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居易及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与鲁迅写实作品


[摘要]不论古今,现实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现实也会以文字的形式留存于文人墨客的笔尖。杜甫、白居易、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他们,也是现实的关注者、书写者。本文主要对白居易和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并与当代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进行对比,探究他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价值与影响。

[关键词]白居易;杜甫;鲁迅;特点及差异;社会影响

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甫、白居易皆为诗歌创作大家,一位出生于盛唐时期,而另一位出生于中唐时期。所处年代的不同定然铸就其所关注的社会状况也有所不同。鲁迅,一位同样生活在动荡年代的文人,他所作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与杜甫和白居易又有怎样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这便是接下来将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杜甫与白居易现实诗歌选材分析;白居易、杜甫、鲁迅现实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状况分析;白居易、杜甫、鲁迅三人所传递出对社会的思考对比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杜甫与白居易现实诗歌选材分析

杜甫的政治生涯与白居易相比,显得逊色许多。两者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带来两者看待现实的不同视角。杜甫与白居易相比,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有平民化视角,而白居易的诗歌则给人一种为官人、上层社会的视角。首先,先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纳。其主要作品包括《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凤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羌村三首》以及“三吏三别”等。而白居易现实主义代表作包括《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观刈麦》《杜陵叟》、《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新丰折臂翁》等。从杜甫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以自己平民的视角展现出对朝廷的渴望和寄托,《兵车行》等诗歌是对平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与奢侈的宫廷生活,关注统治者及上层社会;《琵琶行》、《观刈麦》是作为一个游人、为官者的角度去看待百姓。从中显现出在他的思想中,有一种由上而下的俯视感。一平视一俯视,便更能够体会出在他们现实诗歌的创作中不同的取材及价值观。

在动荡的时代,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歌都具有忧国忧民的色彩,但却是不一样的体现。杜甫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从平民视角展现出对朝廷的寄托与期待,心系朝廷,亦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希望朝廷能够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感慨官军能够收复失地。《兵车行》等战争题材诗歌,关注战乱中人民的生死离别。在《自京赴凤县咏怀五百字》中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直接抨击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与贫民百姓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观白居易,在面对朝廷时,以历史题材为切入所作《长恨歌》。《长恨歌》对比杜甫的作品,表述上则显得相对委婉,注重细节描写而少直接抨击,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在这方面,白、杜二人是有所不同的。白居易关注现实的诗歌大多是描述他人的生活,如《卖炭翁》、《观刈麦》《杜陵叟》等诗作。

在诗歌选材上,杜甫更多的关注朝廷、战争,关注自身和平民的生活状况及战争状况下的生死离别,而白居易则更多的是通过观察他人生活来进行现实描写,且善用讽刺。二者呈现出不同的“平视”及“俯视”视角。

二、白居易、杜甫、鲁迅现实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状况分析

杜甫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安史之乱,民不聊生。而白居易生活于中唐,安史之乱平定,社会状况相对稳定。两者的生活时代便决定了二者对现实的关注点将会有所不同。而鲁迅所生活的年代则更加复杂。政治上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内有军阀割据。思想上国民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而社会却需要有启蒙者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当时的社会正如一个巨大的铁屋子将国民牢牢盖住。从他们的笔下,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社会,能够窥探到贫苦百姓的生活,能够会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他们是当时现实生活的记录者,也是平民的发声者。

杜甫诗歌中,有诸多战争诗,《兵车行》便是其中之一。“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妻子走相送”,这一送,不知是否还有见面之时。战争,将平民家庭拆散,但满足的却是少数贵族的利益与需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可是百姓的哭声不足以打动统治者,战争必然还是会持续下去,该失去的人终将还是不能返回。“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表现出百姓已无生命财产安全所言,无论老少,皆需充军。可以见得,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汉乐府中的《十五从军征》极其相似。“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古时的重男轻女变到如今的宁生女,勿生男观念的转变,透露出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悲惨境地。

除战争诗外,另一首诗也能够从侧面发映出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动荡,人民的流离失所,那便是《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联,并未直接描写战争的场景和征兵的情况,但却反映出京城的破败,百姓的流离。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著称,其现实诗歌平铺直叙,却能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卖炭翁》、《观刈麦》皆是如此。“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描写,让读者大致了解了他的生活状况及年龄。最让人感到可怜的是这一对矛盾“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最让人痛恨的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赤裸裸地展现了上层社会对贫民百姓的压榨。面对这样的状况,没有愿不愿意,只能够是被迫接受。而这样的矛盾同样体现在了《观刈麦》当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从诗歌中能够看出,杜甫所处的社会状况是烽火不断,民不聊生;而白居易所处的社会中,上层社会对平民的压榨严重,这将会是社会的重要矛盾,也必将是日后农民起义的直接矛盾。

回看当时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军阀割据,内忧外患。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的脊梁彻底被打断,只能够向洋人跪着,以求苟且偷生,满足一己私欲。那时的中国,社会动荡。辛亥革命,护法运动等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社会。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想的涌入,给了中国思想启蒙一丝曙光。在鲁迅的作品中,他笔下的人物取材于当时的社会,却又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与反抗。这是杜甫、白居易所不能及的。

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在叙述着当时的社会。封建势力的压迫,封建礼教的束缚,吃人的社会……他通过某一个人去展现某一类人的生活,其人物具有个性化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是当时社会和人们思想的反映。杜甫和白居易是现实的记录者,鲁迅则是现实的反思者,群众的启蒙者

三、白居易、杜甫、鲁迅三人对社会的思考对比分析

白、杜、鲁三人,社会地位不同、出生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这必然导致其对社会的看法也将有所不同。但结合其三人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为看客。《卖炭翁》《观刈麦》是看客视角,《自京赴凤县咏怀五百字》是看客视角、《孔乙己》、《祝福》也是看客视角。看客这个角色似乎一直存在于社会中、生活中。在《自京赴凤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看到的景象而非其所处的景象;《观刈麦》和《卖炭翁》其所看到的是农人的辛苦劳作和卖炭翁被压榨的景象;在《琵琶行》当中,他看到的是琵琶女的生活状况及可怜之处,而《孔乙己》中,其所看到的是一个落魄书生仍保留书生气(唯一穿着长衫喝酒的人)却有悲惨谋生的景象。

白、杜思考的是现实状况,多是物质层面的状况,而鲁迅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存,更是思想。《孔乙己》中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本身是一种矛盾。鲁迅将孔乙己刻画成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在这个社会中,他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看不起做体力活的短工,却又无法进入知识分子的社会,他通过刻画这样的人物去反映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与残害。杜甫和白居易之所以在思想上没有突破,是他们对当时思想文化已经高度认可且缺乏新思想的冲击。鲁迅所关注的麻木不仁的社会,既有《药》里面所讲的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愚昧,《祝福》中祥林嫂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去“捐门槛”,最后问“我”是否有“魂灵”,最终“我”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既未说有,也没说没有。而“我”的回答也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间接原因。在作品中,鲁迅将自己的思想带入其中,不光写事,更是剖析自己的内心。这便是与白、杜最大的区别。

除了看客形象,三人的作品也都表现出对人的同情。对卖炭翁的同情,对农家劳动者的同情,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而社会状况,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杜、白是记录者,而鲁迅是战斗者,反抗者,启蒙者。三人的作品虽都有现实色彩,而所处的地位、视角、深度却各不相同。现实,是永恒 题材,随着时间的发展再回望古人的作品,亦能在当下找到些相似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白居易及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与鲁迅写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