动,是为了能瘦下来。

每件事都带着明确的目的,而且你在做每件事时,可能也没有体会到事情本身是快乐还是痛苦的,只想着要完成这项目标。

然后当你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完成了这个目标还好,如果完不成呢?是不是又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好一点的就再重新设立目标,重新为目标奋斗,坏一点的直接放弃,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变成了条咸鱼。(对不起,我不应该侮辱咸鱼~)

我们把所有的当下都献给了未来,但却忽略了,未来永远都不会到来。

04

最近在读万维钢老师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本书,里面提到了「目的论」这个概念。

目的论是说:每个事物不但有意义,而且还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完成一个使命而存在的。

有些人认为:太阳的存在就是给人们照明的,眼睛是为了看东西才长的,心脏是为了输送血液而存在~

但真的是这样吗?

太阳的出现好像和人类毛的关系都没有,眼睛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看东西”只是它的一个属性,同理,输送血液也只是心脏的一个功能

说这些是想强调,很多事物的产生没有目的,就是自然而然地演化,一些属性也自然而然地出现。

那我们能不能大胆地设想一下:

现实世界中,根本就没有「努力」这个东西。

我们说努力,大多数情况都是和成功或收获一起说的。

为了成功,我要努力。

为了取得收获,我要努力。

如果我们把努力换成做呢?

好像缺少了一些目的性,行为也少了点儿意义。

不,不是这样的,不是为了成功,我要去努力,而是:成功(或收获)只是你做了某些事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

其实成功也可以看成是「量变后」的属性。

因为你在这件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重复了很多次,所以量变引起质变是自然结果。

就像是你每天都背单词,记语法,做阅读,单词量慢慢变多了,题型见的多了,然后你去考四级,很顺利地过了。

这时候过四级就不是目的,只是你做了一套题,然后得了高分,是很自然的结果。

而这样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即使不成功,我们也不会放弃去做,因为我们做这件事时本来就没有目的啊,我们只是去做,又不是为了成功。

况且,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它们会影响你做事的结果,成功了固然是好的,失败了也不能说明什么,可能只是几个因素偶然改变,结果也转变成了另外一种。

但毋庸置疑地的是,持续行动会不断提高你拥有好结果的可能性。

好啦,今天的内容说完了,如果你还是不太能理解这个观点的话,那我推荐你去读一读《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本书,它会告诉你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总之,我不是一票否决了所有目的论,其实有些事物的产生确实是人为的,有目的的。

但刚才讨论的这些,只是希望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观念,抱着这个新观念去行动,可能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它,你也许就能沉下心「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