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火风云—俄罗斯探火梦

在冷战时期,苏联曾与美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开展过激烈的竞争,但成功率很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想再试一把,但仍然没有逃脱失败的厄运。

苏联解体后,由于受国内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影响,所以俄罗斯至今也没发射过新的月球探测器,但却在1996年发射了其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名叫火星-96,由此可见,俄罗斯对火星探测十分重视。

打造完毕的火星-96

1996年11月16日,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由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但由于该火箭第4级发动机2次工作时出现故障,结果使火星-96探测器惨遭坠毁。

火星-96是一项国际项目,由20个国家参加联合研制,国外主要提供有效载荷及实验装置。这个火星探测器包括1个轨道器、2个小型着陆器和2个小型穿地探头,总重近7.5吨,尺寸为9.1米×3米,个头确实不小。

它总共携带了30台科学探测仪器,其中10台是法国提供的。法国还在图卢兹航天中心设立了法国科学任务中心,以帮助俄方协调科学仪器的操作和保证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能直接参与法方仪器的使用。

火星-96飞行示意图

火星-96的轨道器上有12台用于对火星表面及大气进行研究的科学探测仪器。它原定在到达火星轨道5天前,与2个50公斤重的小型着陆器分离。每个小型着陆器装有俄罗斯的相机、法国的磁强计、德国的阿尔法质子X射线光谱仪、芬兰的气象遥感器和美国的氧化试验件等科学探测仪器;还装有一张盘,上面录有科幻故事、声响和记载人类对火星向往的艺术作品,以期未来(或许是几百年后)登上火星的人类能发现它们。盘上与火星有关的作品来自26个国家,可追溯到400年前,以17种语言写成。

火星-96携带的小型着陆器

轨道器原定在进入火星轨道7-28天后,向火星表面释放两个穿地探头。每个探头长约2米,重65公斤,预计能钻到火星表面以下0.9-6.1米。穿地探头上装有地震仪、温度传感器和留在地表以上对着陆区域进行成像的小型相机。

火星-96携带的穿地探头

火星-96原计划用于对火星表面进行详细拍摄,研究火星的大气结构和变化情况,并对火星土壤进行钻探和分析。但由于发射失败,其中的一些主要探测项目后来欧洲在2003年发射的“火星快车”任务中得以实施。

这次失败对严重缺乏资金的俄罗斯航天计划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至今,人类还没有发射过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器,因而无法对火星上的物质在实验室内进行精细地分析和研究,俄罗斯曾试图改变这一局,从而开辟俄罗斯空间探测的新天地,但是还是铩羽而归。这次不是火箭的问题,而是探测器本身出现故障。

天顶-2SB火箭发射“火卫一-土壤”

2011年11月9日4点16分,俄罗斯“火卫一-土壤”(也叫“福布斯-土壤”)探测器由俄罗斯天顶-2SB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的主发动机在地球轨道上未能按计划启动,导致探测器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只能留在近地轨道,最后于2012年1月15日坠入地球的太平洋。

“火卫一-土壤”再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是俄罗斯在本世纪发射的首个空间探测器,难度极大。

一是因为苏联/俄罗斯以往探测火星的成功率不高,而这次又是人类首次向火星发送采样返回探测器,所以技术十分复杂。

二是当时的政治压力较大,有专家分析认为俄罗斯很想以此一鸣惊人,重振航天大国的昔日雄风,而且它还搭载了来自中国、美国和芬兰的探测设备,包括香港科技大学为“火卫一-土壤”在火卫一采样而研制的“土壤预备系统”,它能采集到的火卫一表面的岩石碾碎并过滤为尺寸小于1毫米的小碎块,进行土壤现场分析。因此似乎只许成功,从经费上讲,俄罗斯也失败不起了。

“火卫一-土壤”结构图

其实,仅从技术上分析,进行火星采样返回太复杂了。不要说对于苏联/俄罗斯,就连近十多年一直进行火星探测且成功率较高的美国来说也没有进行过,美国的首次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已多次推迟,以确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但至今仍没有发射。因此俄罗斯“火卫一-土壤”上天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其失利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只是很少有人想到失利会来得这样早。

“火卫一-土壤”海报

来源:中国的航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火风云—俄罗斯探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