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迁移

image

作者:[美]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
翻译:闾佳
出版: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简写:白鱼 [email protected]
推荐:★★★☆☆
tag:学习,心理学,认知学

作者简介:

你听说过“特库姆塞诅咒”吗?1811年,北美肖尼人的酋长特库姆塞发出了诅咒:“……每过二十个冬天,你们的最高首领将会在任上死亡……他们的死会让人们记住我们印第安人民的苦难。”1840年,这个诅咒开始了,最初受到诅咒的哈里森总统上任一个月就去世了,接下来是1860年上任的林肯遇刺,1900年上任的麦金利遇刺,1960年上任的肯尼迪遇刺……每过20年的总统真的都没能干满任期。直到1980年上任的里根遇刺,但侥幸活了下来,这个诅咒似乎才停止了。过去的160年里8位总统只有里根逃脱了诅咒。本书的作者的母亲就来自特库姆塞家族。

作者威廉·庞德斯通自幼热爱物理学,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现已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一共出版过《大秘密》、《循环的宇宙》、《推理的迷宫》、《剪刀石头布》、《无价》、《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等十四本著作。

速读:

如果说你无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要是被贴上“无知”的标签,可能下到小学生,上到专家教授都会愤怒,事实上越是无知的人越可能有激烈的反应。然而无知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你不服气,试试回答下面的问题(答案在全文末尾):

  1. 哪里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2. 加拿大的首都是哪里?

  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多少名大法官?

  4. “我思故我在”是谁说的?

  5. (加个和中国有关的)陈后主亡国于谁?

也许你还是不服气,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吗?即使不知道,对我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吧?我上网搜索一下不就行了?

在本书里,作者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

  • 我们很无知,但比这重要的是:我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种状态被称为“元无知”(meta-igorant)。

  • (常识性和事实性的)知识很重要,以至于它和收入、幸福感都有关。

  • 如何在无知的世界中生存。

如果不把“无知”当作一种评价,而是一种事实陈述,也许我们就可以暂时遏止自己的怒意。作者用了大量的事实、调查来证明了不论是名人、总统、还是普通人,都有可能是无知的,比如,电视主持人肖恩·基林格认为月亮是恒星,而设计师艾萨克·米兹拉则认为月亮是行星,两人还吵了起来。2000年布什竞选总统时记者问他最喜欢的哲学家是谁,他回答:“耶稣基督。”至于平常人的无知,几乎贯穿全书,无数个调查研究、图表,作者反复在展示:“看哪!美国人蠢到了这种地步,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比如2010年的一项调查,1/4的受访者不知道美国是从哪个国家赢得独立的,40%的人不知道二战期间美国在跟哪些国家打仗,1/3的人说不出《独立宣言》的通过日期。

呃……可是,他的问题也许是美国人“应该掌握的常识”,可能不太适合中国的读者,也就不大容易感受得到作者的“痛心”。包括白鱼,经常也是一脸黑线。(-_-||| 啊~这个我也不知道呢。)

抛开那些地域性的、历史的、人文的知识,来看一个关于基础科学知识的调查吧。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问卷,一共10个判断真假的问题:

  • 地球的核心很热。(真)

  • 数百万年来,大陆一直在移动,而且还将继续移动。(真)

  • 所有放射现象均为人造的。(假)

  • 地球绕着太阳转。(真)

  • 父亲的基因决定婴儿是男是女。(真)

  • 抗生素杀死病毒及细菌。(假)

  • 电子比原子小。(真)

  • 人类是从早期动物演变而来的。(真)

  • 激光器通过汇聚声波来运作。(假)

  • 宇宙始于一场巨大的爆炸。(真)

作者痛心疾首地说,“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电子比原子大,激光器通过汇聚声波来运作,这真叫人脸红。”实际上,美国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答对这些问题的平均比率为58%,欧洲人63%,韩国人61%,日本人51%,中国人呢?中国几乎消灭了宗教迷信活动,基础教育做得也是不错的,成绩应该不错吧?遗憾的是,只有37%。

不知道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我们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要知道什么,上网 Google 一下不就可以了?我们的大脑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容易获取的信息没必要都存储起来。因此,我们每天上网,刷微博、知乎、某某科普网站,以为自己了解并归档了许多事实性知识,而实际的情况更可能是,它们大多被遗忘了。这种现象甚至有了名字,叫“谷歌效应”,意思是能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大脑会自动遗忘。我们的大脑“云端化”了。也就是说,我们都是“赛博人”。不是互联网让我们变蠢,而是它让我们对它产生了依赖,而且并未认识到这种状况。在网上,我们觉得自己无所不知。

越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越难认知到自己的无知,这被称为“达克效应”。要找达克效应的例子,我们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应该去看镜子。好吧,既然无知这么普遍,我也无知没什么大不了吧?不,缺乏知识会扭曲人们构建世界的心智地图,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和观点。

有这么严重吗?耶鲁大学教授丹·卡汉设计了一个谜题:

气候学家认为,如果认为引起的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盖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就会上升,请问这是真还是假?

