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大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图片来源于度娘

记得看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时候,剧中对于蒋氏父子有一个细节描写,那就是他们都是晚晴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超级粉丝,而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是非常的崇拜曾国藩。这就说明在不同的阵营,都推崇一个人的话,那么此人必有过人之处,或者说他的理念和价值观有着相当高的普世意义。

那么真实的曾大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首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是一个笨小孩。这可不是曾国藩在家书中的自谦哈!在他14岁那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十五年,一个冬天的夜晚,曾一个人在书房背《岳阳楼记》。殊不知,屋里还有一位不速之客在梁上趴着,这位梁上君子本想着等这个孩子背完书之后,他就开始工作,赚取一些生活费。结果这位仁兄在房顶趴了一夜,听了一晚上磕磕绊绊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等到天都快亮了,这位已经14岁的笨小孩还在背,而且还背不顺。气的这位贼兄火冒三丈,不顾一切的跳下来,对着曾国藩就是一顿大骂:你这笨样,一篇破文章还背不下来,不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然后这位一无所获,但听了一晚上《岳阳楼记》的贼就扬长而去。这就是求学时的曾国藩,背书背文章连贼都比不过!这故事曾经有人当面问过曾国藩,他是笑而不语,也就是并没有否认啦!

其次,曾国藩青年时的为人处世,也不咋地哈,他的性格属于睚眦必报。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前面说了,曾国藩求学时,是典型的笨小孩嘛,所以肯定不受老师喜欢,他的私塾老师,好像姓汪,就非常讨厌曾国藩,经常在课堂上冷嘲热讽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将来你曾国藩要是有出息的话,那我就给你背伞。当时的社会,主人出去,佣人是要背伞的。当然汪老师的意思是,你曾国藩这辈子是不会有出息的,要不然老师我就做你的佣人。结果没想到的是,在曾国藩29岁的那年中了举人,这在那个时候,就可以去做官了,也算是老天爷奖励勤奋苦学的曾国藩吧!可是曾国藩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启蒙老师的呢?他故意选了一个大晴天,却带着一把伞,去拜访汪老师,表面上是答谢师恩。但在离开时,存心把伞遗留在老师的家里,等到老师送他出门,走到大街上,他突然假装想起自己的伞还在屋里哈,那么作为主人的汪老师自然不会让曾再次进屋去拿伞,于是乎他就自己去把伞拿出来还给学生曾国藩。结果,你猜怎么滴,曾大人在接过雨伞之后,还惺惺作态的说:真不好意思啊,瞧我这脑子,还让老师为我背伞!然后拂袖而去,留下哭笑不得的汪老师一个人呆立在门口。这事也是真的,曾国藩在家书中,自己提起的,虽说文字上有悔不该当初的意思,但内心嘛……(哈哈!有些诛心论了哈)

最后,当曾国藩成年之后,进入官场,作为三军统帅和封疆大吏,他又是怎么样的表现呢?抛开历史上的那些溢美之词,其实作为湖南人的曾国藩在职场,在当时的朝堂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是他性格中的另外一个特点,固执,甚至可以说是偏执。别的不说,就拿曾国藩在湖南练湘军,出兵与太平天国的第一仗,在他的亲自指挥下,结果两个字:溃败。当时曾国藩的第一反应就是,自杀。先投湖,被救之后,又绝食,求死,还写了遗嘱。有道是: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一场仗,就要寻死觅活的,这位曾文正公的性格,还真不豁达,算是狭隘的。

