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常用语与语言丰富性

有人说,各式各样的网络用语的出现大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用语,让我们的生活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网络用语已经接受了时间考验成为我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但还有一些观点认为,网络用语更多的是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匮乏。

记得有个段子,说看到漂亮的晚霞,古人会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我们只会说“卧槽”;自己的事情有了转机,古人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我们只会用“牛逼”;遇见一个很好看的人,古人会用“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而我们只会说“你真好看”。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笑话,但是也从侧面折射出我们当代人语言表达的问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七成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的语言非常匮乏,“哈哈哈”、“666”成为最常用的语言,一半以上的人坦言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无法很准确的用语言表达,会用的诗句和复杂的修辞手法越来越少。

而网络用语的泛滥,无疑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你在看电影中某段引人入胜的桥段时,看到满屏的“666”“牛逼”“绝了”等文字,你还会花时间去想一个更能准确描述你此时的真实想法的句子吗?

人的大脑有惰性,跟着别人的表达去总比自己苦思冥想更容易,而且流行本身就一个将大众的多元趣味文化趣味单一化的过程,大范围的传播让流行语在网络上的使用就像是一种群体的狂欢,使用这些语言的你得到的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和群体的归属感。

但这也会让人变得失去独立性、变得情绪化、直觉化。那种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和洗脑般的用法正让我们不自觉地放弃思考、放弃个人化的表达,放弃做语言的主人而被网络流行语的潮流追裹挟着前进。

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重建了人与语言的主体间性,他认为语言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也就是说,你是在环境的驱动下表达,你表达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而只是语言本身的一个媒介,它们借着“你”这一个体来表达和言说。

语言不仅仅是我们思考的质料,而是对思维具有反向塑造作用的关键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读小说、看广告、与朋友聊天、打游戏……每一次接收信息,都是一种刺激的信号。而学习的本质也就是建立大脑间概念和知识节点的联系,它正由刺激产生。

所以,当你读惯了公众号上的文章,或者是微博上的热门小段子,就很难再拿起厚重的书本咀嚼品味;当你不断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对着微博热搜或是短视频APP乐此不疲的时候;当你在键盘上敲下“哈哈哈哈哈”、“6666”的时候,你的大脑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这些语言的影响,并不断改变你认知、思考和表达的方式,结果很可能就是你对语言的精妙性不再有感知,也不再能体会到语言的美。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开水。这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词,却有日本网友认为它很美,因为把水的沸腾模拟作花朵的开放,精妙而优美,能让人联想到很美好的东西。同样在汉字文化圈,我们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能感觉到这个词语的美,只有在这种时刻点明才会恍然大悟一般体会到。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不能用日常用语的条件来要求网络用语,由于媒介的特殊性,网络上人们通常只能用文字和图片进行交流,缺少了态势语和声音的补充修饰,网络用语必定要做出改变,简单而又比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网络用语如同很多流行用语也为网络交流的顺畅性添砖加瓦,比如“今天也要努力鸭!”,把句末的语气词“呀”替换成了鸭子的鸭,显得天真可爱,还能让人联想到鸭子这种小动物,的确非常生动。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普通的感叹句变得形象起来,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可爱的联想。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于思考的懒惰和对于娱乐的疯狂追求所导致的,只要我们能用科学客观的目标来看待,在一定的场合适度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又有何不可呢?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培养出独立的意识,尽量建起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审视、检查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尽量少看或者不看低俗、浅薄的语言文字。即使你对语言并没有那么高的需求,也要尽量做到准确高效的表达。

保证自己对语言和思维的主导型,选择它们而不是被它们选择,才能保证你成为掌控自己语言和思维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网络常用语与语言丰富性)