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行的产品都设计得越来越像了?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创新越来越难了。同类的产品一开始可能各有千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迭代,它们都会开始借鉴竞争对手身上的特质,毕竟在商业的世界里,「既然你这个功能市场肯买账,那我也做一个吧」比「既然你已经有这个功能了,那我可不想和你一样」重要得多。

微信在2013年春节推出了红包功能这一重大创新,支付宝就紧跟着加入这一功能;滴滴在今年接连出现负面新闻的形势下,推出了添加紧急联系人和车内录音等功能,才刚刚起步的美团打车在还「未经世事」的阶段想都不想也跟上这功能再说(当然这么做完全是对的);再来看国内两大知名视频网站的首页设计:几乎就是同一模板...

腾讯视频和优酷的网站首页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和竞品做得像是安全的。

举个例子,假设所有不同品牌的可乐都是一个味道,大众就会觉得可乐就是这个味道。因为没有任何一方能拿出高于所有对手的表现,竞争局面是均衡的,所有可乐品牌将会均衡瓜分市场。但是真实情况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配方是别的品牌所无法模仿的,他们的口味就是好喝一点,他们就是更有竞争力,所以能拿走大部分市场份额。

可如果是网站的视觉设计,和饮料配方不一样,这是「看得见」的特质。对手的设计如果成功,我就快速复制,马上推出,与其瓜分这一红利。互联网公司大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客户不会为独一无二的设计买单,而会为好的设计买单。」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和对手不一样而让设计师们做出另类的设计,会有费力又不讨好的风险。毕竟对手的设计方案已经得到市场的肯定,为什么我要冒险去再次重新设计呢?

和别人家产品做的不一样,这不应该是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使产品变得更好用,而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不管一样还是不一样,都应该接受。就像福尔摩斯说过,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因素,最后剩下的,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那就是真相。

第二点,这是充分交流的结果。

古时候为什么会有各种功夫门派?主要还是因为交通不够发达。地理上的隔绝让各门派武功平时交流的机会很少,北方的螳螂拳接触不了几次南方的咏春拳,也就不能相互吸取各自的优点。

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各家同行的消息都触手可及,今天一家公司有什么新动作,全世界只要是接入了网络的地方都能马上知道。同行之间还有很多交流的会议在每年都会举行,交通的便利使得大家交流的机会都很多,新的未来趋势、新的工具、新的工作方法,会以各种形式分享出去。更何况员工们还可以在同行公司之间跳槽。

这样好吗?

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好。

所有的虚拟类产品都想把用户体验做得越来越「好」,「好」的用户体验的普遍定义,是让用户用得舒服:不需要太思考,不需要调用很多意志力就能轻松完成目标任务。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却有可能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没有耐心。

和别人用一样的设计好吗?有好处,上面提到了一点——安全。缺点是这样的做法是一种智力浪费,因为不同的团队做出来的可能是同一套东西,没有鼓励从业人员更大可能地激发想象力。而且越来越类似的设计会让大家产生审美疲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同行的产品都设计得越来越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