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史|炒菜是后来者,烧烤和汤羹才是古人的爱

谈到中餐,大家都会想到炒菜,脑海里还会浮现出炒菜时用到的铁锅。

诚然,中国菜肴中有80%左右都是炒菜,可炒菜在中国得到普及是宋朝之后的事情,而在这之前,中国最常用的烹饪手法其实是烤和煮。

在西汉的《盐铁论》中就有客店贩卖韭菜鸡蛋的记载,可当时的冶铁技术还没成熟,古人们都是用青铜器来炒菜,青铜炊具属于奢侈品,因此炒菜在当时属于贵族们才能享有的吃法,并没有市场。

宋朝,钢铁铸造技术逐渐完善,铁锅的制作难度降低,炒菜的硬件要求降低,从那时起炒菜这种烹饪方式慢慢普及开来。明清时期,北美的花生油登陆中国,这种油尤其适合用来炒菜,成本又低,这为炒菜的崛起提供了条件。炒菜在中国“火”起来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香!只用二两白肉便能将一大盘菜肴炒得美味,既省钱又增加了人的食欲,中国人爱炒菜的理由何其朴素。

在炒菜普及之前,古人们最常用的烹饪方法便是烤和煮。

烧烤的起源可以追溯新石器时期,老祖宗一开始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可火出现后,老祖宗们学会了用火来烤食物,这样制成的食物更加美味,且更加安全,这便是古人烧烤的开端。古代没有现代这么丰富的调味料,因此烤出来的食物味道难佳?您要这么想,可就太低估中国人对食物的执着了。

唐朝时,京都有一道菜肴,名为“浑羊段忽”。先宰杀一只鹅,将糯米和各种调味料塞进鹅肚子里,再将处理好的鹅放到事先杀好的羊腹中,整只羊都上火烤。羊烤熟后再将其肚子里的鹅取出来吃,这便是“浑羊段忽”。烤大虾、烤鹌鹑、烤鹿舌等食物都在唐朝人的食谱中,这跟现在街边的烤生蚝比起来,指不定谁胜谁负。

煮,便是做各种汤羹,其源头难以寻找,人类学会煮水的开始,便也是煮菜的开始。在商周时期,青铜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既是煮羹的炊具,又是祭祀的礼器,因此汤羹地位非凡。

商汤初期,有伊尹调鼎,以其滋味说王道,从此“调鼎”这个词代指宰相治理国家的能力。后来经过文化的演变,调鼎成为了文人雅士的热爱,成为了表现对客人尊敬的一种方式,汤羹也就成为了文人风流故事中不可或缺角色之一。

到了现在,广东人依旧喜欢煲汤,每日都离不开汤,乌鸡汤、排骨汤、龙骨汤等等,我们有理由认为,煮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是人们最喜欢且最常用的烹饪方式之一。

除了炒、煮、烤,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常见的菜品,“脍”,就是肉或鱼切成丝,通常是指生鱼切片,现在日本人那么爱吃生鱼片,说不定便是受到大唐的影响。生吃的“脍”与烧烤的“炙”,便是“脍炙人口”的由来了。

在这里强调一下,水杯并不建议各位看官们吃生鱼片,国内的生鱼片大多都是淡水鱼制成,寄生虫太多,吃完容易肚子疼,要是店家太过陌生,大家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为妙。如果看官们实在想试一下,水杯推荐顺德的生鱼片,毕竟前阵子嘴馋专门跑去吃过一次,价格还算公道,味道也不错,主要是吃完没有啥不良反应。

中餐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其包括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共八大菜系,烹饪手法有煎、煮、蒸、炒等二十四种,食物讲究色、香、味、意、形、养共六品,民以食为天,老祖宗给我们的胃提供了太多选择,每个国人的舌尖都有吃不完的中国。

水杯认为,中华民族的食谱足够丰富,大家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所以千万不要去尝试一些另类,希望每个人都能对野味说NO,人间美味无穷,何必与人类食谱外的动物较劲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烹饪史|炒菜是后来者,烧烤和汤羹才是古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