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从心理上解构离经叛道行为背后的癫狂本质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探寻自我开始的。

美国66号公路,已成为一条探寻之路,无数年轻人踏上它探寻未知的自己,探寻远离文明的乌托邦。

杰克.凯鲁亚克就是其中一员,他在路上辗转七载,几度征程,都浓缩进了一本小说里,它的名字叫《在路上》。

《在路上》一问世就受到各方争议,文中离经叛道、浪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完全挑战了传统的价值体系,让作者凯鲁亚克成为“垮掉一代”的精神代言人。

但不可否认,这本以“垮掉的一代”为原型的纪实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青年,燃烧青春,前赴后继踏上征程。

回看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方圆之内,从未越雷池半步,一生都在规规矩矩做人,哪怕有些阴暗龌龊的想法,表面也维持着高风亮节,固守在规则体系里,困顿于一方天地间,放飞自己犹如镜花水月。

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早已激荡着无数年轻的心,上路追寻,去实践精神的革命。

鲍勃.迪伦说:“对我来说,《在路上》就像圣经,他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大门乐队键盘手雷.曼扎克说:“如果杰克.凯鲁亚克没写过《在路上》,大门乐队就不会存在。”

《在路上》被公认,催生了60年代嬉皮士运动,乔布斯也在它的影响下创立了苹果公司......

《在路上》定义了战后垮掉的一代,成为反主流文化一代的圣经。他们否定高雅文化,低俗、离经叛道的垮掉行为背后,掩藏着迷茫中追寻探求的精神内核。

1、垮掉行为的本质:叛逆是为了忠实自我,抗争是为了维护本性。

小说中以迪恩、萨尔为代表的一群人,做了我们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

他们有钱没钱都无所畏惧的上路,嗑药、吸毒、泡妞、偷盗、酗酒,疯狂的在青春王国里体验,这群不走寻常路的人,他们厌恶循规蹈矩的生活,追求个性的极致张扬释放,虽然很多行为已逾越了传统观念的底线,但并不是走向人性的堕落,只是以“垮掉”的方式,反叛观念的捆绑,对抗不自由的精神困苦。

迪恩因偷车入狱几次,他先后偷盗500多辆汽车,只是为了兜风,为了上路,为了表现自己的存在。

凯鲁亚克也曾说:他们从来与任何暴力、仇恨和残忍无关,他们反叛是为了忠实于自我,他们抗争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本性。

这才是“垮掉一代”叛逆精神的本质,叛逆是为了表达对自由的追寻。

就像他们穿越在茫茫西部广袤的大地上,两男一女赤身裸体坐在驾驶室沐浴西部的阳光,不顾伤风败俗,不顾对过车辆司机惊恐侧目的眼光。他们行为乖张的本质旨在释放自己被束缚的天性。

不管他们的行为颠覆多少人的认知,遭到多少谴责,但确实开创了一种新的生存状态,新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嬉皮士文化、背包客、摇滚乐的风行。

这是一种生活的选择,这群人主动选择“正常人”眼中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放荡不羁的生活。

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按照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从这个层面来看,他们的反叛行为,至少获得了一种满足,释放了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2、离经叛道的放纵,是对社会压抑的反抗,以此张扬渺小的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垮掉的一代”他们怀揣着对现实失落、孤独、愤懑、反叛的灵魂,活成了社会的边缘人,无人问津,也无人看重,但只要是人,就想证明自己存在。

对他们来说,社会的现实他们无力改变,那些观念、道统等所谓的文明都是来束缚本性的,是应该唾弃的。他们疯狂,他们歇斯底里,他们享受“原始生命的快乐”,在其中证明自己依然存在,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充实。

“垮掉一代”的生活方式是边缘化的,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只是对这个压抑的社会的反抗手段,以此来张扬个体存在的价值感。

图片来自网络

以迪恩为例。虽然迪恩的放纵我们大部分人无法接受,这也是《在路上》受到斥责最大的原因,但每一种行为背后支持它的信念,都能让我们洞察人性。

迪恩从小在贫民窟长大,他是被遗弃的人,被剥夺了生存权力的边缘人,他四处求人、骗吃骗喝长大,因偷车还几次入狱,现实的冷酷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机会,偷车、吸毒、对性爱放纵渴求,是他为数不多的意识中肯定自我存在的途径。

