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和拾得


正月初五,我与朋友张会计一同去南山旅游景区。

当天正逢财神节,上午游客较多,我们下午到的时候,现场依旧有诸多香火陈设。我们避开人群,闹中取静,取道南山民俗文化园。

我和张会计年纪相仿。四十多岁的人了,经历过生活的风雨,跌跌撞撞,信科学也信神佛。因此,逢庙必进、遇神便拜,也能解释过去。

走到二十四孝的木刻牌匾前,我发现第二十孝上赫然刻着“贼窟救母”。然而细读内容,与题目相悖,出入明显。回来查阅核实,果然有误,实际应为“贼窟救父”或“贼窟救亲”。

我们又信步来到一处庙宇内,殿内东西两侧各供奉一仙,貌若童子,标注“和合二仙”。张会计认真,她俯下身子,小声念道“拾得子”“寒山子”。我俩不约而同地低声惊呼,“天,原来是他俩。”“对上号了!”

寒山和拾得,如今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

  (寒山问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则问答在《古尊宿语录》中有记载。

关于二人名字的由来,有许多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下面这则。

寒山独自一人在浙江天台翠屏山隐居,当时住在一所寒岩里。自号“寒山子”。有一天,寒山离开寒岩,途中拾得一个弃婴。这婴儿见风就长,一条岭未走完,就长成了一个小孩,寒山想问,小孩说他没有名字,寒山因其拾自路旁,就给他取名“拾得”。两人形影不离,情同手足。数年之后,成为莫逆之交。

二人爱慕上同一个女子。后来拾得临婚,寒山暗自得悉后不辞而别,削发为僧。拾得见状,舍女去找寒山,并立下誓愿与其一同出家。一路打探,走到姑苏城外的枫桥时,有了眉目。拾得心想,我不能空手去见寒山呀,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旁边荷塘里有许多盛开的荷花,急忙伸手折了一支,捧在手里,走进寺院。寒山听闻拾得赶来,想必腹中饥饿,急忙从房中捧出一只盛着素食的竹编食盒。二人相见,喜极而舞,遂俱为僧。拾得献荷,寒山递盒,从此传为佳话。后人把持荷的拾得和捧盒的寒山称为“和合二仙”。

既是僧侣,那南山禅院里的和合二仙,却是两位童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经过了艺术加工。“荷”“盒”谐音“和”“合”,故人们常在婚礼之日挂于花烛洞房之内,或悬于厅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尚的图像出现在婚礼上比较违和,人们就把僧侣改为了童子。

南山禅院的和仙手持一柄硕大的荷叶,合仙手里拿着一个半打开的盒子。这和传说中是否有出入呢?我对此进行了查阅。

我所查阅到的和合二仙图案,大致雷同:一个仙童拿一朵荷花,另一个仙童拿着一个盒子。荷花和盒子都是美好吉祥的象征。出于祈福的心理,盒子由原来的食盒演变成了法器,从盒子里飞出的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也是大吉大利的意思。也有其它,艺坛巨匠徐悲鸿笔下的《和合二仙》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徐悲鸿最早期作品:画面上,食盒里面放着的则是灵芝、鹿茸等宝物。

由此可见,和仙手中拿的,并不仅仅如南山景区里所示,只是一片荷叶,更应该是一柄带着荷叶的荷花。而合仙手里的盒子也并非看上去那样,是空的,而是必有所藏。

苏州枫桥的这座寺庙原名“妙利普明塔寺”,因寒山和拾得在此居住过,改名为“寒山寺”。以示对两位高僧的纪念。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唐代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山和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