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海薇阁单月征文」第二期【漂泊】
不参与评奖
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搭乘飞机到南卡哥伦比亚城是五十几分钟的航程,说是五十几分钟,其实半个小时不到。起飞时延误了二十几分钟,空乘说尽管延误了,但是还是可以准点到达哥伦比亚。小小的飞机里迸发出一阵哄笑——小到只有三列座位。那一阵哄笑终于让我放松了一些,终于要到达目的地了。三十几个小时的跨国飞行和等待,十二个小时时差的紊乱,语言表达还很差就独自踏上异国土地,这些都让我神经紧绷和小心防备。飞机起飞后飞得很低,我以为它会爬升飞高一些,可是一路上都能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房子、行车和森林。一路低飞,在我的震惊中结束了航程,准点到达哥伦比亚机场。在这之前,我搭过的飞机中,用时最短的应该是金门与台湾本岛的航程,起飞到降落前后也有一个小时,好歹也在平流层飞了一会。
不过,意外的低飞与快速到达也让我发觉一万公里的飞行与长时间机场候机好不容易结束后的轻松同时也是身体的疲惫快要到来。也因为低飞,我在空中初粗领略了一番本地区的风景。飞机稳定后,底下是连绵不绝的森林,一会儿出现了人类的痕迹,如同沿着经纬线修筑的公路赫然割开了树木间的距离。再过了一会,有了明显的人类聚居地。又过了一段距离,更大却不规则的分割线出现了——那是一条河流,但是不知道河流的流向是哪里。因为再过去一些,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湖光山色,丛林掩映,诸多但不算密集的房子沿着湖岸线静静地欣赏着湖中自己的倒影。我的口语老师Karen 之前提起过哥伦比亚有一个很大的湖泊,距离市区是半个小时的车程,或许就是我看到过的那一个。等我惊讶地发现汽车为什么看起来有点大的时候,飞机已经快速降落到了我的目的地。
我在哥伦比亚大都会机场行李传送带前等我的行李出来的时候,想着我只带了三本书来了美国。其中一本是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带着这本书来,除了真的喜欢他的作品以外,当然也是因为巧借这个书名来表达的情绪与想法。倒影之类的词语在中国诗或散文里算是相当美好的意象,国人所熟知的无非就是康桥下的波光艳影和投映在某人波心的一片云。倒影是一个双重的概念,就像它一定有一个本体一样。倒影倒的是影,也是此时彼时的心境。我俯下看着生活的水面,也许是儿时趴在水缸上的姿势。过去的我暧昧不清,表我摇曳;内里的我呼之欲出,真我闪烁。表我连通,真我对摺,达到了眼前的我。
不过彼哥伦比亚非此哥伦比亚。他的哥伦比亚指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我的哥伦比亚指的是哥伦比亚城,也叫哥伦比亚村,这是中国留学生的说法,因为他们大部分的建筑停留在了一两百年前,其实看不出新旧,但一般一两层高,再加上地广人稀,公共服务与设施还不如国内三线小城市。所以美国人说,美国有两种城市,一种是纽约,一种是其他的城市。
南卡罗莱纳大学位于哥伦比亚的市区,说是市区,其实也没有国内那种人和店面都密集的学生街。因为市中心也不过就是立着高一些的楼群开着一些商铺的两条街。稀稀疏疏的房子,再加上似乎每个人都有汽车,所以街上也几乎没有行人。偶尔碰到几个人,狭路相碰面时,不管认不认识,也会假装地或真诚地礼貌示意。这是一座典型的美国driving city。他们的意思是适合开车的城市,确实是如此,因为没有车,出门真实地不方便。并且在夏天走在街上是一种折磨。这是一座比福建几个炎热的城市更热的城市,好在没有高楼大厦,所以还能吹吹热风。夏天漫长,昼长也很惊人。另一个极端是,在公共场合,冷气通常都是冷得让人发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西装温度”。夏天在室内办公反倒需要厚外套。
一切都还算是顺利,即使现在口语并没有信手拈来的流利程度,但是一个人也办完了几乎所有的程序,一向怯懦的我突然有了一种独立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当然也有赖于这里的工作人员的耐心和负责。在生活上,因为有几个师兄师姐的帮助,也没有什么问题。对于这个城市,对于这个学校,对于整个环境,都算是满意,也快速从时差中缓和过来,融入新的生活中。但也不是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来这里。