他一边上路,一边结了三次婚,有好几个孩子,在性爱的原始体验中,在毒品的幻觉中,在癫狂中,他能忘却生活的苦痛,忘却孤独,获得一份他认为能证明存在感的充实。

但他从小就漂泊的心依然无力安稳,他对生命的热情又催促他永不停歇的上路、体验,在性爱中,在毒品中,在流浪中,在摇滚乐中。

图片来自网络

3、同样的垮掉行为背后心理建构的不同,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

上路不仅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也是自我价值的重塑。

萨尔和迪恩一直在路上,脱去文明的束缚,放飞自己,他们远离现实,在快乐中无拘无束的飞翔,这也是他们热爱上路的原因。

同作为“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他们又有着个体的差异。迪恩是纯粹、疯狂、依靠本能的,而萨尔是充满矛盾、理性的,也许是因为他写作的原因,他喜欢复盘,喜欢反思。

迪恩追求一种生活的激情体验,他这一生都随时准备着出发,他不辜负生命的方式就是让激情点燃他的每一天,迪恩过着一种完全忠实于自我的生活。

就像在最后一站墨西哥,迪恩抛下重病、高烧未退的萨尔,独自离开,依然走自己的路一样,没有什么能打乱他的生活。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迪恩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兄弟情破灭,但萨尔显然并没有疏离迪恩,在小说结尾,他依然想念着迪恩。

因为萨尔理解迪恩生活的复杂,理解他精神上的纯粹,他称迪恩是“神圣的傻瓜”,一切道德、规范、文明社会的东西,都是迪恩摒弃的,他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忠实于自己想要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个层面讲,萨尔显然没有迪恩纯粹,他心中有太多的矛盾与顾虑。

小说末尾,哪怕萨尔心中并不想听音乐会,他一直想着迪恩,但他依然理性的考虑了朋友的感受,拒绝了迪恩,无法完全忠实于自己的想法。所以朋友们不喜欢迪恩,萨尔却喜欢他,因为迪恩做到了他想做却无法做到的事。

一个曾经颓废的萨尔,为迪恩的激情点燃,为迪恩的生命力感染,放开过去,放开自己,建构全新的找到了自我价值的萨尔。

萨尔回归了生活,遇到心目中的姑娘,建立自己的小家,安定了下来;但迪恩依然在上路,他的心依然在激情地跋涉中寻觅。

他们不同的心理建构,最终走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4

1951年,作为萨尔原型的作者凯鲁亚克,结束横跨美国7年的旅行后,启动了自己的“喷射式写作”。

他将自己关在公寓里,在致幻剂的迷幻下,由着自己生命的本能,持续亢奋地随着脑海中的思绪不停书写,一气呵成打完了《在路上》的原稿,历时三周,稿长30米。

出版后质疑声从未间断,但依然挡不住他的轰动。

也许凯鲁亚克的使命就是来颠覆的,不仅颠覆了旧的生活方式,也颠覆了传统文学创作的过程,他实现了自己在路上的价值。

这本书也许读来你会感觉凌乱,因为它就是一本纪实文学,记录了“垮掉一代”脱离物质的束缚,以身体的原始动力挑战压抑人性的传统,它没有一般小说的悬念迭起,它最大的魅力不来自内容,而来自它的燃力,它能点燃每一颗保有年轻的心,给平淡的人生以另一片天地。

也许这就是《在路上》的魔力,让每一颗没冷透的心怀抱“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的激情。

我们大部分人总幻想着财务自由后,就去追寻诗和远方,就去过想要的生活,结果岁月蹉跎,我们依然在原地,阻碍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上个世纪60年代,一群垮掉一代,他们身无分文,打工上路,只要凑足汽油钱,就勇往直前。他们什么都缺,除了一颗滚烫、热血的心,但这恰好是我们所缺的。

END 图/网络 |作者/坐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路上》:从心理上解构离经叛道行为背后的癫狂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