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家都陷入了“知识焦虑”,刷到公众号推荐的课程,看完文案,句句戳心。原来有这么多东西都需要学,难怪厉害的人那么多,可是你都不会呀,手一滑,赶紧先买了。但是到了年底,才发现课都没有学完呀,生活没有改变,你也没有走上人生巅峰。
无论是健身、理财、读书、护肤、时间管理、还是各种职场打怪升级的技能,比如PPT、Python、Excel、英文、设计、编程,琳琅满目,通通先下手为强,收入囊中。
这两年流行于朋友圈有一段话: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对自身财富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焦虑,让我们对于能够提升认知的课程文案失去了抵抗力,走向了投资自己的道路。
而购买线上课程,就是一个开始。
这些课的命运如何呢?
第一种情况,下单一时爽,买完就后悔。
这跟看李佳琦直播卖口红剁手的行为是一样一样的。那超快的语速,极具煽动性的“Oh my god”等语气词,场景化的夸赞,再加上限时促销,让你一瞬间丧失了理智,就买了。我们买的只是文案营造的一个幻像。
你以为你是理性投资,其实你只是冲动消费。
Kayla年末清理手机就惊奇地发现,光写作课她就买了4门,理财课买了3门,护肤课买了2门。
第二种情况,“那下了单之后,有些还是学了的”
比如今天点开微信,打开一个冥想学习app,班长给你发课程链接,打卡链接,奖学金链接。班长还告诉了你,每天打卡,连续100天,就可以全额拿到退款。
于是你开始听音频,每天学习打卡,暗暗告诉自己,至少要赚回学费。这时候,你已经忘记了学习的初衷。
突然有一天睡前你猛然想起还没有打卡,于是匆匆打开手机,听着音频自动播放,安心地睡了。
结果晨起,发现,完蛋,没有做题,打卡中断。
于是你想着,反正继续学下去也拿不回学费,你就有点兴味索然了。想着什么时候再继续学吧。而事实上,你永远不会再打开它了。
现在回头看看,也许你坚持每天打卡的,只有微信读书上日更的那本小说。
第三种情况,“这课还不错,讲得很有道理”
等到你坚持不懈,终于把课程听完了,知道了一些道理,觉得自己学成了,知识仿佛从老师的讲述中移植到了你的脑海里。
Kayla觉得前段时间她听完的刘轩老师的课,讲情绪管理的,讲得不错啊,想跟别人分享推荐一下,结果,也只说了一句,“讲得很有道理”,没了。
新知触动了你,好像给你挠了痒痒,过一段时间,你便忘了它。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精进指南》中界定了“知识”: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
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从这个角度看,你坚持不懈地学完了一门课,充其量只是了解了,但是它并未对你对思维方式和处事做法产生影响,那么你只是获取了信息,而不是知识。
“知道”并不是“得到”。
第四种情况,做起来好难。
Kayla也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道要学以致用,刻意练习。于是她花了半年,学完了线上理财课程,开始按照老师的方法做一些基金定投,开始分析企业,开始钱生钱。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就发现问题了,这个情况跟老师讲的案例不太一样呀,到底是入还是不入啊。好不容易涨了2%,一遇疫情,A股又连续大跌,哪一天实现被动收入超过生活支出,走上财务自由的道路啊?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啊。
我们想通过购买线上课程,学习知识,投资自己,提升认知,错了吗?没错。
那为什么我们并没有因此撕开人生崭新的一页,像当初文案说的,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你打开线上课程的方式错了。
“做对的事情,比努力工作还要重要。”
首先,我们选择课程的时候,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没错,理财、健康管理、外语运用水平、设计、PPT、Excel、写作、烹饪、插花、收纳、冥想、都很重要。
但是,我们只能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领域,最有价值的,最能够助力自己事业规划的领域。哪怕我们是在消费梦想,梦想也应该聚焦。
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查理·芒格说过,“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掌握新技能,涉猎新领域,都是学习,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需要在开始之前,稍稍停顿,想想应该如何去做。
法国教育学家Henri Holec最早提出了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保持高度自觉,学习过程包括选择学习内容、确定目标、订立计划,选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评估学习效果等。
我们如果能花点时间,探索自己的学习风格,比如听说读写教,哪种学习方式自己比较适应;比如注意力什么时候最集中,最适合学习等,那么学起来自然就事半功倍。
第三,输出是提升认知的最有效方法。
输出,不管是写作,教学,演讲,还是其他形式,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美国教育家William Glasser的研究表明,通过阅读,我们只能记得10%的信息,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达到80%,而通过教授,可以达到95%。
这个图的意思就是,只靠阅读,学生可以掌握10%的知识点;靠听,可以达到20%;通过看,比如视频,可以达到30%;视听结合,可以达到50%;通过与别人讨论,可以实现70%;亲身体验,80%;而如果通过教别人,则可以高达95%。
所以大家如果能够将一个技能,一个知识点,教会别人,那么就说明你已经掌握了。
无论是线上课程,还是线下课程,我们的选择,都必须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不能被文案裹挟冲动消费。
对于学习提升认知,我们是认真的。这一切最终都需要我们有强大的信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