再则,曾大人的政务能力按理来说,应该很厉害了吧!要不然怎么能算得上满清中兴第一名臣呢!其实也不然,曾国藩晚年处理的天津“教廷案”,不但引发极大的民愤,还有失国格,可以算得上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其实这起案件并不复杂,当时的天津发生一起拐卖儿童的案子,经查有一个嫌疑人叫王三,但他是法国天主教的教民,在案发后,其躲到了教堂里,而办案人员在缉捕的过程中,遭到了教堂人员的阻挠,结果引发老百姓与教堂之间的冲突,导致教堂有人伤亡。由于当时的时局,清朝廷对于洋大人是非常畏惧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当时天津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曾国藩,在与法国人交涉的时候,为了息事宁人,过于偏软,重办了国民,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天下之人纷纷指责曾为卖国贼。虽说他后来也一直为自己辩解,说是国家贫弱,只能示敌以弱,以图韬光养晦之策,为国家的洋务运动兴起而争取时间。但是不管怎么说,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名满天下大儒,朝堂之上的楷模,而在处理这件重大外交事件上,显得如此的懦弱,说明曾的工作能力也不是史书上写得那么完美吧!


图片来源于度娘

所以童年资质愚笨,性格缺陷明显,工作能力也不那么超群,人生的遗憾更是不可摆脱。那么曾国藩到底又做了什么呢?从而让无数后人,包括众多的伟人、名人对其推崇备至,曾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他在家书中,就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四个字“自我教育”。这里的“自我教育”,不但是指终生学习的理念,还有对于自己任何的事情,自身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勇于反思与自省,并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坚持不懈地去执行。所以,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评价就是,终其一生,不断的反思与学习,在反思、反省、学习中进步,不曾停止,还把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写成日记,同时也写成家书,与自己的兄弟子侄们共勉,这才有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曾国藩家训》这本书。


图片来源于度娘

而自我教育,就是这部书最为核心的主旨,没有之一。至于他在书里写得“识人、知己、识事、挺经”,都是他在不断反思与学习之后,得到的感悟而已。就拿教廷案之后,曾国藩就做了深刻的反省,并且还以此教育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告诫他以后在处理外交事务上,在对待洋人的时候,要不卑不亢。后来,曾纪泽在于沙俄谈判中,牢记父亲的教诲,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把伊犁从俄国人的手中给谈回来了。所以,当你以曾国藩为榜样,学习他的方法,那么就要贯彻“自我教育”这四个字,不止是对学习保持兴趣,有终生学习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反思反省,不断修正自己错误行为的习惯。就像《论语》中,曾子说得:每日三省吾身。要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进行复盘、反思、分析利弊,把优点发扬下去,把短板找出来,并且制定改正方案,最后认真的去执行。

有的人会说,这不是大道理,鸡汤话嘛!说得也没错,但就是这鸡汤话,试问自己:你做到了吗?在当下的社会里,遇到问题,立马推诿,推卸责任,“这不是我的错,这和我无关,别人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的话语和情形还少吗?又有几个人能够在遇到事情之后,真正的做到“没本事就示弱,有本事就解决问题,有错误就认错!”

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性中的一个最常见弱点就是“归因偏差”。简单的说,就是自己做得好,是努力的结果;自己做得不好,都是别人的问题造成的,导致自恋和自负的产生。反之,就是自卑情绪,也是一样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自己愚笨;别人什么都做得好,就是比自己强,然后就什么都不做了。其实这个现象就是缺少反省造成的,在遇到事情之后,就把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或者过度放大自己的作用,没有真正的去分析其中的原因,更不会去制定改进的方案和计划,也就谈不上去行动,去改变,去提升自我了。


图片来源于度娘

虽然我们做不到曾国藩的历史高度,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曾国藩的“自我教育”,以此来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标准。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有一颗自省的心,时刻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无违背良心与道德;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有没有不诚信、不负责的行为。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是否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让别人感到舒服,从而愿意与你合作与交往。或许这就是《曾国藩家训》能给我们当代人带来的启示,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吐槽:最近在读曾国藩的史料,所以会继续以曾国藩为题,写他的故事,写他的价值观,写他的识人知己的方法。欢迎大伙一起来点评,一起探讨,一起前行。因为你和我都是我辈中人哈!





















,,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实的大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