在这之前,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向往巴黎。如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因为雨果,而熟悉钟楼。再后来,想去看看少年兰波热情浪漫的巴黎,也想顺着加缪的笔锋去看看巴黎的某些存在与不存在,更想去捕捉普鲁斯特的似水年华。同时,林语堂认为法国人与中国人一样达到了一种卓越的程度,能够理解中国人与中国文化具有的灵慧——一种精细的灵性(《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我深信我可以捕捉到这种灵性,甚至于我觉得自己拥有这种灵性。但我最终没有去巴黎。我也没有去西班牙——少年读三毛的时候,幻想着应该去西班牙生活几年,替她去扫扫荷西的安息地,然后再去撒哈拉走走。所以说到底,出国留学的最初动因就是想践行“三毛式”的流浪漂泊,至于后来的一些伤心理由,不过就是成人世界的不平而已。
最后却来了从没考虑过的美国,这就是因缘际会,彼时的忧虑与此时的路途虽然无法完美对摺,但却是首尾先咬合。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主要原因是美国大学给的钱确实比较多——事少钱多,我已经倦怠到一定的地步,总是希望能混混日子,然后有不错的报酬。当时觉得这个学校在世界排名中也一般,应该学习压力不会太大。现在想想也是过于天真,虽然毕业不是很难,可是一步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其实也有很多。
另外一个来美国的原因是想生活几年或许能够看懂林语堂在纽约用英文写著的书籍原版。木心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时,讲起来是另一种灵性:关注个人情绪的片段,对于故国是忧伤了许多。我还没有体面到林语堂的程度,却也不用为生活发愁,我的忧伤其实也和木心不大相同,或许只是更纯粹的乡愁。
乡愁是一个好命题,但还是得回到英文原著的问题。原版的书跟翻译过的版本其实还是有差别的。我的内里酝酿着东方人细腻温和的情感,在人际关系中却更偏向西方人保持的距离感。个人认为林语堂是将东方与西方糅合得刚刚好的人,所以因果关系不强地自以为必定要读一读他的原本。只不过现在应该也读不懂,毕竟他的中文版本都颇难理解。
这又是英语阅读能力的问题了。其实阅读问题比较小。更大的问题是面对差异是心境的波动。这段时间里,最头疼的事情是开学前的微课堂microlesson。这算是一门考试,像国内教师资格证的面试环节。它决定我是可以去上课还是只能去改卷,其实我更想去改卷。工资都是一样,只不过没有通过考试的话要去上一个学期的口语课,但是我本来就很想去上口语课,可以更快地练好口语。说到口语,最有趣的事情是有一天有一个印度女孩子(后来熟悉了以后发现人家是来自斯里兰卡)跟我讲,你讲的英语有口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没错,但是如果听过印度人讲英语的话,就会觉得这里面有多好玩。而最惊喜的事情是,我有好几年没有下厨,但是我一上手,还是能够处理得来,甚至于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毕竟从前和旧友们聚会的时候,常常是我一个人几乎包揽所有的菜品。也想起一个玩笑,以前有老师常常开玩笑说,学有机化学的人通常厨艺都不差,因为每天都在称精确的重量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等等,所以做饭的时候也能够处理得更准确。
还有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听他们在说一些似乎有一些刺激但目前还和我无关的话题,诸如感情八卦(美国人虽然有时候端着,爱八卦的心也是藏不住)、绿卡与基督教,其实对我而言,也就是听听就算了,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些问题上。目前来说,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阅读和写作中,不用考虑社交,不用考虑糊口的事情,这已经让我满足地再混上几年直到博士临毕业了再考虑将来。不过有一天夜里,突然有一种确定的想法,等我到三十岁的时候,一定会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会去爱,也因一种悲伤的坚韧而被爱。
毕业的时候就是三十岁的人,想想其实很也有意思了。曾经一度害怕青春毫不留情地就溜走,现在想想,如果青春有所成的话,可能心里会好受一些。我想,我的遗憾不就是年少无为,什么事情都来不及。想想更有意思的是,我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就一直有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念头,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南卡未落雪•下季
林中/哥伦比亚城/2019.08.16
2022.11.07 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