有答案了吗?好,现在去冰箱里拿个冰块,放在水杯里,为水位画上或贴个标签做记号。等冰块完全融化后你再看看,会发现水位完全没有上涨。放到现实中也是一样的,北极冰盖融化对世界海平面的影响是零。如果你答对了,恭喜你,根据卡汉教授的调查,只有14%的人能够回答正确。这表明,大多数此类我们自以为的“科学观点”并不是以对科学的深刻认识为基础的。我们也许只是在社交媒体或新闻中什么地方扫过一眼,就这样轻信了,即使如此容易验证,也没想过要自己动手实验一下。

接下来,这种观点就会影响我们的环保态度,对公共政策的支持度,继而影响我们的世界。我不是说“全球变暖”问题不存在,至少“海平面上升”这种观点加深了我们的恐惧感,也许,还影响了某些人要不要去某些“即将消失的小岛”旅游的决策。

白鱼读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个游戏机房,老板娘是个老太太,她总是苦口婆心的劝诫金牌客户白鱼:“不要去电脑房啊,有病毒的,听说死了好多人啦!”我想以她的实力,如果能抓住当年网吧的风潮,应该是可以再大发一笔的,而认知限制了她的决策。再比如,中国人对“非转基因”、“纯天然绿色食品”和美国人对“无麸质食品”的执着都让他们花了冤枉钱,造成财富上的损失,更不要说错误的健康观念带来的身体损害。

没错,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多少,和人们的收入和幸福感高度相关,至少庞德斯通的大量研究调查是这样表明的,当然,在今天中国可能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对此白鱼不予评论。

还是来说说如何在普遍无知的世界里生存吧。

首先,公司应该假设客户更无知,这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

许多年前,白鱼被某人叫去修电脑,说是上不了网了,看到情况后我说,“IE 是空白的,是因为你还没有输入网址,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网址,就不要把首页设置成空白页,设个hao123好了。”也许是微软听到了电脑维修人员的哀鸣,把首页 about:blank 换成了现在的 about:NewsFeed 。如果你觉得这太极端了,看看庞德斯通的数据,只有区区5%的人可以正确地认出机场的“出口”符号,只有不到4%的人能认出圆圈里一个美元符号代表的是“收银台”。许多人认为它是“自动柜员机”、“银行”、“奢侈品”,有35%的人认为那是“货币兑换处”。一个放大镜的图标是表示什么?我想你肯定知道这是“搜索”的图标,可它的识别度只有52%,即使是在智能手机的时代,仍然有25%的用户不认识 WiFi 的符号。

图标是方便用户的工具,如果人们不理解它们,那该得差评的是设计师而不是用户。设计师需要知道用户的认知范围,在自己的设计中考虑到这一因素。

其次,作为个人,我们要审慎地选择消息来源。

经过前文的论述,我以为庞德斯通会建议我们扩大消息源,尽可能多而广的获取信息,有时甚至要刻意去获取与我们观点和价值观相反的内容。然而庞德斯通说,算了,别自己个儿找不痛快,人生苦短,你要做的是减少“垃圾”浏览量。几乎没人能躲开新闻频道、社交网络、或是新闻聚合APP的轰炸,以及随之而来的的各种链接的诱惑。这就如同坐在一碗爆米花跟前,无论如何你都会吃掉它。你要做的是时不时挪开爆米花,比如改变你的浏览器首页,不要一打开就是新闻聚合了,最好是空白。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史蒂芬·柯维的建议是“要事第一”,减少不重要的事,同样的原理应用到“获取信息”这件事上来,也是要尽量摒弃纷杂的、可靠度不高的信息来源。庞德斯通的做法是限定自己浏览网络的时间,只在下午。早晨用来工作,晚间则注重休息。

另外,对于政府如何避免被无知的选民民意左右,作者提出了“协商式调查”的方法。

全书最后一节是:“狐狸式”的广博胜过“刺猬式”的专精。这句来自古希腊诗人阿尔基罗库斯的话“狐狸知道许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流行语码。作者的结论是:本书为“狐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常识性的与背景相关的简单知识出人意料地有用。拥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太可能因为轻忽而做出糟糕的决定,因为他们更擅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无知。

广义的终身教育不仅仅是实现财富与健康的途径,学习行为塑造了我们的直觉和想象力。不仅使我们更睿智,还带来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那就是谦卑。

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 Google 搜索,那就是你不知道自己该搜索什么。这意味着你需要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擅于看到问题的实质和深层结构,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提得出好问题。没有基本的全局观,就问不出好问题。

简评:

“知识大迁移”主要指的是人类掌握的基础知识越来越少,更多的迁移到了网络上,作者庞德斯通对人类的“无知化”和“对自己无知的不自知”表示了担心。不过,白鱼认为,对“大脑云端化”不需要恐惧,实际上这是个正常现象,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本书中还有个例子,古希腊元老院中有一种职业,叫“助记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元老们辩论的时候提供相应的事实。元老们并不会费心去记城里有多少人口,多少牲畜这些数字,需要的时候就问助记员好了。这不就是人肉谷歌嘛。

任何人的思考都不能孤立发展,都需要思考的对象和资源,需要事实、书籍等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切断了这些,任何人都无法思考。所以,依赖网络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保持谦卑;二是尽可能多的掌握基础知识,选择好自己的信息源。说白点,要“见多识广”,还不能是错误的“见识”。我常在社交媒体上见到有人说“你为什么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下图穷匕首见了”这样的话,这些错误的用词不可能是从严肃的信息源得来的,多半是以讹传讹的结果。还有诸如“只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食物的酸碱性影响健康”等观念。这都是选择了错误的信息源,获取了错误的知识的例子。在这个提倡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更需要我们耐得住性子,回归书籍。

这好像和“速读SOONREAD”的概念冲突,其实不然。大量“速读”其实是“泛读”,只能帮你建立一个基础的模型。有了这个初步的模型,你就可能问出好问题了。但要真正掌握知识或技能,还需要精读、输出、修正模型、练习等等。真正的好书,读了我的介绍,你会,也应该去购买来,反复阅读。这不是一个无所谓的事情,毕竟,你就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答案:

  1. 美索不达米亚

  2. 渥太华

  3. 9名

  4. 笛卡尔

  5. 陈亡于隋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大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