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减少玩手机的实用小技巧

​大家好,我是小溪

01

前几天,有个朋友向我哭诉,制定的学习计划全部泡汤了,而罪魁祸首就是手机。

每当他决定去学习时,总想先玩几分钟手机犒劳一下自己。

可每刷完一个信息/视频后,他觉着后面会更精彩,于是继续下一个、再下一个,停不下来。

一天从手机开始,到手机结束,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索手机,是否有人找,有没有错过重要信息

走路、乘公交地铁、吃饭都离不开手机

晚上睡觉前,照例刷完朋友圈,微博才愿入睡

沉迷于手机,计划被推迟,反应过来后悔不已;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学习,发现自己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绪混乱,又默默掏出了手机…

随之而来的不是开心,反而是满满的愧疚感、焦虑感。

真正会玩手机的人,拿得起放得下,把它作为「提升能力的工具」;而不会玩手机的人,拿得起放不下,只是把它当成「爱不释手的玩具」。

我知道大家都想少玩手机,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这篇文章给大家准备了减少玩手机的非常有用的小技巧。

让你在玩手机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实现自我管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工作上。

02

大部分人玩手机无非是基于以下原因:

手机比现实有趣

现实生活中过着两/三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平淡无奇。需要在手机上寻找刺激、新意,暂时逃离一地鸡毛的生活。

避免社交尴尬

大家都在玩手机,为了让自己显得合群,只好加入他们

与人碰面不知道说什么,好尴尬,还是玩手机吧

过于智能的APP

主动推送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大数据收集用户喜好,推送我们感兴趣的信息。

想想看,是不是很多时候本来没打算玩手机,然后看到推送信息忍不住点进去,发现刷到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先来认清一下手机“绊”住我们的套路。

没有「停下来」的信号

通常我们在做一件事接近其终点时,会收到停下来的信号,告诉我们是时候停下来,歇会或去做其他事情。

实际上也是提示「转换行为」,由现在进行的活动、状态变成另外一种。

一首歌,听到最后就会结束

一本书,总会翻到最后一页

一部电影,总能看到大结局

它们的相同点是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终点」,发出停下来的信号,即-本部分内容已结束,由我们自行选择是停下还是继续。

这就像是跑步时看到终点线,我们会趋于停下来。

但是手机呢?滑动屏幕,就可以看到不断更新的信息,根本看不到尽头。

它不会发出停下的信号,也不会像书本、电影那样看到最后总会完结。

渴望玩手机的「快感」

有时我们明知玩手机是在荒废时间,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反而是内心空虚,一边责备自己不该玩手机,一边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生气、闷闷不乐,继而选择玩手机放松心情。

连着刷几个小时手机,发现内容都大同小异,自觉乏味,麻木滑动屏幕,但就是不想停下来。

玩手机会刺激我们大脑区域的“奖励承诺”系统,分泌大量多巴胺,提高我们对「奖励」的期待值,变得更加兴奋。

它告诉我们,再玩会儿,可能后面更精彩更有趣哦。如果你此刻离开了,那么就得不到奖励了。

为了得到诱人的奖励,我们就不断追求「下一个」,也许下一个视频/信息更有趣,也许下一局游戏就会赢。

对未知的下一个满怀期待,希望能带来更多的惊喜,于是我们不停地刷手机。

03

叮铃铃,减少玩手机的小技巧来了

1.设置停下的信号

我们不停地刷手机,很大原因是对其没有「终止感」。这就好像在进行一个「无终点」的长跑,看不到终点,就不会停下来。

所以我们要给自己设置具体、常见的“停下信号”。

选择每天会出现的「固定情景」,如走路、吃饭、睡觉,出现这些场景时,就把它当成停止玩手机的信号。

每当吃饭时,我就选择不玩手机

每次走路时,我都不看手机

每天睡觉前30分钟,我就把手机放在远离床的位置

刚开始可能老是忘记设置的停下信号,可以在某段时间范围内设定闹钟提醒自己留意信号。

多次重复后,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只要一出现设置的特定场合,就会出现惯性行为,即不玩手机。特定场景依据个人行为而定。

将连续玩手机的过程分割为多个暂停点,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注意不要把某个时间段设置成停下信号,如“7-8点不玩手机”。因为每天这个时间段不一定在做相同的事,变化性较大,不能保证一定能停止玩手机。

有个小技巧,不要告诉自己“不能玩手机”,而是“我选择不玩手机”。

前者是被动,越制止我们就越会抵触。后者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选择,与外力无关,更乐于接受。

2.主动选择接收信息,关闭手机推送

每天至少有80%的信息是我们被动接收的,各种热点及APP依据用户喜好推荐的信息。

这些信息里,绝大部分与我们不相关。只有极少部分是自己主动去搜索了解的信息。

回想一下,你看某个APP是不是习惯看热搜榜

是不是直接看推送信息

就连购物也容易陷进“猜你喜欢”的好物里,忘记自己最初想买的物品

关闭非必要的信息推送。如娱乐信息、花边新闻。

不要让手机决定给我们看什么信息,而是自己想看相关信息再去查找,掌握信息的「选择权」。可为我们剔除干扰因素,节省很多时间。

选择在哪个时间段接收信息也很重要,如早上和睡前不要看娱乐性强的信息,比如“瓜”。

这种“瓜”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长时间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把手机与学习、工作场景分开

我们把各种大小事都交给手机,大到付款、乘车,小到计算器、记账。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非得玩手机,只是形成了习惯而已

要适当把手机从我们学习、生活中抽离出来,如手工记账取代电子记账,纸质书替换电子书。

把手机变得无趣。最直接就是卸载app,一般有趣的APP只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快感,而后便是无尽的自责、空虚感。

如果手机不能玩游戏、不能刷某音,只有最基本的功能,你还会老想着玩手机吗?

若是不能狠心卸载,按功能或使用场景整理分类app,把娱乐性较强的app 放在最不显眼的文件夹或者藏起来,增加查找难度与路径

4.“空档期”放下手机

即我们走路、等车、排队的间隙,不要玩手机。

可以观察周围的人或环境,天空很蓝,树叶很绿,那对互相搀扶的老夫妻在散步…

或者回忆一下今天的趣事,暂时放空自己,远离手机信息,真正去体会生活。你会发现,耳根清净了,内心也不浮躁了。

放下手机可远离信息轰炸,专心处理已接收的信息。

最后,大家玩手机前要三思啊:

玩手机的目的是什么?

能带来实际意义吗?

玩手机后是什么感觉?

文字 | 小溪

图片 | 花瓣网

欢迎大家点个在看,分享至朋友圈。

想和你一起,变得更优秀

晨溪流

推荐阅读:自控力差该怎么办?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享一些减少玩手机的实用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