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药,在你自己手上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禅师”和“青年”相遇后的对话故事,“禅师”是一位精修多年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充满了人生的领悟和领悟和洞见。“青年”就像我们很多普通人一样,他内向、敏感、自卑,职业是一个图书管理员。

阿德勒与佛洛依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

当我们喝刚汲上来的井水,夏天喝到的井水感觉凉爽,而冬天饮用时就感觉温润。其实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但对喝水时的你来说,井水的冷暖却是事实,这就是我们的主观。

因此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别人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没有任何人和你看到的是一样的世界。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今天想要聊聊人生的两大束缚:过去的束缚和人际关系的束缚。


来自过去的束缚

青年有一位朋友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很想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按照决定论的说法,也就是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那对这位朋友行为解释可能是“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由于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侮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或是因为太过娇生惯养,总之是来源于他的过去或者家庭状况。”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否定心理创伤,问题不是出在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因为不是所有处在父母虐待中长大的人都是这样闭门不出的。是因为他不想到外面去,他有了这个目的,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就是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总是闷在房间里,你会怎么想呢?会担心吧,如何能让他回归社会呢?如何能令其振作精神呢?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误?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时想方设法地帮助他回归社会。这样父母的关注就会全部集中到他身上,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没人会重视你,这些都是宅在家里无法出门社交的人群常有的心态。


古希腊时代有一个说法“无人想做恶”。在古希腊语中,“善”这个词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代表“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外,“恶”这一词语代表“无好处”。

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或者作恶者,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理由,例如金钱、情感纠葛、报复等等。即使这样,对于犯罪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有“相应理由”的行为,换句话说,在古希腊语中,就是“善”的,因为是对他个人“有好处”的。

如果你发现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是”不幸“的,或者”倒霉“的,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或倒霉的环境中,而是你认为”不幸“或”倒霉“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因为它可以让你获得他人的同情或者悉心的照顾,因为弱势具有特权,你可以用不幸作为武器来支配对方。或者让你可以把自己的失败怪罪到老天不公平上。这不是否认“不幸”对当事人的伤痛,而是如果有人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永远需要不幸。因为,是有收获的。


有人会反驳,谁说的!怎么可能有人喜欢“不幸”和“倒霉”,谁不想改变啊!问题是人生来就是不公平的,命运的安排岂是我能改变的呢?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当你把人生中遇到的问题都归咎于上帝的安排,你是否先区分过哪些是你能改变的呢?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很多人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不断下着不改变的决心。


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我很想改变!我怎么可能下不改变的决心呢?

因为尽管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这样不做改变才更轻松。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更愿意选择“不满”。


有一个人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不愿出去被人评价,也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其实要想改变,即使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要有所发展。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就一直不会有所发展。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之所以困在当下的困局,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从心出发,“改变”两步法

第一步:树立“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第二步:行动

延伸阅读:复利效应迎接五年后的自己 -


来自人际关系的束缚

还是回到井水的例子,夏天喝井水我们感觉到很凉爽,冬天喝井水却感觉到温润。其实水的温度是恒温的,取决于主观感受。

我们的烦恼,例如身高、样貌、自卑、自负等,都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了主观的感觉,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也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就好像纸币的成本远低于它票面的金额,它所承载的价值不是客观意义的价值。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存在,没有其他人,也就没有了人际关系,可能纸币会被当做燃烧的燃料,或者卫生纸。同样的,只有一个人,没有了比较,也就不存在身高、样貌、自卑、自负的烦恼了。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这是不可能的。

那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找到烦恼和不烦恼之间的平衡点呢?我该怎么与人竞争,与人相处呢?

我们所有人都处于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是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而没有人高人一等。


你可能会说,哪有什么平等!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胜者为王、优胜劣汰啊!

不是没有竞争,而是你可以竞争,但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己”比较。如果你对周围的人都报有“竞争”意识,那么你就会产生“A上了名牌大学,B进了大公司,C找了一个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之类的想法。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或优越感。这样别人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不只是对手,甚至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是“敌人”。也就是人人都会随时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还会碰到一个问题叫做,寻求他人认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小时候每学期都要写学生手册,老师经常会给我写的一句话是,你要XXX,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你的期望。小时候的我不懂,只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很重,甚至让我压力很大。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句话,就是道德绑架呀!把小小的我,绑在了需要寻求老师和家长认可,活在老师和家长期待的小木桩上。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你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因此我们只能在自己的期待下活出自己的人生,同时反过来看,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那么如何保护自己的人生不受干扰,而又如何不控制他人的人生呢?

我们要先了解“课题分离”。也就是说,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你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自由就是你可以接受被人讨厌,因为“有人不喜欢你”,不是你的课题,这是他的课题。获得幸福的勇气就包括,被讨厌的勇气。同样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有时我们分不清这是谁的课题,于是把治愈自己的药给了对方,又追着对方让他们把药给我们,如果对方不给,又造成了新一轮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看好自己的课题,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那么如何获得勇气呢?

人只有在主观上认为“我能够对他人作出贡献”,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获得勇气。

首先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横向关系。所谓横向关系,就是“虽不同但平等”,只有一方面做到也可以。

当你与某人建立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我要高于你,或者你高于我。没有一种关系体验是“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在关系中一旦失去优越体验,就会有“我没有价值”的感觉,就会有担心关系瞬间崩塌的恐惧产生。

而当你基于某个人建立横向关系,保持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所以的人际关系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生来就有一种力量,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的药,在你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