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滁州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文/念城北

欧阳修,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家里独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小时候勤奋读书,发愤图强,成年后在事业上终有建树!

欧阳修

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他任滁州知州期间,宽简施政,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寺僧智仙为其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写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佳句,除了我们了解的醉翁亭之外,在滁州他还兴建丰乐亭。据说欧阳修在家中宴客,遣仆去醉翁亭前酿泉取水沏茶。不意仆在归途中跌倒,水尽流失,遂就近在丰山取来泉水。可是欧阳修一尝便知不是酿泉之水,仆从只好以实相告。欧阳修当即偕客去丰山,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欧阳修为此还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姐妹篇——《丰乐亭记》,还以《丰乐亭游春》一诗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知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后来苏东坡又把《丰乐亭记》全文书刻于亭中石碑上,供人阅读和欣赏,一样地留下了“欧文苏字,珠联璧合的稀世瑰宝。

醉翁亭

欧阳修除了开发幽谷泉,兴建丰乐亭及醉翁亭以外,还进行了其他一些建设,如在丰乐亭景区建设了醒心亭,特请曾巩作《醒心亭记》;在丰乐亭附近辟建练兵场,作训练民兵之用,以保卫地方;又维修损毁严重的滁城,使滁州之城更加坚固和壮观。在政事方面,实行“宽简”政策。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搏取声誉,只要把事情办好就行了。欧阳修在滁州两年多的时间,不仅给滁州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产,也与滁州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离开滁州之后,再也没有回去。

醉翁亭记

欧阳修怀着满腹委屈和愤懑来此,而“林壑尤美,蔚然深秀”,“水声潺潺”的山壑林泉逐渐冲淡了内心深处的愁闷,水流云起,鸟鸣花放,原生态风物升华了他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涵养,使他以一种高旷豁达的眼光来审视生命和生活。在滁州期间,欧阳修创作的诗有六七十首,加上文章书信超过百篇。其中《丰乐亭记》《梅圣愈诗集序》《重读徂徕集》《菱溪大石》《题滁州醉翁亭》《丰乐亭游春》《别滁》等,而《醉翁亭记》更是他艺术宫殿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不光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名著,还为滁州开路建亭。至今,滁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之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滁州,欧阳修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阳修,在滁州那些不为人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